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688|回复: 19

保险小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2-6-2015 01:03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人3年前就开始在这个论坛了,记得当初刚刚入行的时候,受到这里的大大们很多很多的知识教导,也学到了非常多的东西,尤其是GeMan的帖子,更是让我获益良多!

所以论保险知识or经验,这里资深的大大们很多,也不差我一个。
但是在这个论坛里,我从以前到现在还是一直发现有人质疑保险,说保险公司骗钱,不买保险比较好 ,agent骗钱等等等等的论调,姑且不论这些论调的正确与否!

但我相信不少人看了这些帖子后可能暂时打算不买保险了,甚至也有人看了太多太多各个公司互相比较产品的帖子,然后产生了迷茫,不知道到底买什么好!延迟买,比较比较过后买,等出好一点的产品出才买,
Ilp比传统好,saving保单是骗人的,a公司比b公司好等等等等。。。。

所以~盖这座楼的目的,只是想转载一些关于别人的保险小故事,希望
这些小故事能让你多认识保险,重新提醒你,当初你是为了什么想买保险?为了谁想要买保险?为什么我现在要买保险?不管你买的是abcdefg公司,至少/最起码/无论如何,你一定要先有保险,然后你才来做比较!仅以此楼献给所有想要买保险的人,预祝你们早日做好保障,谢谢!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人气 +5 收起 理由
福气又安康 + 5 + 5 请多多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2-6-2015 01: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男子10年5亲人连遭重病 无保险的小康家庭怎堪如此重负?

十年来,外来工黄先生几乎没怎么笑过。自2005年其岳母重病以来,其母亲、父亲、岳父接连病倒;雪上加霜的是,去年妻子又患上结肠癌,数月间暴瘦至60斤。“这些年的积蓄20万,全部花光,还欠了25万元的账;老婆病情随时可能恶化,分分钟的事,我现在每天都是度日如年。过年的时候,都没钱给女儿买一件新衣服”。

他的故事:十年前还算小康如今负债累累

因年轻时便出来工作,2005年前,黄先生已攒下20多万元的积蓄,并和妻子生下一个女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生活也还是小康水平。但2005年黄先生的岳母身体不适,经医院检查为肺癌,一年后离世;2008年,母亲突发疾病,经医院检查为子宫癌,数月后离世;2013年,黄先生的父亲突然中风,经医院治疗,目前生活勉强自理。直到去年3月,妻子和岳父相继患上直肠癌,他的生活被逼近崩溃边缘。

“这十年来就没有顺过,一个接一个的打击,突然间就砸到了头上。现在真的有点害怕命运了。”黄先生称,十年前,一家就蜗居在50平米的小出租屋内,盘算着买个新房子;十年后,全家还是蜗居在50平方米的小出租屋内,根本不敢奢望买房。

十年来,仅用于给家人治病,黄先生将多年的积蓄花了干干净净,还欠下一屁股债。“给岳母看病,分摊下来,花了三四万;给我妈妈看病,花了13万;给我爸爸看病,花了2万;给我岳父看病,花了4万;给我妻子看病,现在已经花了20多万。能借的都借完了,医生说我老婆的病随时可能恶化,现在,每天都是在战战兢兢、度日如年中度过”。

他的愿望:希望妻子能多活十年

眼看着重病后体重暴跌至60斤的妻子,黄先生十分揪心。而作为父亲,黄先生也感到对不住女儿。“过年前我带她去超市买药。女儿说‘爸爸,别人都在买年货,我们是不是也买点’;我说‘我们没钱,还要给妈妈买药呢’”,黄先生眼圈有点红,“女儿很懂事,没说什么。但我难受啊,过年都不能给小孩买件新衣服”。

当女儿问起母亲病情时,黄先生的回答是,“你放心,你妈妈一定会好起来的”,黄先生妻子的回答则是,“你可能随时没了妈妈,你怕吗?”“我的想法是,不让女儿有心理阴影,避免她小小年纪承受太大压力;她妈妈的想法是,怕一旦离去,女儿无法接受突然间的现实,提前给她点心理准备”。

目前,黄先生一家的生活,都已沦落至需要亲朋好友救助才能维持下去的地步。“我现在急需社会的帮助,真的是被逼到了走投无路、有今天没明天的地步。医生说如果加强治疗,还可以延长妻子生命十多年,但现在实在是没钱了”,黄先生称,自己也曾向老乡会求助,但后者也多是打工阶层,捐助的钱款微乎其微


