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964|回复: 11

探 戈 & 圆 舞 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7-10-2006 12: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 里 有 朋 友 喜 欢 探 戈 曲 风 (tango) 和 圆 舞 曲 (valse)的 吗   ????
最 近 迷 上 了 这 类 的 曲 风 , 想 跟 大 家 分 享 下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7-10-2006 12: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什 么 是 圆 舞 曲 ???

舞曲又名华尔滋,也是一种三拍子的舞曲。起源于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蹈。起初流行于维也纳的舞会上,十九世纪风行欧洲。以斯特劳斯的佳作《蓝色多瑙河》最为著名。它有快步和慢步两种。与同样也是三拍子的玛祖卡不同,它的重音一般都落在小节的第一拍上。也与同样是三拍子的小步舞曲不同。圆舞曲的特点是节奏鲜明,旋律流畅,不象小步舞曲那么温文尔雅。不过必须明确,音乐不是数理,不是逻辑,这种区别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并非是绝对的。在音乐史上,施特劳斯被称为“圆舞曲之王”。
起源:起源于奥地利北部的一种民间三拍子舞蹈。圆舞曲分快、慢步两种,舞时两人成对旋转。十七、十八世纪流行于维也纳宫廷后,速度渐快,并始用于城市社交舞会。十九世纪起风行于欧洲各国。现在通行的圆舞曲,大多是维也纳式的圆舞曲,速度为小快板,其特点为节秦明快,旋律流畅;伴奏中每小节常用一个和弦,第一拍重音较突出,著名的圆舞曲有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淄河》、韦伯的"邀舞 " 等 等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10-2006 01: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圆舞曲之王 -约翰 . 施特劳斯

施特劳斯创作的圆舞曲共有159首,可称为舞蹈的诗篇,其中《蓝色多瑙河》、《艺术家的生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美酒、爱情与歌唱》、《春之声圆舞曲》和《皇帝圆舞曲》等圆舞曲都是长奏不衰的传世之作。
1899年6月3日,施特劳斯因患肺炎在维也纳去世,享年74岁

约翰·施特劳斯的神话

从诞生时起,就是一个岌岌可危的神话。这个神话的主人公带有世俗成功的面目,处于艰难的境地中。但时至今日,印有施特劳斯家族徽记的神话不仅没有坍塌,相反有飙升之势。人们有理由说约翰·施特劳斯是虚假的教主,他用音乐进行的半心半意的祈祷,成了逼近教皇座椅的台阶。毕其一生,约翰·施特劳斯的音乐可以看成是维也纳风情的音乐读本。这是19世纪中期至1899年的维也纳,约翰·施特劳斯差半年时间,没能跨入20世纪的门槛。狂欢、舞会、盛宴让当时的奥国都城有了变了味的巴黎生活情态。约翰·施特劳斯在五光十色的泡沫与彩蛋中心。他的作品《蓝色多瑙河》、《南方的玫瑰》、《维也纳森林的故事》、《醇酒、女人与歌》、《皇帝圆舞曲》、《维也纳气质》等,本身就是一部维也纳风情的编年史。在一年一约翰·施特劳斯的神话度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约翰·施特劳斯的音乐响起,像圣诞过后,又来了一位新的神祗。

但约翰·施特劳斯神话的核心问题,仍然是严肃、够格的音乐有没有为现实生活作证的可能性。与此相伴的另一个问题,是一个戴着世俗面具跳舞的大王,一旦成为某个时代的代言人,是否有不被时代淹没的神秘性,他有没有使他的艺术保值的事物。约翰·施特劳斯在精神上可能有人们不能察觉的隐秘角落,这些角落尚未被历史、生活与现实的光环、波澜淹没。在从莫扎特的音乐中听到生命天然的陶醉时,我们多少不习惯约翰·施特劳斯表达的那种生活的欢欣。群体的世俗欢乐本来就让人生疑,尤其在多少有些奢华的时代。当“圆舞曲之王”这个称号来临时,它似乎不是给予一位严肃音乐家的,倒像是授给“弄臣”的一枚奇特“勋章”。

