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Shinrei

《妖兽禁区》更新于 2007年8月19日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0-10-2006 03: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0月25日,阿曼多﹒恩里克斯在智利首都聖地亞哥展示他在智利的偏

僻地區發現的一個不明生物的屍體。

他說10月初發現這個生物時它還活著,但幾天後死亡并且變成了乾屍。

這一發現還有待於專家的進一步確認。新華/法新

來源:北京娛樂信報 



[ 本帖最后由 Shinrei 于 12-10-2006 02:2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0-10-2006 03: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裝入鋁盆中的生物仍不停蠕動,生物
左邊隆起狀物為不明生物的中心核

日前,江蘇省連云港市東海縣青湖鎮小店小學一教師在宿舍水池旁

發現一扇狀不明生物。

據小店小學教師徐洪思介紹,該生物近似扇狀形,有手掌大小,蘑

菇狀,呈紫紅色,中間略帶黃土色,無頭無尾,無眼無觜,無足無

翅,用樹枝戳或用水淋均會移動。該生物移動速度很慢,4個小時

內僅移動10多厘米。記者看到該生物時,該生物已被放入鋁盆中,

但仍在輕微移動。

據中學生物教師聶憲貴分析,這不明生物屬粘菌類,它的營養體階

段呈變形虫形,是無細胞壁的多核原生質團,細胞質內無葉綠素,

活動行為與攝食方法,恰似原生動物。但是在生殖過程中能產生具

有纖維細胞壁的孢子,這又是植物的特征。粘菌一般生活在較低溫

度潮濕的枯枝落葉下,以細菌、固體微粒為食,品種很多,分布廣

泛,常生活在有機物的縫隙里,當發育為大型原生質團時才移到基

物表面被人看見。青湖鎮發現的粘菌正是發育到原生質團期,依據

它的體色和體形,應屬粘菌類的暗紅變毛菌。據報載,上世紀八十

年代陝西黃河船民曾捕獲一個。一千多年前唐代大醫學家陳藏器所

著《本草拾遺》有記載,說叫鬼屎。

據最新消息,該生物目前已不再蠕動,可能已經死亡。

[ 本帖最后由 Shinrei 于 12-10-2006 02:2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0-2006 03: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傳奇的康沃爾海怪有著長脖子,很像生活在6500萬年前的長頸龍

一名前自然博物館工作人員聲稱在英國康沃爾海岸拍攝到活恐龍的

照片。

這位名叫詹姆斯﹒霍爾姆斯的男子稱這張照片是3年前拍攝的,但

因為害怕被嘲笑,至今才有膽量公開。他相信照片中長脖子的“怪

物”就是具有傳奇色彩的康沃爾怪獸Morgawr(康沃爾語“海怪”

之意)。49歲的霍爾姆斯認為它的正式名稱應是蛇頸龍,一種在6500

萬年前廣泛分布于地球的海洋爬行動物,有細長的脖子和槳狀的四

肢。

霍爾姆斯提供的照片上可看見一個總長2﹒2米的生物,它的頭高

高揚起高出水面約1米。

霍爾姆斯曾任當地自然博物館高級科學官員19年,他曾多次拿著照

片征詢專家的意見,但顯然所有人都被難住了。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就不斷有人聲稱看見Morgawr的報道,甚至

有人聲稱,100年前它已開始出沒。今年3月,一名漁夫和一名海岸

巡邏隊船員聲稱在同一天的不同地點看見這種神秘的生物。

[ 本帖最后由 Shinrei 于 12-10-2006 02:2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0-2006 03: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歲”被發現時,就是這個樣子。


洗去腐殖土,露出的表皮就象牛肉一
樣,呈現出橙紅色,好像里邊還有血
管狀的東西。


割開后呈現的橫斷面,有分層。

一重達49公斤的特大“太歲”,在吉林樺甸夾

皮溝云峰村雙合屯被發現,令人嘆為觀止。

這塊重達49公斤形似怪異肉餅狀的“太歲”,是2002年5月30日在

吉林樺甸夾皮溝云峰村雙合屯發現的。其長度約140厘米,厚度約

15-17多厘米,徑寬約47厘米。從外觀上看,呈“八”字形,中間

相互聯接,呈兩片肺葉狀,外表沾滿了厚厚的腐殖土,因體積重量

太大太重,取出時被折斷為兩部分。如此大的“太歲”現世十分罕

見。

記者在1月7日來到“太歲”發現者韓增祿家時看到,這個“太歲”

被保存于紙盒箱中雖已半年有余,依然不腐爛、無虫蛀、不變質,

“太歲”仍鮮活如初,無任何異味。洗去表皮腐殖土,會看到它的

肉,色澤并不一致,大體上是越丰滿的地方,越現橙紅色,里面有

一些類似血管狀的東西。摸上去有粘忽忽的感覺,好像里邊水分很

大,就像是牛蹄筋一樣,刀割上去很費力。

據發現者韓增祿介紹,2002年5月30日,他與二兒子上山找牛。當時

,二兒子在溝塘子的一處山戧子旁腳下觸到一軟綿綿的東西,韓增

祿聞訊趕去仔細地察看,地上有兩厘米厚黑土和腐葉,用手輕輕觸

摸軟軟的,很有彈性。經挖掘發現,其物通體為黑褐色,局部呈珊

瑚狀,就像堆在地上的兩堆牛糞,總體看上去是兩片肺葉狀既不像

動物、也說不上是植物的神秘“肉坨”。

令人驚奇的是,在“肉坨”身上最上面一層是當年落下的枯葉,枯

葉下面是一層土,土的下面是“肉坨”。更令人驚奇的是“肉坨”

肚皮底下是一層枯樹葉,沒有任何根系。據韓增祿講,當時因為聽

老年人說過,所以當時他第一反應就是,這個“肉坨”可能就是民

間流傳了几千年的神秘“太歲”。

第一目擊証人樺甸夾皮溝鎮李廣林告訴記者,大家把“太歲”采取

回家中后,他自己吃了一點,沒有什么特殊的味道,放到口中就化

了。

發現者韓增祿希望有關部門對此作深入研究,能在科學上給出一個

答案:“太歲”是什么東西?有沒有科學研究的價值?對生命的起

源和世界的神秘現象是不是有所發現?