黄先生的遭遇让人同情,也发人深省,原本的小康家庭却因为身边亲人的接连疾病而变得家徒四壁,沦落到亲朋好友乃至社会的救助才得以维持。为自己购买保险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全家人的事,只有选择用保险来保护自己,在关键时刻,全家才有一道坚固的防护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6-2015 01: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ennylow1120 于 22-6-2015 01:30 AM 编辑

一个晚期癌症病人为户口疯狂生存的背后,是对没有保障的担忧
导语:一个晚期癌症病人,为了等妻子落户深圳,20个月向死而生,疯狂生存,只因为担心将来妻子和8岁孩子的未来。如果他为自己购买了足够的保险保障,就不至于陷入眼前的困境。

2003年, 27岁的吴树梁从河南老家来深圳打拼。2009年,一直在鞋厂当采购员的吴树梁进入龙岗保安公司,被分到龙新派出所做辅警。2012年,吴树梁被评为“深圳优秀保安员”,并获得入户指标。


2013年6月,在深圳打拼10年的吴树梁终于拿到大红的深圳市户口,儿子吴同也随之迁入深圳,但妻子丁维清却必须等候吴树梁入户满两年才能随迁。半年后,当初获得入户指标的那份欣喜,因为老吴患上肺癌晚期的噩耗而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他对自己生存期的忧虑。医生的“判决”是3~6个月,这意味着,老吴可能等不到妻子随迁入户深圳。


一个没有户籍的女人带着8岁的孩子,如何才能在深圳生存?这个问题比自己的生命更让老吴揪心。看似短暂的2年时间,在晚期肺癌患者老吴这里,却变成了难以逾越的鸿沟。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死神”的眼皮底下抢夺存活的时间。


“癌症就是一个吃钱的怪物,没完没了,至死方休。”


在患癌之前,老吴从未觉得钱对自己这么重要,而在癌症面前,他才知道钱这么重要。“直到得了癌症之后,我才知道钱就是命,想要活下去首先得有钱。”他告诉记者,如果他活不到预定的时间,妻子就没法入户。“我的命不仅是我一个人的,还关系到妻子和孩子的未来,我不敢死。”


老吴是晚期肺癌,已失去手术机会,并出现多发骨转移,所以只能药物化疗。借钱、筹款、看病,这些成了老吴生活中最主要的事情。




从2012年底到2013年5月17日,老吴进行7次化疗,累计花费了近20万元,其中报销7万元,自己花费了13万元。随着治疗转向“靶向药”(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的药物),单片售价近800元凯特罗,一个月费用就是2万元。除此之外,各种放疗、化疗、镇痛药物和调理的中药,这些都需要钱。“癌症就是一个吃钱的怪物,没完没了,至死方休。”


11次化疗、40次放疗、过量的吗啡摄入,癌症及药物副作用带来的剧痛、便秘、难以入睡让他感觉生不如死。


但因为有个尚未成年的孩子,为了能让妻子在政策范围内入户深圳,吴树梁不得不用尽一切办法来延长自己的生命。


患癌30个月后,对于生死,吴树梁有了完全不同的心境,“活到现在,死对于我而言是解脱,但活着的人怎么办?我现在希望自己还能坚持到明年6月,妻子能够正式入户深圳,我就可以放心了。”


    吴树梁的遭遇给所有家庭顶梁柱敲响了风险的警钟,顶梁柱对于整个家庭至关重要,因此首先要做足保障,风险不发生时,花小钱买安心,风险来临时,保险的财务杠杆帮忙支撑你的家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6-2015 01:2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案例在受保的情况下如何
据说长期病痛会被保险公司买断,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6-2015 07:2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puangenlun 发表于 22-6-2015 01:22 PM
两个案例在受保的情况下如何
据说长期病痛会被保险公司买断,是吗

如果有保险如:医药卡或严重疾病保障和人寿,
那么至少他们在经济状况上不至于陷入困境,生病已经够辛苦,还要烦生活,如果真的走了,剩下孤儿寡母的,她们能做什么??

医药卡至少让他安心地接受治疗,不用拖着病痛身体去借钱交医疗费!!“治病先医心”,心安定了,有希望了,病也会好得快些,心里满怀绝望,如何能好??