……记得在《见证》这本书里,肖斯塔科维奇就讲过他的老师格拉祖诺夫对约翰·施特劳斯的尊重。肖斯塔科维奇说,这是对音乐行家的尊重。勋伯格对约翰·施特劳斯也赞赏有加。在理查·施特劳斯下面这则评价里,可以看出他对这位并没有亲戚关系的音乐家的基本态度:“在所有给人带来欢乐的天才中,我认为约翰·施特劳斯是最令人喜爱的……我特别敬重约翰·施特劳斯的独创性,即他的天赋。他周围的整个世界都倾向于增加复杂性,增加反思性,在这个时候,他的天赋却使他能从‘整体’出发去创作。在我看来,在靠自发的灵感工作的人中,他是最后的一位。”从这里可以衍生出另一个想法:也许,音乐从诞生起就带有群体性,自发性。当欧洲音乐从起初的群体圣咏转入对个人心灵的关照时,那个属于音乐的基本的东西丢失了。约翰·施特劳斯的神话恰恰是凭弥补这种错失而存在的。

毋庸置疑,约翰·施特劳斯的一生既是戴着冠冕巡游的一生,同时又是被圈定为听众奴隶的一生。他作曲的原动力大多来自听众的欢呼。这是一个人为一群人昼夜推磨的神话。用约翰·施特劳斯的话讲,他要引起人们“注意”,不能忍受“遗弃”。他一旦无法看见上帝严苛的目光,作品必然要落到维也纳芸芸众生所习惯的高度。他的作品大多短小,没有规模。在最强盛的时期,他已借势目睹了一个约翰·施特劳斯神话的完成。为了让这个神话立于不败之境,他神经质地渴求灵感,在床单上、桌面上乃至任何角落疯狂创作,生怕这个神话会气化与消失。

在事关“群体”的音乐创作中,约翰·施特劳斯不是特例。贝多芬与瓦格纳的音乐也有供奉给“群体”的特点——他们有一张从“群体”复合出的人类面孔以及抽象概念。但贝多芬、瓦格纳推升与发动的“群体”来到了一个更高的地点,他们的“群体”不是多瑙河畔手执酒杯的人群。这是时代的嬗变,“群体”由“神的子民” 转化成“市民”群体时,已经有什么意外的事物降临了。由于约翰·施特劳斯音乐所深入的层面恰恰在人群的生活里,在今天人们强调“生活”意蕴的特定时刻,他的神话必然成为“追忆”久远年代与“生活”的一部分。

有人把约翰·施特劳斯看成“充满魅力的市侩”,一位穷凶极恶的“享乐者”,一位把音乐的神性头颅捏成生活之马的“魔术师”,这些都没有错。需要弄清的问题仍然是,一个社会政治、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记录官是否有存在的价值。人们清算他,低估他,实际上是为维也纳的莫扎特、舒伯特复仇。在约翰·施特劳斯主宰维也纳的时代,原先伫立在城市各处的大师雕像几乎全部被遮盖了。人们以为他驱逐了真正的大师,在上个世纪末,他可能是虚顶王冠的篡位者。

约翰·施特劳斯对同时代的音乐家与作品毫无兴趣。他只需凝视着自己已经够了。据说他惟一的爱好是击打台球。在他如日中天的时期,勃拉姆斯这种级别的人物,竟感叹自己写的东西再好,也不能落在约翰·施特劳斯的名下。约翰·施特劳斯作为当时既定社会秩序的赞颂者,用正统之名把其他大师席卷在自己的威力之下。时代翻转过来时,站在中心的人已经悬挂在轮轴底部。

在我看来,约翰·施特劳斯音乐呈现的始终是一个“过去”的世界。他说的是19世纪生活的华丽挽歌。如果说瓦格纳的《诸神的黄昏》是一曲人类与神界没落的挽歌的话,约翰·施特劳斯留下的是它之下的世俗风情的挽歌。约翰·施特劳斯与瓦格纳站在两侧,相得益彰。约翰·施特劳斯的神话从诞生起就停了下来,就像维也纳城停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一座城市在寻找它的代言人。维也纳几百年找来的不是一位高深莫测的智者,它要的是民间的神祗。约翰·施特劳斯就是今天维也纳的民间神灵。莫扎特、舒伯特的维也纳还不算真的维也纳——他们把音乐放在了超越维也纳的地方,约翰·施特劳斯却移入街巷,与整座城市共存。