﹝新聞鏈接﹞“太歲”的傳說與現實

“在太歲頭上動土”是中國的一句老話,它表明一種文化忌諱。過

去人們認為,不信這種忌諱、真的會招致災禍。唐代《酉陽雜俎》

一書記載:有個叫王丰的人,“于太歲頭上掘坑,見一肉塊,大如

牛,蠕蠕而動,遂填,其肉隨填而長。丰懼,棄之。經宿,長塞于

庭。丰兄弟奴婢數日內悉暴卒,唯一女存焉。”

《廣異記》中也說:晃良貞不怕鬼怪,每年者要在“太歲”頭上挖

土。有一次挖出肉塊,用鞭子打了几百下,扔到大路上了。當夜有

人看見有些神人騎馬坐車來慰問那肉塊,并問:“太歲兄,你為什

么受他辱打而不報仇呢?”回答是:那人血氣方剛,我也沒辦法。

天明后“太歲”就不見了。

在中國民間,“太歲”向來被人們看作是一種神秘莫測的力量,一

種能在冥冥之中支配和影響人們命運的力量。它無影無蹤,而又無

處不在。其實,“太歲”實際上是古代人假設的一種天體。作為一

種具體的生物,“太歲”是真實存在的。

在《山海經》、《本草綱目》等古籍中均有詳盡記載,稱其為“肉

芫”,“視肉”、“土肉”、“聚肉”、“封”等。在中國神話史

書《山海經》中,就有對“肉芫”的記載:“聚肉有眼而無胃,與

彼馬勒頗相仿佛,奇在不盡,食人薄味。”晉代著名學者郭璞在注

釋《山海經》時,對“視肉”做的解釋是:“聚肉形,如牛肝,有

兩目。食之無盡,尋復更生如故。”

唐代著名學者虞世南的《北堂書抄》中也有一條關于“土肉”的記

載,他的史料轉錄于《臨海異物志》,文中說:“土肉,正黑,大

如小兒,臂長五寸,中有腹,無口目,有三十足,大如釵股,堪炙

食。”

到了明代,名醫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把“肉芫”收入“菜”部

“芫”類,稱其為“本經上品”,并將芫分為五類,其中對“肉芫

”是這樣描述的:“肉芫狀如肉,附于大石,頭尾俱有,乃生物也

。赤者如珊瑚,白者如截肪,黑者如澤漆,黃者如紫金。”同時,

《本草綱目》“芫”類條目中還列舉了几部以“芫”為主的藥方,

說明“芫”類對一些疑難病症有特殊療效,其共同特點是:“久食

,輕身不老,延年神仙。”

據吉林大學微生物專家解釋,俗稱的“太歲”是介于原生物與真菌

之間的粘細菌,生活于土壤中,生命力極強,是自然界非常稀有的

大型粘細菌復合體。吉林樺甸夾皮溝云峰村雙合屯發現的這塊“太

歲”,被保存于紙盒箱中雖已半年有余,依然不腐爛、無虫蛀、不

變質,“太歲”仍鮮活如初,無任何異味。

[ 本帖最后由 Shinrei 于 12-10-2006 02:2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0-2006 03: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5月28日,在南非惠靈頓,一只雙頭烏龜從主人的指間向外張望。

據介紹,這只烏龜的行為習性與普通烏龜完全一樣,這種雙頭現象

可能是在胚胎分化的某個階段發生突變造成的。





好萊塢驚險片《極度深寒》曾向人們描述了一種來自大洋深處的可

怕水下生物──巨型章魚,影片中這只給游輪帶來滅頂之災的龐然

大物是否真實存在呢?

上周被海水沖上智利蒙特港附近海灘的一大塊黏滑肉質物體可能是

一種稀有的巨型章魚,或者只是死去鯨魚的一塊鯨脂。智利鯨魚保

護中心表示,這具遺骸長12.4米,重約13噸,6月24日在馬烏林附

近的太平洋海岸被人發現,原先人們誤認為是鯨魚。

智利聯絡了一些歐洲的動物學家,以幫助他們辨認這一長達12米的

凝膠狀組織。該中心計划將這一奇特生物體的樣本寄往國外進行研

究。這些科學家表示,此物形狀與歷史記載1896年發現于美國佛羅

里達州的一個奇特生物樣本描述相仿,該樣本當時被命名為“巨章

”(octopus giganteus),但到底是何物,至今仍讓動物學家迷惑

不解。

聖地亞哥鯨類保護中心主任卡瓦雷拉說:“我們聯絡了數個國家的

動物學家,其中法國和意大利的科學家回復說,根據我們送去的初

步資料來看,它可能是一種巨型章魚。”

華盛頓史密森尼博物館的動物學家米德認為,這是一塊鯨脂。他說

:“我沒有足夠的資料來斷定它是章魚還是鯨魚。但我會冒險打賭

,一旦得到確切辨認,它將是塊鯨脂。”他還補充說,一條鯨魚可

能老死腐爛,身上的一大塊肉也許就漂到岸上來了。

在正式認定的100多種章魚中,最大的一種長達7米。智利海軍上周

向鯨類保護中心報告發現兩條擱淺的鯨魚后,卡瓦雷拉便在周末趕

到現場查看。其中一具尸骸是座頭鯨,另一具則完全是個大驚奇。

他說:“我們從未見過如此奇特的生物體。”

這塊生物體的特征與19世紀科學家描述的罕見生物相符。據當時科

學家的描述,人們用大隊馬群拖曳一只長達18米的動物,而用斧子

砍它卻不見砍痕。

[ 本帖最后由 Shinrei 于 12-10-2006 02:2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0-2006 03: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蘇村民捕到的“怪物”