严重疾病保障:一旦患上严重疾病如癌症,至少获得一大笔现金,先解决家人孩子的生活费,衣食住行样样都是钱,你的身体打着针吃着药,心里烦着明天有没有钱吃饭,孩子有没有钱念书,柴米油盐酱醋茶,那样不用钱?手里拿着那仅存的钱,你是打算给医生呢?还是给老婆孩子?2选1,比母亲老婆同时掉进河还难选。。。何其悲哀

人寿:如果真的不幸的走了,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夫,至少留下了一笔钱,虽然不能代替你,但至少父母不会老无所依,孩子改天拿着你的钱带四方帽你也算尽了父亲的责任,老婆一个女人带孩子,至少可以让她少熬一些苦,不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6-2015 07:3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puangenlun 发表于 22-6-2015 01:22 PM
两个案例在受保的情况下如何
据说长期病痛会被保险公司买断,是吗

“据说”这个字可圈可点。。。。
你都会说是“据说”了,那就不是真的啊。。。。

而且我不太明白什么是保险公司买断?
你的意思是说不能claim或不能rene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2-6-2015 07: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导语:人到中年,往往会更努力拼事业,即使背上一身债,也要努力为梦想而努力。可常常却忽略了给自己充满压力的生活添加保险保障,一旦发生意外,不仅梦碎,身边的家人只能背负压力,艰难地生活。


杜常胜是土生土长的睢宁县梁集镇梁集村乔庄组人,干了一辈子的加工挂面生意,因为为人诚信,生意一直做的不错。


子承父业。杜常胜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一直跟着他经营挂面生意,因为加工挂面需要大量面粉,大儿子一直有建个面粉厂的梦想。
2010年,40岁的杜存平从村里承包了几十亩的土地,又从银行贷了款,开始在睢宁县梁集镇梁集村头建厂,并取名“永恒面业”,意指家业永恒。
杜常胜回忆说,当时大儿子像打了鸡血一样,浑身都是劲,盼望着面粉厂早一天投产。
“那天是2010年农历十月二十三,面粉厂的机器正在安装。”杜常胜说到这,情绪有些激动了,大儿子骑摩托车撞在村头的桥上了,当场死亡。
“白发人送黑发人,死的心都有了。”杜常胜说,处理完儿子的后事,面粉厂还得继续建。这时,很多事情都是由大儿媳妇、38岁的朱艳丽负责了。
“这时候,外面已经有一些风言风语了,都是怕我们还不起别人的钱。”杜常胜说,儿子去世时,厂子基本成规模了,投资400万元,有300多万元是借的、贷的。
“可我们有厂子在,仍有希望。”杜常胜说,加上他们家在村子里的人品好,还没有上门要债的。
“没想到,儿媳妇也出事了。”付续芳没有杜常胜坚强,开口说话时,眼泪先掉下来了。杜常胜接过话茬,那是2011年7月28日,大儿媳妇在睢宁县城被一辆昌河车撞了,当场死亡。
“连擦眼泪的时间都没有。”杜常胜说,事情都来的太突然了,咱一个农村人哪扛得住啊!
儿媳妇朱艳丽去世后,找杜常胜打听欠债还钱的人陆续来了。“说实在话,大家手里虽然拿着欠钱的借条,但也怕啊。”杜常胜说,那都是儿子建厂借的钱,前前后后有300多万元。


此后,年过七旬的杜常胜走上了漫漫还债之路。
杜常胜先是把睢宁县城一套100平米带车库的房子出售,因为家中连出不幸,房子也卖不上价,最后以35万元的价格售出。
“因为大儿媳妇出事后,对方赔偿了48万元,儿媳妇的母亲拿走了16万元,剩下32万元。”
杜存平去世后,他的两个孩子,儿子杜勇18岁,女儿杜伟15岁,当时都正读高中,因为家中的变故双双辍学,和爷爷一起把面粉厂的梦继续,坚持小规模的生产,但由于不盈利,最后只好把厂子卖掉,以160万元的价格。
杜常胜原本居住的地方拆迁了,目前他和老伴居住在二儿子挂面厂前的一处临时板房内。“是去年吧,老房子和老挂面厂拆迁了,政策补偿了80万元。”
一共欠了多少钱?每一笔,杜常胜都记得清楚,粗略算一下,达330万元之多。
还这些钱的来源也很清楚,卖了房子、厂子、拆迁补偿款、事故赔偿款,还有一些是老两口从牙缝里挤出来的钱。
房子拆迁后,他们住进了板房,还账的这几年里,他们吃的菜基本上都自给自足。
“我现在能直起腰走路了,谁的钱也不欠一分了。死去的儿子、儿媳妇也不会落下骂名,孙子也能挺直腰杆做人了!”杜常胜说,大家的钱也都是流汗挣的,都不容易。
“往后的日子,有啥打算?”
“还能打算啥,陪老伴过苦日子呗。”杜常胜说着,又朝窗外看了一下“金彭面业”。
杜常胜的孙子现在苏州打工,很长时间才回家一次。“无法回家啊。哪有个家,连个住的地方也没了。”