现在想想约翰·施特劳斯有意或无意创造的这个神话,是何等安全的神话。维也纳城存在,这个神话就稳居其中。这种连结使城市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一种特别的象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0-2006 10: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肖邦的圆舞曲

肖邦一生中总共创作了21首圆舞曲,从表达形式上来说可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是把实际的舞蹈加以理想化的作品, 另一类则为圆舞曲形式的抒情诗。如:《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降D大调“小狗”圆舞曲》属等作品属于前一种类型,而《升c小调圆舞曲》等作品属于后一类。

肖邦圆舞曲一向以优美、高雅、华丽而著称,但由于节奏变化复杂,因而并不适于实际的舞蹈。在属于第二大类的抒情诗式的圆舞曲中,往往可以发现类似玛祖卡舞曲般的节奏,这是由于肖邦始终保持着浓厚的斯拉夫民族情调的缘故。肖邦的圆舞曲在演奏技巧上相对比较简单,内容也较为通俗易懂,所以为一般人所喜爱

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 Fryderyk Fanciszek Chopin,1810-1849)伟大的波兰音乐家,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在七岁时写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渡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其中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如:《第一叙事曲》、《bA大调波兰舞曲》等;有充满爱国热情的战斗性作品,如《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谑曲》等;有哀恸祖国命运的悲剧性作品,如《降 b小调奏鸣曲》等;还有怀念祖国、思念亲人的幻想性作品,如不少夜曲与幻想曲。

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钢琴诗人”。他在国外经常为同胞募捐演出,为贵族演出却很勉强。1837年严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舒曼称他的音乐象“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肖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他临终嘱附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 本帖最后由 北风小子 于 28-10-2006 10:51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0-2006 10: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大圆舞曲

1 春之声圆舞曲
约翰 施特劳斯作于1883年,当时他已经接近60岁,但该曲的音乐依然充满活力 。据说它最早是一首钢琴曲,后开经轻歌剧《蝙蝠》作为声乐圆舞曲于1883年2月底举行首次演出。同年3月1日又在维也纳剧院公演。

2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约翰 施特劳斯作曲。该曲原是声乐曲。被称为奥地利“非正式的第二国歌”。

3 艺术家的生涯原舞曲
是约翰 施特劳斯最著名的几首圆舞曲之一。作于1867年。

4 南国玫瑰园舞曲
约翰 施特劳斯创作的轻歌剧《女王束带里的手帕》于1880年10月1日在维也纳的剧院首次上演。《南国玫瑰圆舞曲》就取材该剧。

5 溜冰圆舞曲
被称为“法国圆舞曲之王”的爱米尔 瓦尔托伊费尔,作有250首以上的管线圆舞曲。

6 杜鹃圆舞曲
瑞典作曲家约翰 埃马努埃 佐纳逊。以前把有些杜鹃成为郭公,而现在郭公示专指大杜鹃,即布谷鸟。这首乐曲又名《郭公圆舞曲》。该曲音乐形象生动活泼,把杜鹃的啼鸣声织进旋律中,娓娓动听,明朗而充满和平气氛。

7 快乐的寡妇圆舞曲
匈牙利作曲家莱哈尔作曲。该曲原是轻歌剧《快乐的寡妇》第一幕的声乐圆舞曲。

8 多瑙河之波圆舞曲
罗马尼亚作曲家伊凡诺维奇。40年代后期的著名影片《乔松的故事》以此作为主题,并取名为《结婚纪念日之歌》。

9 天鹅湖圆舞曲
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选自舞剧《天鹅湖》。

10 斯娃巴尔达圆舞曲
是舞剧名作《葛蓓莉娅》中的选曲。作者德利勃,被称为“法国芭蕾音乐之父”

[ 本帖最后由 北风小子 于 28-10-2006 10:53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0-2006 11: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探戈