徐州市賈汪區江庄鎮黃山村一農民在村庄的河里捉到一只奇怪動物

,該動物前肢長“雞爪”,后肢生“鴨蹼”,長著一個“海豹頭”

,還生有一條又粗又長的“豬尾巴”。  

記者在村民李鳴田的家中見到了這個奇怪的動物。該動物渾身白毛

,身長約一米。據李鳴田介紹,該動物喜吃水果、小魚,也吃饅頭

,食量很大。當記者拿木棒挑逗它時,它發出“呼、呼”像豬一樣

的吼叫聲。

美國東部時間10月16日(北京時間10月17日)目前,科學家在印度喀

拉拉邦高止山脈西部發現一只長得很奇怪的蛙類動物,這只蛙呈亮

紫色,嘴與豬十分相似,看起來像一個飽滿的李子。根據科學家分

析,這只蛙屬于生活在遠古恐龍時期的一種特殊蛙類的分支種類。

這個“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對于科學家來說,高止山脈

是研究生物多樣性的熱點地區。

經DNA分析表明,這種蛙不僅是早先未曾發現的蛙類,而且還隸屬

于一個未知蛙科。目前,人們發現世界上有4800種蛙類,隸屬29個

蛙科。科學家將其命名為“Nasikabatrachus sahyadrensis”

,它最近的親緣關系是生活在印度洋塞舌爾的“sooglossids”蛙。

這兩種蛙類都是白堊紀時期一種特殊蛙類的分支。

這種奇怪蛙類的發現者是弗蘭克-博斯蘇懷特(Franky Bossuyt)和比

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的SD Biju,此項發現刊登在今天出版的《自

然》雜志上。他們在雜志中指出,“通過這項研究,我們發現一種

生活在白堊紀恐龍時代的蛙科可能有許多分支種類,目前我們僅發

現在塞舌爾的四個種類,以及新近在印度發現的一個種類。”

[ 本帖最后由 Shinrei 于 12-10-2006 02:2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0-10-2006 03: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13日,眉縣馬家鎮祁家村祁紅建和祁力平兄弟倆勞作時,發現

一個酷似女子胴體的軟體怪物。

據祁力平講,當日上午他和其哥在村后的土崖邊挖土時,無意中發

現一個小土洞。

洞內有一個顏色為白色,體長約19.5厘米,直徑約7.5厘米的軟體

動物。他與其哥將怪物從洞中取出,拿到手里,感覺肉乎乎的,顏

色也變為深棕色,呈圓柱形,像一個女性胴體,頭部、胸部及腿部

形象逼真。在采訪中,馬家鎮的几位老人告訴記者:“過去村里整

地時,曾經有人發現過類似的東西。”

據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專家介紹,該物沒有文字記載,俗稱“痧”

,是一種珍稀的軟體動物,靠土中的微生物生存。



美國打伊拉克,打出一堆風風雨雨,甚至還打出一堆「異形」?

最近網路上流傳,在伊拉克發現一種巨型蜘蛛,奔跑時速可達10

英里,跳可高達3呎的夜行性蜘蛛,還有圖為證-真的有這麼誇

張的生物嗎?

[ 本帖最后由 Shinrei 于 12-10-2006 02:2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0-2006 03: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圖為:深海怪物──“獠牙”

如果蝦會做夢,那么這種名叫“獠牙”的魚絕對是它們的噩夢。這

種魚有巨大的眼睛,可以讓它們在300米深的海水下看清周圍一切

動靜。半透明的身子和巨大的下頜及牙齒也是典型的對深海環境的

適應。“獠牙”魚主要的食物是蝦,偶爾也吃比自己小的魚,它們

的實際長度一般是10厘米到12厘米。



圖為:深海怪物──藎


藎在怪物海溝里發現的水蝸牛。總體來說,它和陸地上的蝸牛似乎

沒有太大區別。不過因為見不到陽光的緣故,它的身體已經完全透

明。因為生活在深海中,要應付強大的洋流,水蝸牛要保証有足夠

浮力,因此那沉重的蝸牛殼已經完全退化了。另外,為了適應游水

,它的腳進化成了肌肉發達的鰭,那其實是連成一片的小觸須。水

蝸牛和陸地蝸牛最大的區別在于眼睛,因為沒有陽光,水蝸牛的眼

睛特別發達,和體形相比,那兩只“巨大”的眼睛突出在身體外,

捕捉一切細微光線,觀察所有經過的獵食對象。



圖為:深海怪物──“嘴鶴鰻魚”