杜常胜的遭遇难免让人同情,也惋惜,如果当时,身负300多万月外债的儿子和儿媳为自己购买了意外保障,那么,发生意外,也能得到一笔赔款,从而减轻年过七旬老父亲的还债压力,不至于让父母在耄耄之年无所居住,老无所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6-2015 08: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ennylow1120 于 22-6-2015 11:12 PM 编辑

千分之三的游戏:某兵营流行这样一种游戏:上级军官每年一次召集部下1000人,发给每人一把手枪,并告诉他们:这1000把手枪中只有3把枪有真的子弹,要求他们每人朝自己的脑袋上开一枪,剩下的人可以在余下的一年里无忧无虑的生活...... 游戏进行着,每年一次......朋友,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你敢吗?

[启示]:你敢朝自己的脑袋上开一枪吗?每年都开一次?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所有人都在无意识地每年重复着这样的游戏:根据中国人生命表统计显示,中国人的年平均死亡率是千分之三!有人说千分之三的概率很小,因为1000人之中才只有3人。有人说这个概率很大,因为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两种可能:生或死。因此,每个人的概率是50%。朋友,你认为呢? 既然这是一个逃不了的游戏,我们为什么不及早做准备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3-6-2015 03:0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有长期病患一直获取保险赔偿,公司为了盈利而直接给一笔巨款赎回保险,从此两不相欠,有这类可能吗?

有些保险要癌症第三期才赔偿,这种做法可取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6-2015 08: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kennylow1120 发表于 22-6-2015 01:26 AM
一个晚期癌症病人为户口疯狂生存的背后,是对没有保障的担忧
导语:一个晚期癌症病人,为了等妻子落户深圳 ...

很多老人都没有买保险。
现代的中年人即使有买保险,但保费随年纪增加,没有多少人能负担得起60岁以后的保费。  所以,60岁以后,即使以前有保险到现在大概也没了。
在这个案例中,患病者的年纪多大?  
都是祖父母级的人了,大抵不低于60岁。

但然,这案例的精神是有保险还是好过没有保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6-2015 12:34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puangenlun 发表于 23-6-2015 03:01 PM
听说有长期病患一直获取保险赔偿,公司为了盈利而直接给一笔巨款赎回保险,从此两不相欠,有这类可能吗?

...

不可能,其实不用我回答,你用逻辑思考都知道,直接给出一笔巨款赎回保险?如果你是收保人,你会同意吗?你不同意,公司如何赎回?巨款?有多巨?如果比你投保保额更多,那为何不赔?如果比你投保保额少,那你干嘛同意?

通常严重疾病的赔偿,一旦你患上,那就是一次过一笔钱给你,也无所谓的“一直”获取保险赔偿!

而能够一直获得赔偿的,只有医药卡和免供利益,只要符合条款,保险公司一定赔偿,记得。。。马来西亚保险公司是由国家银行监管的,一旦你投诉,国家银行必然会开file,严重的会导致吊销保险公司执照!没有任何公司会冒这样的险去做这种得不偿失的事情!

最后一句,其实对于个人来说,我们获得的赔偿金可能就是我们的身家性命,几十千,几百千甚至几个mil,但对于庞大的保险赔偿基金来说只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何必多此一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6-2015 01:07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iverpool07 发表于 23-6-2015 08:13 PM
很多老人都没有买保险。
现代的中年人即使有买保险,但保费随年纪增加,没有多少人能负担得起60岁以后的 ...

其实是要买对保险和规划好保险!很多人买了保险就丢着一旁,几十年都不去管它,里面有多少钱不知道,买了什么不知道,退休后不供保费,里面的tiv够不够顶到医药卡完也不知道,出事了,一句保险骗人。。认同吗?

中年人买保险,需注意以下几点:
1。你买的保险,需付几年保费?以严重疾病保单或人寿保单为例,现在各大保险公司都有一些20年,30年的plan,是属于传统分红保单or传统无红利保单,保费是固定的,40岁买供20年,30岁买供30年,你退休后无入息也不用紧,因为不用供了(不是agent讲不用供,是black and white写明不用供,不影响total surrender value那种),可以一直保障到你到80~99岁都有,保障也会随着时间而自己增加!

2.医药卡,这个才是真正最麻烦的,单独医药卡就会面临你所说的那些问题,保费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natural premium system),60岁过后的保费真的是不是人人负担得起的!