探戈(Tango)是一种双人舞蹈,起源于阿根廷,伴奏音乐为2/4拍,但是顿挫感非常强烈的断奏式演奏,因此在实际演奏时,将每个四分音符化为两个八分音符,使每一小节有四个八分音符。目前探戈是国际标准舞大赛的正式项目之一。

探戈据说起源于情人之间的秘密舞蹈,所以男士原来跳舞时都佩带短刀,现在虽然不佩带短刀,但舞蹈者必须表情严肃,表现出东张西望,提防被人发现的表情。其他种舞蹈跳舞时都要面带微笑,唯有跳探戈时不得微笑,表情要严肃。探戈舞的肢体语言非常丰富,但目前应用于体育舞蹈比赛中经规范了的探戈舞已经比阿根廷本地的探戈舞简单多了。

跳探戈舞时,男女双方的组合姿势和其他摩登舞略有区别,叫做“探戈定位”,双方靠得较紧,男士搂抱的右臂和女士的左臂都要更向里一些,身体要相互接触,重心偏移,男士主要在右脚,女士在左脚。男女双方不对视,定位时男女双方都向自己的左侧看。

其实在探戈里的milonga就是一种比较开心欢愉的探戈舞蹈类型,源自於非洲的热情Habanera舞曲以及欧洲的轻快Poca舞曲,因此男女舞者在配合这种活泼俏皮的milonga音乐时,通常会摆脱原本阿根廷探戈的深沉哀愁,而转为男女相互嘻闹玩耍的气氛‧


探戈以意大利、西班牙风格为主,夹杂着一些黑人乐舞的韵调,集音乐、舞蹈、歌唱、诗歌于一体,是一门风格独特的综合艺术。

探戈音乐节奏明快,独特的切分音为它鲜明的特征。舞步华丽高雅、热烈狂放且变化无穷,交叉步、踢腿、跳跃、旋转令人眼花缭乱。演唱者时而激越奔放,时而如泣如诉,或嫉世愤俗,或感时伤怀。歌词大量采用街乡俚语。跳舞时,男士打领结穿深色晚礼服,女士着一侧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8-10-2006 11: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探戈的发源

探戈发源于布宜诺斯艾利斯,被阿根廷人视为国粹。

19世纪末叶,年轻的阿根廷共和国经过连年战乱,进入稳定的发展时期,大批欧洲移民涌入这片富庶的土地。初来乍到者多在码头或工地做小工。每当夜幕降临,他们相聚在贫民区的小酒店饮酒作乐,聊以舒解都市生活的寂寞与思念家乡之苦。

移民来自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他们带来了不同的舞蹈和音乐,探戈就是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生长起来的一朵绚丽的花朵。

探戈出身卑微,起初仅在港口破败的仓库甚至妓院里表演,观众是出卖苦力的下等人,故为上层社会所不齿。然而,这种艺术形式的魅力无法抗拒,到20世纪初,探戈已普遍为大众所接受,40年代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涌现出一大批词曲作家、歌唱家和舞蹈家。

目前,阿根廷拥有庞大的探戈艺术队伍,作为表现布宜诺斯艾利斯人日常生活的艺术形式,探戈以其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深受人们的喜爱 。

以前,探戈的主要商演国为美国和德国。近年来,由于阿政府采取了法律上保护、政策上扶持的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加上阿探戈艺术表演团体的频繁出访和开展大规模的广告动作,探戈艺术先后在欧洲、亚洲等地也赢得了大批观众,并形成了一股强劲的"探戈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0-2006 11: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 近 年 来 的 流 行 曲 , 有 部 份 的 都 有 有 溶 入 了 探 戈 & 圆 舞曲 的 曲 风 。
就 像 陈 奕 迅 演 绎 的 这 几 首 歌 都 是 用 这 类 的 曲 风 。

-孤独探戈  (tango)
-三个人的探戈  (tango)
-1874 (vals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8-10-2006 11: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 里 真 的 没 有 人 喜 欢 这 类 的 曲 风 吗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asmine||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8-10-2006 07: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把这些歌名改成英文吗???
华语的有些看不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006 11: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tango 我也蛮喜欢的,
最适合表现这种音乐的乐器就是吉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1-2006 06: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圆舞曲
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影音娱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6-5-2024 06:55 PM , Processed in 0.067868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