怪物海溝里發現的鰻魚也是千奇百怪。雖然和我們平時看到的鰻魚

是一類,但是怪物海溝里的鰻魚已經發生嚴重“變異”。為了適應

深海的捕食要求,“大嘴鰻魚”(上)的嘴越來越大,巨大的下頜保

証它可以一口吞下和自己體積一樣大的魚,然后再慢慢消化。可以

說,它們成了深海世界里的蟒蛇。而“嘴鶴鰻魚”(下)則像仙鶴一

樣有長脖子和長嘴。在嘴里面,有密集的細小的牙齒,它們的主要

捕食對象是小蝦,長脖子和長嘴保証了捕食的靈活和准確。

在美國加州蒙特雷外海,有一座藏在海底的峽谷,最深處超過3000

米。那里陽光永遠無法到達,那里游弋的海洋生物全部奇形怪狀,

那里就是怪物海溝!為了了解深海生態,海洋生物學家靠遙控潛航

器深入這片幽暗的水世界,發現了仿若來自外太空的生物:它們會

偽裝、會發光,還會給自己“蓋房子”。

“西方飛行者號”科考船搭載著“怪物海溝水族研究委員會”的全

體成員前往怪物海溝所在的海域,隨船攜帶的是遙控潛航器“鯊魚

號”。“鯊魚號”可以隨時放下母艦,它上面攜帶有特殊浮標,還

有高科技、敏銳的攝像頭,能悄無聲息地“游”在所有海洋生物身

邊,捕捉它們在水里最真實生動的一面。所有畫面將通過光纖傳遞

到“西方飛行者號”上的監控屏幕。于是,一群科學家成天待在黑

暗的控制室里,盯著屏幕看“鯊魚號”傳送回來的影像。那是一場

迷人的展示,讓科學家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生命形式。怪物海溝和

地球上其他地方的海域是如此不同,在那里,終年沒有陽光、氧氣

非常稀薄、水壓巨大、沒有任何海洋植物,生存條件相當惡劣,生

物對此做出各種適應,最終的結果是,這里的海洋生物几乎全部是

捕食高手,而它們,從形狀到習性,其奇特性遠遠超出了所有科學

家的想像。

怪物海溝就像海底的“熱帶雨林”。在這里,各種形式的海洋生物

都能找到自己的生活空間和生活方式。有魚類、貝殼類、軟體動物

、蠕虫、珊瑚,還有無數種類的細菌從海溝最底部的海水里滲透出

來。

雖然生存條件非常惡劣,但是實際的情況可能和很多人設想的不同

,深海恰恰是我們居住的星球上,生物最集中、種類最繁雜的地方

,而這里也是人類了解最少的地方。在水面下200米到700米,是海

洋生物最集中的地方。由羅賓遜教授帶領的“怪物海溝水族研究委

員會”已經用了4年時間在怪物海溝進行科學考察,但是直到今天

,他們仍舊能經常目睹從未見過的生物瀟洒游過。每次來到怪物海

溝,他們都感覺自己像19世紀的新大陸探險者───肯定能有新發

現。

當然,“怪物海溝水族研究委員會”的科學家們不是來這里獵奇的

,他們的根本目的是了解這片深海海域的生態系統,同時試圖分析

這里生物的發展歷史,也就是它們的進化和變異過程。偶爾,附近

漁民也能看到這些奇特的海洋生物,但那都是被他們的拖網捕到海

面上的,雖然覺得奇特異常,但是漁民不懂它們的研究價值,有的

人甚至將其高價出售。以前有個漁民曾經打撈到一只全身透明的魷

魚,它就生活在怪物海溝,因為見不到陽光,身體全部白化,最后

變成了透明的。它的觸須有好几米長,也是完全透明,最薄的地方

比蜻蜓的翅膀還纖細。整條魷魚精美得像個藝朮品,可漁民最后將

它以高價出售給當地的一個富豪。那富人將這透明魷魚做成了標本

。但是標本永遠不可能告訴我們,這條魷魚在水里有多優雅,它是

怎樣運動、怎樣捕食、怎樣交配、同時怎樣繁殖的?實際上,類似

的透明魷魚在怪物海溝也是相當罕見的。羅賓遜教授回憶說,在他

考察怪物海溝4年的時間里,只見過8次,像那條那么大的就更少了



人類早在1872年就展開了對深海的研究。當時大英帝國派出了“H

MS挑戰者號”,進行了第一次研究全球海洋的航行,航行時間超

過3年,在360個觀測站測量水深、水壓、氣象、海流的運動方向

和流速,收集不同深度的海水和生物標本,采集海床上的岩石標本

。航程結束后,科學家出版了50集的研究報告。在出發時,几乎所

有科學家一致認為,深海就是海洋中的“沙漠”,不會有太多生物

存在,甚至可能沒有生物。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隨著他們

的拖網一次次放下并拉上,最后,在那次航程中,科學家們共發現

超過4000種新的海洋生物。有形狀怪異的海星、各種難以描述其准

確形狀的蠕虫、螃蟹和魚類。也正是在那次航行中,科學家們首次

看到能發出熒光的海洋生物。該次航行首次証實了在深海也有生物

存在,并且探測到了當時最深的海底,超過了8000米。為了紀念“

HMS挑戰者號”的成就,目前已經測得的地球上最深的海溝───

11034米深的馬里亞納海溝就被命名為“挑戰者深淵”。被“HMS

挑戰者號”的成績所振奮,從那以后,人們開始不斷向深海探索,

搜索異域奇珍。

現在的探測手段比1872年時不知道要先進多少。像“鯊魚號”這樣

的遙控潛航器無疑是尖端科技的集中代表。它的大小和一輛SUV差

不多,每天被放下水兩次。它不僅可以拍照、拍攝錄像,它還具備

相當“原始”的打撈功能───羅賓遜教授的很多珍貴標本就是“

鯊魚號”的貢獻。“鯊魚號”上裝備了巨大的水底探照燈,燈光

100%模擬太陽光,這樣可以保証科學家們在屏幕上看到的生物和

他們在自然光下看到的完全一樣。另外,它還是可以載人的,在需

要的時候,可以將人運載到海床上。這絕對是令科學家們血流加速

的事情!遺憾的是,在“西方飛行者號”上,羅賓遜教授是除了船

長以外的絕對權威,沒有他的允許,所有科學家都不能擅自下海。

更多的時候,這項科學考察任務是靜態的,科學家們就是坐在各自

的監視屏幕前,平心靜氣地觀察,偶然發出贊嘆和感慨。