就算是附加在I LP ,也不是百分之一百安全,因为市场的反应,当初为您设计保单的哪位agent,你加的那些rider必要与否,都会影响!
最理想的方法就是,每年去review一次你的保单,看清楚你里面的cash value,买保单的时候,不要一直要求agent减少保费,你现在减少保费,就等于减少你的cash value ,就等于将来你要付出比现在多数十倍的金钱,才能得到同样的效果!

同时60退休人,如果保单真的没能力供了,不要害怕和孩子们商量,记得~~“你有保险是为他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6-2015 01:29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puangenlun 发表于 23-6-2015 03:01 PM
听说有长期病患一直获取保险赔偿,公司为了盈利而直接给一笔巨款赎回保险,从此两不相欠,有这类可能吗?

...

不好意识,看漏了你一个问题。。。

其实没有所谓的可不可取,以你举的例子来说,
癌症第三期才有得claim如果说是不可取的做法,
那么和完全没得claim,你选哪一个?
到目前为止,还有一些疾病,是不被保险公司承保的,
比如糖尿病! 对于那些人来说,就是连claim的机会都没有。。。。
这。。。会比较好吗?

而且现在各大保险公司,早在几年前已经纷纷推出了“早期严重疾病保单”,其中癌症第一期,或我们称为“原位癌”的,都已经是在受保范围内,甚至连“糖尿病并发症”(注意,是并发症而已,不是糖尿病),目前也已经有保险公司承保了


记住,保险是在不断的进步当中,从以前的保险等于人寿,到后来慢慢的涵盖意外,医疗,疾病,然后到近代集教育,储蓄,投资,退休等等功能,甚至连在肚子还未出生的胎儿都能保障!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好好的规划它而已。。借助保险的功能,尽条件所能完善自己的人生不留遗憾,如此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6-2015 01: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ennylow1120 于 24-6-2015 02:29 AM 编辑



一个尘肺病家庭的爱与绝望,你用生命去赚钱,却没有给生命添加保障

导语: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拼了命去赚钱,不顾身体健康,但在后来患上疾病,因为没有给自己添加保障,前期的积蓄还不够治病,还让全家陷入家徒四壁的境地。


何全贵现年43岁,自从10年前生病以来,他的日常起居及全家的生活重担都落在了妻子米世秀的肩上。他们已经结婚20年,但仍像“坠入爱河的少年”。


   何全贵已是矽肺病晚期,不能从事任何工作。他的父亲何德承79岁的高龄,还在干农活。矽肺病是尘肺病的一种,在中国患者达数百万人。患者因为常年累月地进行爆破飞石的作业,吸入大量矽尘导致肺部硬化,最终衰竭。国有企业矿工由于能够享受医保、及时搬离恶劣环境,通常可以活到60-80岁,然而像何全贵这样没有保障的矿工,通常只能存活2-3年。何全贵能活10年已经是个奇迹。“我不指望他的身体能够恢复到下地干活,我只要每天回家能看到他,跟我聊聊天,我就心满意足了。”妻子米世秀说。


    何全贵病得走不动路,米世秀就背着他走。看到他们在一起的场景,自然而然就会相信何全贵说的——是她的爱支撑着他活下去。

何全贵得了严重的肺结核,连续发烧四周,米世秀自己给丈夫打针。她是他的妻子、知己和护士。最终何全贵挨过了痛苦的几个月,竟然活了下来。每一次病情恶化,家里人都要面临这样的问题:他们没有收入来源,家里的钱所剩无几;离家最近的医院需要翻山越岭,花上三、四个小时的车程。此外,这一带的农村还有风俗规定,人必须死在自己家里。如果死在外面,尸体是不能运回家的。


如果让何全贵接受肺大泡切除手术,还有延续生命的希望,但这笔医疗费用预计在5万元以上。显然,这个家庭无法承担起这么昂贵的治疗费,如果当初他为自己做足了健康保险保障,那么现在也就不用为这笔费用发愁,不至于给家人带来这么大的压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6-2015 07: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 请不要拒绝幸福

【导读】如果我早知道在发生意外风险时,有保险和没保险是天壤之别,而上天能给我再来一次机会的话,我会毫不犹豫拿起笔,签下自己的名字!如果非要对份保障上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2011年10月1日,网上有一条微博:“在广东通往桂林的高速公路上,一辆高速行驶的四座商务轿车为躲避一辆大货车的超车,失控装撞上路边的栏杆。司机当场死亡,车内坐着两对旅游结婚的新人,两位男士为了不让自己的爱人受伤,在车祸发生的瞬间护住自己的爱人,两位女士侥幸无恙,两位男士都身受重伤……”这就是惠林所说的意外事故。
        原本两个平行向幸福前进的家庭,因为这次事故而发生改变,一位男士买了保险,他的家庭继续走在向幸福行进的路上,而一位没有买保险,他的家庭从此滑向不幸的深渊、痛苦的地狱。这个家庭的女主人就是惠林。


与保险擦肩而过
        惠林和淇淇俩人进入同一家公司同一个部门。3年时光,上班默契配合,下班谈笑嬉闹,且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她们自诩为“世界上最亲密无间的闺蜜”。最巧合的是,甜蜜的爱情几乎同时降临在她们头上,于是两人相约:一起结婚,一起在同一小区买房子、一起生小孩……两人还时不时幻想着:如果两人都生男孩,就结为兄弟,都生女孩就结为姐妹,一男一女就结为夫妻。两人很多奇怪的想法经常把各自的男友弄得哭笑不得。
        淇淇的男友是一位金融高校的行政工作人员,对风险有一些研究,因此认识深刻,自己要结婚了,觉得身上的责任就重了,要买一些保险以备万全。于是,请来在保险行业工作的同学,给自己即将组建的家庭好好规划一下保障。这么好的事情又怎么能少了自己的好姐妹,于是,淇淇一个电话把惠林俩召来,一起探讨购买保险的事情。
        惠林男友是一位企业中层管理人士,之前曾购买过保险,因为其营销员离职而退保了,损失不小,感觉受骗了,因此对保险业人印象奇差。看到大家是在谈保险,不好当众发飙,就以“快要结婚了,花钱的地方很多,挤不出钱来买保险”拒绝了。淇淇俩的好意相劝也被惠林男友拒绝了,惠林男友还向那位营销员说了几句不好听的话。这是唯一一次四人相聚不欢而散,后来淇淇男友买了一份年缴两万多元的保险计划。


有无保险两重天
        这次不快就像人生中一个小小的花絮,并不影响彼此的友谊。惠林和淇淇依然默契地生活,默契地工作,默契地筹办彼此的婚事。为了实现两人当初的约定和梦想,她们决定2011年国庆结婚,不办喜宴,四人结伴旅行结婚。租一辆车,从东莞出发,经过桂林、云南大理、丽江、贵州黄果树、四川九寨沟等地,再回东莞。可是,当他们还没有到达第一个目的地前,就发生了意外,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事故发生,四人很快被交警救出,送往医院。两位男士身受重伤,多处骨折,进医院就动手术;惠林和淇淇因为彼此老公的保护,轻微受伤,稍微检查一下就没问题了。不过后来两人要面对的是巨额的医疗费。淇淇老公因购买了意外和医疗方面的保险,动手术可理赔,每日住院有津贴,康复期还有失能补贴;而惠林老公的费用除了医保可以报销一部分(因为不在购买医保的所在地治疗,报销的比例非常低,大约20%左右),大部分费用都要自己掏腰包,用完了夫妻俩的积蓄,惠林还借了不少外债。出院后,惠林老公还要康复一段时间,无法上班,没有收入,康复也要花一笔不少的费用,惠林决定卖了婚房以度过经济难关。
        这次事故对淇淇影响不大,她依旧住着当初和惠林相约购买的房子,过着幸福的生活,而隔壁的房子却更换了主人,惠林和她老公要用更多的努力,才能换回和之前一样的幸福生活。


痛后的呐喊
        事故改变了惠林和淇淇的生活轨迹,两人的联系日渐稀少,只是偶尔彼此问候一下。一日,淇淇看到了一条惠林发的微博:“曾经有一份保险规划摆在我的面前,我对它嗤之以鼻、冷嘲热讽,没有签下它。等它与我擦肩而过之后才追悔莫及,人间最悲惨的事莫过于此。如果我早知道在发生意外风险时,有保险和没保险是天壤之别,而上天能给我再来一次机会的话,我会毫不犹豫拿起笔,签下自己的名字!如果非要对份保障上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如果还要对这份保障说一些话,我希望天下所有有经济能力的人都能够认识保险、理解保险、购买保险,而且越早越好,越足越好!拒绝保险就等于拒绝幸福,请不要拒绝幸福!
        这也许是惠林在拒绝保险,在发生风险后,发出最真诚、悔恨的呐喊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6-2015 11: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报:古来24/06/15讯你的未来,妈扛了

导语:单亲家庭或丧偶家庭,往往会以家庭负担重而放弃保险,
殊不知你放弃的,可能是你的未来。无论多辛苦,
基本的保障是必须的,否则一旦意外或疾病来袭,摧毁的不单单是你个人,而是整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