在這迷人的深海生物展示上,每個人都有他的最愛。在第一天航程

結束時,羅賓遜教授的最愛就是一只櫛水母。它和所有的水母一樣

是捕食性動物,但是它的本身卻像肥皂泡一樣脆弱,若隱若現地游

在海里,像個幽靈一樣。在它的外皮上有很多閃亮的小點,使它看

上去像12月夜晚的聖誕樹一樣美麗。有些種類的櫛水母身后飄逸著

長而拖曳的觸角,仿佛是鳥尾上的羽毛,又好像是厥草剛剛舒展的

絨毛,雖然比蝴蝶還要纖細脆弱,但精致程度決不亞于Tiffany最

新設計的珠寶。櫛水母帶給所有科學家的感受代表著深層海水給人

的一切感受:極盡美麗,也極盡奇異。

因為沒有陽光,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沒有氧氣,在怪物海溝沒有任

何海底植物生長,因此所有生物都是捕食性的。這絕對是個“弱肉

強食”的世界,很多生物的捕食技巧和效率高得讓陸地上那些飛奔

的獵豹也汗顏。同捕食技巧相對應的是,這里的生物的偽裝技巧也

讓人嘆為觀止。因為海洋是個沒有邊界或者任何形式的限制的家園

,類似太空,因此這里的生物體積往往大得驚人。科學家們偶爾能

看到徹底利用了這片廣大棲息地的動物,例如仿佛繩索的管水母。

管水母也是透明無色的,看上去不過是鐘狀的頭連著一串胃和觸角

。每個胃會利用觸角自行覓食。在強勁的海流中,繩索狀的管水母

想要定位似乎是件困難的事情,但是它在這方面有突出天賦。無論

海流的強度和方向怎樣,管水母總像一根長長的釣魚線一樣垂直“

立”在水中。觸角看不出有什么大動作,就已經捉住不幸游過的小

魚小蝦,然后直接送進某個相連的胃里。它非常長,看不到頂端,

因此羅賓遜教授讓“鯊魚號”隨著它的身體前進,屏幕上不斷顯示

的是它的胃和觸角,一個接一個,似乎沒有盡頭,似乎又有點邪惡

。最后,教授統計出,這只管水母的長度超過50米,“鯊魚號”花

了5分鐘的時間才游經它的整個身體───它完美地利用了這無止

境的水世界。

也有坐地捕食的生物。有一種橘色的海葵就是守株待兔的高手。這

種海葵居住在海面以下大約1600米的地方,平時一動不動,就在暗

處等待著食物自動游進它那大大張開的胃室里。而更多的是勤勞經

營的捕食者。在怪物海溝里有一種“巨大”的蠕虫,名字是Batho

chordaeusCharon,盡管名字很長,其實它的體形就和一只蝌蚪

差不多。它的腺體能分泌出膠質的絲狀物質,它將膠絲織成一個網

,自己坐在網的中間充當肥美誘餌。如此可以黏住游過的微生物,

其原理就和陸地上的蜘蛛織網誘捕昆虫一樣。“鯊魚號”曾經觀察

到這樣一個“網”,在海底,網的直徑超過了2米。在巨大的網的

中間,蠕虫還用更細的絲編制了一個過濾器。過濾器可以張合,就

像蛾子的翅膀。蠕虫用自己的尾巴不斷打水,水經過過濾器以后,

能將可以充當食物的內容“截留”。看,一條蠕虫竟然有兩個捕食

辦法,這樣的效率真要讓蜘蛛“甘拜下風”了。有趣的是,蠕虫分

泌的膠絲用久了會失去黏性,每當這個時候,它就拋棄已經失效的

網,重新“吐絲結網”。羅賓遜教授曾試圖捕捉這樣的蠕虫,在實

驗室里培養,做進一步研究。遺憾的是,它們是那樣脆弱,只要離

開海洋,很快就死了。

很多生物逃避捕食的技巧也相當突出,最經典的恐怕就是“吸血鬼

魷魚”了。這種奇特的魷魚和我們餐桌上的魷魚不一樣,能耍很多

戲法,“嫁禍于人”就是其中之一。科學家很早以前就發現,“吸

血鬼魷魚”有3個會發光的器官,分布在鰭的底部、眼睛的后方和

皮膚上的各處。不過,在怪物海溝的探索過程中,科學家們有新的

發現:他們在“吸血鬼魷魚”身上又找到了兩個發光源,其中一個

位于觸角的尖端,8個觸角都有。受到輕微刺激時,觸角就會發出

藍色熒光。當受到強烈刺激時,“吸血鬼魷魚”就擺出防御姿態,

將所有觸角卷曲在頭頂。此時,科學家們又發現了新的生物光源:

“吸血鬼魷魚”的觸角尖端會噴出含有發光小粒子的黏液。就像章

魚噴出墨汁混淆捕食者一樣,“吸血鬼魷魚”在逃避危難時噴出這

種發光黏液,如果捕食者接觸到這種黏液,就會成為潛伏在附近的

其他捕食者的明顯目標,自己反而可能喪命。

“鯊魚號”下潛到怪物海溝的海底大約需要6個小時的時間,主要

原因是科學家在中途總要停下來欣賞進入視野的奇妙生物。這表示

大家必須在控制室里待很久,擔心怕錯過什么,從頭到尾,沒有人

敢離開。當“鯊魚號”最終沉到海底時,科學家們只有半個小時的

時間可以漫步海底了,這讓所有人感到沮喪。他們借著“鯊魚號”

的燈光可以看到遠方的海床,也能看見旁邊比較小的海溝。所有人

都希望能探索這些地方,或者能看到更遠的海床,但是時間總不夠

。當羅賓遜教授宣布:“時間到了,該開回水面了。”所有科學家

像發瘋似地收集海水樣本,一到船上,他們又發瘋似地帶著樣本往

實驗室里跑,希望海水中的生物能多生存几分鐘、几個小時、甚至

几個月。這樣人類對深海海溝的有限了解又能多一些了。

[ 本帖最后由 Shinrei 于 12-10-2006 02:2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0-10-2006 03: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吃骨虫

據美聯社報道,美國和澳大利亞科學家在加州蒙特里灣死亡鯨魚的

骨骼里發現了兩種以前從未見過的怪虫,它們沒有眼睛,沒有胃,

甚至沒有嘴巴。

蒙特里灣水族研究所研究員羅伯特﹒弗里金霍克表示:“誰知道我

們會在這里學到什么,這個世界上還有許許多多東西等待我們去發

現。有些東西是我們偶然發現的,有些東西被我們找到是因為我們

去探索那些以前很少有人去探索的地方,比如大洋深處。”

發現這兩種怪虫就是他的這一說法的最好証明,因為它是在海面下

大約9400英尺的地方偶然發現的。南澳大利亞博物館的研究員格里

格﹒羅斯補充說:“深海探索可以繼續找到一些新奇的生物,比如

這次發現的怪虫。”

弗里金霍克介紹說,他們發現的怪虫長度從1英寸到2.5英寸不等,

身上有彩色的絨毛,死亡的鯨魚的骨骼就是它們的生存環境。活在

怪虫里的細菌消化鯨魚骨里的油脂。科學家給這種新發現的虫子命

名為“吃骨虫(Osedax)”,Osedax是一個拉丁文字,意思是“吃骨

頭”。這一發現刊登在7月30日出版的《科學》雜志上。

這種虫子可以讓科學家更好地了解海底的碳循環的情況。一頭死亡

的鯨魚相當于2000年的海洋雪飄向海底,在海底,碳以有機分子的

形式存在。"海洋雪"由死魚和其他物質的碎末構成,由于它們從海

面落向海底,就象下雪一樣,故名“海洋雪”,它是許多海灣生物

的食物來源。

弗里金霍克表示:“我們新發現的這種虫子將鯨骨的油脂變成虫卵

或幼虫,它們要么從鯨骨上被沖走,產生新虫,要么被其他海底動

物吃掉或驅散。這一發現使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海底有機碳的情況

。”

被發現在以鯨骨為“食”的虫子是雌性。弗里金霍克表示:“一開

始我們都很奇怪,為什么每一條虫子都是雌性。”羅斯將几條虫子

帶到他的實驗室進一步研究,發現一些很小的雄性虫子寄居在雌性

虫的體內。雄虫身上仍有一點點卵黃,就象它們還沒有跨過幼虫階

段一樣,但它們體內已經產生了大量的精子。研究人員還觀察到,

雌虫不管大小,體內全是卵子。(楊孝文編譯)

[ 本帖最后由 Shinrei 于 12-10-2006 02:2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0-2006 03: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向清澈透明的白石海子湖面突然
出現幾縷紅色水帶,宛如血絲蔓延
,有村民稱曾見到湖裏有水怪出沒



湖水突然變紅原是因為這種名為
“甲藻”微生物的大規模爆發

羌族是我國古老民族之一,位於四川岷江上游的茂縣是他們的主要

聚居地。這裡平均海拔高達2000米,在崇山峻嶺之間散佈著眾多的

美麗湖泊,當地人稱之為“海子”。2001年7月的一天,一個關於

災難即將來臨的傳言不脛而走,巨大的恐懼籠罩著村寨,人們紛紛

涌向湖邊,祈求神靈保祐。這裡究竟發生了什麼?

面積約8平方公里的白石海子位於疊溪鎮松坪溝,距茂縣城關90公

里,是岷江上游的堰塞湖。在白石海子周圍的山裏,坐落著十多個

羌族村寨。

每年7月10日是羌族的轉山節,正當人們沉浸在歡樂中時,海子裏

出現的一種奇怪現象讓他們陷入了恐懼之中。

2001年7月12日上午9時,茂縣疊溪松坪溝管理局副局長潘芝成在白

石海子邊突然發現,一向清澈透明的湖面出現了幾縷紅色的水帶,

宛如血絲在蔓延。

潘芝成順著湖邊一路察看,他發現紅色水帶在逐漸增多,原來清晰

的紅色絲絮狀水體也逐漸散開,最後整個湖面都成了鮮紅的。很快

,消息在周圍引起了極大震動。更有村民稱,在血紅的湖水中曾親

眼見到有怪獸出沒。

有村民說,當時他和四名遊客在船上,快到湖心時發現船右側湖裏

突然冒出一個浪花,一個巨大的黑影浮到水面上,原來是一隻長著

三個頭的巨龜,當時遊客一下嚇得把相機掉進了湖裏。

世界上關於水怪的傳說比比皆是,像英國的尼斯湖水怪,我國的天

山天池水怪、新疆喀納斯湖水怪,都舉世聞名。雖然有眾多科學家

和探險者進行調查,但至今都仍是未解之謎。由於白石海子出現的

三頭巨龜只有少數幾人稱曾親眼看見,但也沒有留下任何影像資料

。不過另一個現象卻是當地大多數村民親眼看見的,那就是在湖水

變紅的時候,湖裏的魚大量聚集在海子的入水口,其中有很多魚是

村民們從未見過的。

血紅的湖水,奇怪的大魚是祖先和神靈在向羌族子民們昭示著什麼

嗎?然而大家所有猜測居然都指向一個結果,這些怪像是一場大地

震即將來臨的前兆!地震時,一些動植物會相當敏感並做出種種異

常反應,這種現象在湖泊、水庫裏會表現得更加明顯,當地殼斷層

的氣體或化學物質溢出,導致水裏溶解氧變少時,湖水就會變渾,

發白髮紅,水裏的魚就會成群結隊地上浮或者躍出水面。白石海子

出現的怪象正好與之相符,所以人們對地震的擔心也在所難免。

為什麼村民們對地震如此敏感?原來,歷史上疊溪曾多次發生地震

。據茂縣縣誌記載,1933年8月25日15時50分30秒,疊溪發生7.5級

的特大地震。當時群山崩塌,巨石如雨,整個疊溪鎮下沉了70餘米

。白石海子的異常現象受到當地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一支由中國

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有關專家共同組成的工作組迅速趕赴現場進

行調查。專家考察後認為,湖水發紅的現象比較罕見,直觀上很像

地震前的宏觀前兆。

專家對白石海子的水文環境調查後發現,海子的入口處水質清澈見

底,和發紅的湖水形成了一條明顯分界線。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副研究員朱自強介紹,地震前引起的湖水、