IMG_20150625_105104.jpg IMG_20150625_104608.jpg

(古來24日訊)母愛真偉大;車禍撞毀兒子的未來,卻撞不倒單親媽媽愛子之心!
 一場車禍,造成青年的大腦及身體多處重創,從此只能癱躺床上,單親媽媽卻不離不棄,除了兼職工作賺取生計,其余時間都寸步不離陪在兒子身邊。
 有時當兒子沒辦法回應時,為母者也堅持與兒子聊天,希望兒子保持頭腦清晰,直到有一天重新站起來。
下午兼職維持家計
 青年偶爾通過眼睛給予反應及回复,已令這名單親媽媽欣喜若狂,更讓她感到人生仍存在一絲絲希望。
 正值青春追夢的17歲華裔青年馮俊偉,因上月一場車禍,造成大腦及身體各部位受重創,無法自力更生及表達言語,由單親母親一手扛起家計及照料生活起居。
 馮俊偉母親蔡美燕(35歲,兼職),為了照顧傷重的孩子,只好安排在下午兼職4至6小時,賺取微薄的收入維持家計及負擔醫藥費,其余時間則留在家中,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
 馮俊偉目前只能躺在床上耐心接受治療及待奇蹟發生,他的雙手雙腳無法如常人般行動,也無法傳達內心的想法及苦痛,讓其家人感到非常難過痛心。
 他今年年初決定停學到電話店工作,並計劃賺取學費將來學習一技之長,萬萬沒想到在5月3日晚上下班后發生車禍,這一撞竟狠狠地把他的的未來及夢想撞碎。
 馮俊偉緊急入院后,院方證實頭部重創產生瘀血,五臟六腑也受到傷害,導致右邊腎臟一半壞死,經過了幾次手術及縫合后終于保住性命,卻可能一輩子與床為伴,度過下半生。
聽收音機看電視防腦退化
蔡美燕為了保持孩子頭腦清晰,常打開收音機或電視節目讓孩子觀賞,防止大腦漸漸退化的問題,而馮俊偉的朋友也會前來探望,馮俊偉都會展現笑容及反應,這也是事件發生至今令身為母親的她感到最欣慰的事。
 蔡美燕指出,兒子出事至今的醫療用費已超過5000令吉,而營養液則是負擔最重的部分,每一罐營養液需要約80令吉,而每3天進食的用量就需要消耗兩罐,這讓她開始擔心現在的經濟情況無法承受這筆數目。
 她說,她目前已向社險申請特別病床放在家中照顧孩子並得到批准,她相信特別病床的設計也可以避免脊椎骨側彎等問題,營養液的經費贊助仍在等待批准中,希望短時內會有好消息。
孩子或終身躺床難接受
蔡美燕指出,意外發生后讓他難以接受孩子可能要躺在床上一輩子。
 她說,幸好去年把服裝店關閉套了現錢,所以目前還可依靠儲蓄維持,全心投入照料孩子的生活,否則難以想像日子會更艱苦。
 單親家庭長大的馮俊偉,自小與母親及外婆同住在古來新港新村,他是家中的老大哥,下有兩個妹妹分別7歲及7個月大。
 意外發生前,他是個充滿活力朝氣的青年,也與老闆及同事相處愉快融洽。
暫用吸管進食營養液
馮俊偉車禍重創后無法自行咀嚼食物再吞下,醫生曾建議直接在胃部開洞方便餵食,但卻因為兩個月內多次手術后,擔心傷者難承受,所以暫時用吸管進食營養液。
 蔡美燕如今最擔心的就是孩子出現兩種情況,一就是長時間躺在床上會引發脊椎骨側彎等問題,同時也擔心孩子無法表達言語及內心想法,久而久之大腦漸漸退化,屆時要完全恢復的可能性就會降低。
 她指出,為了保持孩子身體機能的運作,並有效地吸收養分使身體強壯應付往后的情況,她每天都會遵照醫生的指示,通過吸管讓孩子進食6次,而每間隔4小時就要一次,就算是三更半夜也照常不誤。
社險機構甲設療養中心
為了協助在工作上發生意外的民眾,社會保險機構如今已在馬六甲設立療養中心,主要是協助病患及意外工作者治療,重拾健康人生回到工作崗位。
 柔州社會保險機構負責人依斯邁指出,他們將會審核各種不同的情況,再安排需要的病患或重傷者到療養中心接受適當的治療,幫助每個人可恢復健康自力更生。
 他向《中國報》指出,他們將盡量協助馮俊偉,目前也已贊助輪椅、床墊、成人紙尿片、營養液等需要的用品,而另外也會再根據其他的狀況,給予適當的協助。
 “接下來待馮俊偉的情況更加穩定后,也可安排到馬六甲療養中心,進行其他的物理治療等,盡可能幫助他在日后的生活。”
 另外,依斯邁也代表社險移交了1055令吉的支票給蔡美燕,希望可從中減輕她生活上或醫藥費的負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6-6-2015 11: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ennylow1120 于 26-6-2015 12:01 PM 编辑

香港女星梁咏琪专访:老公保险受益人为自己,幸福得流泪
导语:一个女人,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找到一个真的爱自己的老公,如果他将你的名字写进人寿保单的受益人一栏,那么你已经找到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了。


翡翠台的《最佳女主角》黎芷珊访问梁咏琪,在节目内,梁咏琪分享了一个最让她感动的瞬间。


“我同先生结婚后,继续留在西班牙,有天他带了我去银行,但没告诉我什么事,我们坐在房里,他同另外一个人处理文件,我就坐在隔壁,但又听不懂他们的西班牙文,我问是什么?他说:‘我的人寿保险受益人写了你的名字’,跟着我就.........因为我没期待过这个,因为我们刚刚结完婚两三日,他将他所有保险受益人写了我的名字,我听完后,他继续搞文件,我坐在那里,我觉得已经找到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东西了,最需要的东西,其他的我觉得已经不重要。”



在某个时候,保单是真爱的载体

  现在的我们无法知道将来发生的事情,但是梁咏琪老公这样的做法才是爱一个人的最佳表现。在结婚后,把自己的人寿保单的受益人都改为自己爱人的名字,这就好比是,把自己的命都交到了对方的手里。

  因为,人寿保险是以人的身体或寿命作为保险标的,你的人寿保单的账户上有多少钱,就代表着你的命值多少钱。不要说,你的工资收入有多高,你的公司企业有多大。一场意外、一场大病或是一次金融危机,你都可能会变成负资产的人。这时,你不仅照顾不了你的所爱之人,还有可能会给他们带来负担。当灾难发生时,只有人寿保单才是最保险的。

  不管你在或是不在,不管你是贫穷或是富有,不管未来发生什么不可预期的事情,你都能履行爱她和照顾她的承诺和责任。人寿保险是既能和你同富贵,也能和你共患难的爱人。这就是人寿保单的魅力之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6-2015 09: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mmexport143541281054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6-2015 07: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保险小故事


领养孝顺儿子


有一个机构,专门向人提供领养孝顺儿子。


领养者不需抽时间去陪他,也不用供他读书,更不用帮他娶老婆。 只需要向机构交纳一定的生活费用,由机构专人负责抚养儿子。


在领养者有病时,儿子会拿足够的钱去帮您支付费用;在领养者年老时,儿子会每年给您一笔钱去享受悠闲生活;在领养者年老体弱需要专人照顾时,儿子会请最好的看护去关怀您。在领养者百年长寿时,儿子会按照您的愿望,将一笔丰厚的遗产留给您生前的所爱。


小评:享有尊严的生活从年轻时的努力工作开始,也包括为自己领养一个孝顺的儿子——人寿保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7-2015 01: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因妻子患癌症致精神焦虑 ,51岁男子杀死3个孩子后跳楼自杀,没有保险的重疾能把人逼上绝路

导语:因妻子患癌症晚期导致精神焦虑,在当日杀害3名子女后跳楼自杀。一人患癌症,全家五口人就此家破人亡,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人真事。


据广州市公安局消息,广州海珠警方今7月2日通报,2日6时27分,有群众拨打110报警,称在新港西路某小区的住宅楼下发现1名男子倒卧在地上,怀疑是跳楼自杀。

民警现场开展走访工作,确定死者为杨某(男,51岁),现租住在该小区内某栋7楼。经法医勘查,杨某符合高坠死亡特征。民警随后到死者租住房屋调查时发现另外3名死者(杨某的2名女儿和1名儿子,均成年人)。经现场勘查,该3名死者均为利器及钝器伤导致死亡。民警在屋内找到了杨某留下的一封遗书和作案工具。

经初步调查及外围走访,杨某因妻子患癌症晚期导致精神焦虑,在当日杀害3名子女后跳楼自杀。一人患癌症,全家五口人就此家破人亡,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人真事。

    现代疾病高发,医疗费用也比较高,如果没有配备重疾险,那么疾病来临很可能会给整个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5-6-2024 04:02 AM , Processed in 0.070318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