井水發渾變色現象,通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水顏色變白,比如乳

白色、黃白色,這種情況大多是由於岩層深部含鈣的物質從裂縫溢

出導致的。另外一種情況就是水發紅,這通常是因為岩層的鐵錳物

質比較高而導致的。

透過調查專家們發現,湖水發紅是從湖心開始向周圍湖面擴散的。

這很有可能是由於斷層深部的地質活動所造成。如果這個結論得到

證實,那麼一場地震將在所難免。

但隨後專家又發現了個奇怪現象:湖水並非一直都是紅色的。早晨

湖水清澈透明,隨著日照增強氣溫升高,顏色也逐漸變紅。到了下

午,湖水又會逐漸恢復清澈。而且即便在最紅的時候,湖水也並不

是通體變紅,而只是表層湖水呈紅色。

不僅如此,讓專家們感到費解的是,湖水發紅也不是從固定的一個

點逐漸向四周擴散,而是隨著水流、風力等環境因素的變化而不斷

變化。這種現象和他們平時觀察到的地震前兆現象又有很大區別。

其實,湖水發紅的異常情況並不能作為判定是否發生地震的唯一依

據,還必須借助科學儀器來對各種前兆資訊做監測研究。而專家們

並沒有從地震臺的監測數據中看到反映地殼異常活動的資訊,這表

明當地的地質結構還是非常穩定的。那麼白石海子湖水發紅到底是

什麼原因呢?為了弄清事實真相,專家們對海子不同部位的湖水進

行了抽樣化驗。在化驗中他們發現湖水有機質含量非常高,卻沒有

發現反映地殼異常變化的化學物質。

發生地震的可能性被排除了,村民們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可住

在海子邊上的趙大爺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因為聽說海子里長滿了

紅色怪物後,一家人再也不敢喝海子裏的水了,他每天要到幾裏外

的地方挑水。

為了儘快消除百姓心中的疑慮,茂縣疾控中心的技術人員緊急介入

,對白石海子的水質進行了檢驗。透過檢驗,整個水源基本上符合

飲水標準,對人畜都沒危害。

一場虛驚就這樣平息了,可是這紅色微生物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會

突然出現在風光秀麗的白石海子?

正當有關部門進行深入研究時,白石海子的血紅色又突然神秘消失

了,在之後兩年時間裏再沒出現過。就在人們以為謎團將永遠難解

時,神秘紅色微生物於今年8月又再次出現在白石海子。得到這個

消息,記者立刻跟隨有關專家前往疊溪,並採集了水樣送到位於湖

北武漢的中科院水生物研究所進行化驗。

水生所專家對白石海子的情況作了詳細了解後,他們認為在淡水湖

泊出現這種現象極為罕見。那麼,這種紅色的微生物究竟是什麼?

從疊溪海子的水質和環境來看,他們初步認為這種紅色水生生物很

可能是一種叫血球藻的微型藻類。

血球藻是綠藻類中的一種單細胞的微型藻類,其特點是細胞內含有

一種紅色類似於胡蘿蔔素的色素:蝦青素,由於這種色素具有很好

的抗癌作用,一些發達國家已經將其用於商業化生產。如果這種藻

類就是血球藻,這對疊溪人來說無疑是個福音。但隨著進一步觀察

,專家們發現這種藻類運動速度非常快,而這種特性是血球藻所不

具備的。

那麼它究竟是血球藻嗎?在高倍顯微鏡下這種引起軒然大波的神秘

微生物終於露出了真面目。這種微型藻類的細胞核呈紫紅色,在其

身後拖著一條尾巴樣東西。它確實不是血球藻,而是微生藻類的另

外一種,叫甲藻。甲藻是很特殊的一種生物,它具有植物和動物的

雙重習性,植物學家認為它是一種光合植物,它有葉綠素能夠進行

光合作用,能夠把無機碳變成有機營養,這完全符合植物的生物特

性。但它卻又長有鞭毛,也就是那個尾巴樣東西,它能感受一些環

境的刺激,可以游動,所以動物學家把它看成是動物。

正是由於甲藻這種獨特的生物特性,所以它們在光線充足時就大量

聚集到湖面,在陽光下攝取了足夠營養後又會迅速遊回湖底。通常

微生藻類在一個水體裏大規模的爆發,或多或少和當地環境污染有

關。為什麼甲藻只在2001年和2004年出現呢?做進一步了解後,專

家發現,在2001年和2004年這兩年當地氣候有個共同特點,整個茂

縣地區出現歷史上少有的乾旱少雨,導致湖水水位急劇下降和水流

減緩。正是這些原因給甲藻的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白石海子湖水

變紅之謎一步步露出了真相。如今,當地的村民們早已消除了對湖

水變紅的恐懼,恢復了安詳的生活。

[ 本帖最后由 Shinrei 于 12-10-2006 02:3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0-2006 03: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讓人疑惑的怪獸

新浪科技訊

美國德克薩斯州消息,當地的動物學家正在為上星期五在安吉利娜

捕殺的一種奇怪動物而犯愁。這種動物看起來很像今年早些時候在

聖安東尼奧捕殺的,目前仍然沒有得到確認的“艾爾曼多怪獸”

(Elmendorf Beast)。每個看到這一“怪物”照片的人都會驚訝地

目瞪口呆。

這種動物有著藍灰色的皮膚,上面几乎沒有一絲毛,看起來好像布

滿了疥癬一樣的東西。仔細觀察動物的頜骨發現上下齒過渡咬合,

有四個非常巨大的犬牙,骨瘦如柴的身體后面拖著老鼠一樣長長的

尾巴,它的爪子比狗長得多。

這個怪物是在星期五中午被當地動物園一位有著20年工作經歷的獸

醫沃莫克發現并殺死的。當時她正在家里,聽到院子里狗叫得很凶

,發現這個怪物正在院子里。她的哥哥開槍射殺了它。沃莫克拍下

了動物的照片,期望能對物種的鑒定有所幫助。而且她曾在公路上

看到過類似的動物從她的車前跑過。

盡管有著食尸鬼一樣的模樣,它的四個犬牙卻異常鋒利。奇怪的是

射死后,尸體里面卻不會出血。在她試圖提起怪物的頭進行拍照的

時候,它的耳朵居然像“餅干一樣輕松地被掰斷了”!“當時它的

尸體看起來就像已經死了一個多月的樣子。我已經從事獸醫工作20

多年了,可是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奇怪的東西,”沃莫克說。

這個動物是雄性,重大概15到20磅(6.8到9.1公斤)。據沃莫克回憶

,那只在公路上疾奔的怪物低著頭,尾巴夾在兩腿中間,但是不象

北美小狼或者是普通狼那么高。她估計那個活著的動物可能是死掉

的這只的同伴。“希望有人能早點捉住另外一只動物,因為它還是

一個謎,不知道一旦它跑到人群之中會發生什么事情,”沃莫克說



沃莫克曾經把怪物的照片拿到德克薩斯公園和野生動物園去,那里

的工作人員都很驚訝,不知道這是什么動物。還請教過專業的生物

學家,專家說看起來像長了疥癬的北美小狼,可是骨骼形狀又不能

和那種動物相匹配,而且咬合的犬牙也很不象。目前,一位動物學

家正在從珀洛克趕過來,搜集這種動物的組織樣本,進行DNA鑒定



拉夫肯西部動物門診的希靈看了動物的照片后判斷這種東西可能是

北美小狼。它好像得了毛囊虫疥癬,伴發了皮膚感染,甚至可能是

得了先天性的皮膚缺陷。當談到異常的頜骨構造時,他說,“可能

只是先天不足,我們獸醫院里甚至看到過有這樣頜骨的狗。”在沒

有看到動物本身之前,很難判斷它究竟是什么,但很可能是狗或是

北美小狼。

艾倫托特動物園的主管戈登-亨利認為,它“看起來像是極度營養

不良的狗,野生動物不會看起來那么瘦弱,但是營養不良的、被遺

棄的家養動物會變成這樣。”

聖安東尼奧WOAI電視台曾經報道過一種今年早些時候在附近農場

射殺的叫做“艾爾曼多獸”的怪物,看起來極像這次發現的動物。

當時,聖安東尼奧東南部的艾爾蒙德農場一夜之間死了35只雞。然

后發現了這個几乎沒有毛,藍灰色的動物,也有四個大犬牙。現在

,這種動物的組織已經送去做基因檢測,但是,結果還沒有出來。

當地對于這種動物有諸多猜測,有人認為是野生的墨西哥無毛狗,

還有些人認為是傳說中的chupacabra(西班牙文,意思就是吸飲山

羊血的東西)。有的人甚至認為這是一只毛冠鹿,一種羚羊類的動

物。毛冠鹿是食草動物,但是卻有外翹的犬牙呲出唇外,它甚至會

用“犬吠”一樣的聲音來嚇退食肉動物。但是,像大多數鹿一樣,

毛冠鹿應該有分瓣的踢,而不是爪子,而且也沒有很長的老鼠一樣

的尾巴。聖安東尼奧的動物專家認為這明顯屬于犬科動物,可能是

狗和北美小狼的雜交。

目前,在加利福尼亞到馬里蘭的地區也有看到類似動物的報道。

[ 本帖最后由 Shinrei 于 12-10-2006 02:3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0-2006 03: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億萬帕斯卡高壓之下的極限生命

日本科學家通過深水探測器,在深達11000米的海溝中,在此前被

認為是壓力過大的"生命極限區",發現了一些單細胞生物。

日本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Science)上刊登了這些發現

的證據。科學家們稱,不可想像的是:這些生命體竟然承受了上億

帕斯卡的極度壓力。

一個日本人發射的小型深海探測器,是在現知世界最深海溝 - 太

平洋中的馬裡亞娜海溝中深達11公里的地方,發現這些此前從未被

人類發現過的微生物。

據介紹,在海洋中,除各類細菌之外,這次發現的一些"底棲有孔

蟲"(Denthic Foraminifera),就是數量最多的一種生物。

一般有孔蟲乃有殼類動物,但由於這次發現中的有孔生長在超高壓

環境中,所以這裡發現的物種沒有殼。

由於馬裡亞娜海溝正處於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斷帶區,因此海底深度

仍在增加。

科學家們希望在今後的探測中能夠發現更多的奧秘。

[ 本帖最后由 Shinrei 于 12-10-2006 02:3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0-2006 03: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看!!非常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0-2006 05: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底什么是太岁啊?还是不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0-2006 05: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lover_Ikumo 于 10-10-2006 05:15 PM 发表
到底什么是太岁啊?还是不明白...

我已经几乎把所有太岁的资料都放进这个贴里了,
我也想得到更详细的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0-2006 05: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hinrei 于 10-10-2006 05:25 PM 发表

我已经几乎把所有太岁的资料都放进这个贴里了,
我也想得到更详细的资料^^


我只是很好奇它到底是不是生物...
而且它长得很像石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0-10-2006 06: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过后的第一个想法是-------世界上无奇不有。。。。。

楼主每次都去哪找来这么多资料啊?

太厉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0-2006 07: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lover_Ikumo 于 10-10-2006 05:33 PM 发表


我只是很好奇它到底是不是生物...
而且它长得很像石头...

我只知道太岁是一种生物,
可是不知道动物,还是植物,
因为它身上有肉,而且又在地下里发现到的,
还能吃叻!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0-2006 08: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帖,很多照片!很棒!

不过那个大蚂蚁是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0-2006 09: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hinrei 于 10-10-2006 07:12 PM 发表

我只知道太岁是一种生物,
可是不知道动物,还是植物,
因为它身上有肉,而且又在地下里发现到的,
还能吃叻!晕~


能吃?!我不敢吃哦!
我左看右看再怎么看还是看不出它哪点像生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8-5-2024 10:44 AM , Processed in 0.05873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