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TREX

【冷眼分享锦集】(南洋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6-2007 01: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0 TREX 的帖子

难怪读了觉得怪怪的...
EQ越高头脑才越清醒不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5-6-2007 02: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

投机的特征:
(4)感情用事,EQ(情绪商数)高过IQ(智商)。


是没有错的。iq控制着理智,只有理智才能买进有价值的股,只有理智才能分析什么是不合理价。

eq控制着情感,他代表了恐惧,开心,乐观,悲观,这些都是投资大忌。

iq多过eq代表着理智(数学)要比个人情感重要。

很正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6-2007 02: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eq比iq强就会情感控制了投资决定。就是让恐惧,开心,乐观,悲观来控制投资决定,那是很糟糕的。


iq比eq强就会理智控制了投资决定。就是让计算来决定投资,不看大市,不被牛气氛所动,也不害怕熊市。

所以很强eq的艺人投资通常是亏钱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alson2006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5-6-2007 02: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理智控制了投资决定不是属于EQ吗?
IQ 不是在于对某些东西的知识有了很深的了解吗?
决定性不是在EQ里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6-2007 02: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3 8years 的帖子

不是这样, eq 越高代表他的感觉极想法不会不理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6-2007 02: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iq多过eq,那才能出现理智控制了情感。

情感是很难控制的,只有理智能够控制情感。

就好像我的情感很想强奸很多美女。但是理智告诉我拿是要做牢的,那是不对的。
所以我只好叫鸡咯

这就是理智比情感强。

女人为了爱为 guyezhai做鸡,那是因为情感控制了理智。因为理智上谁都知道那是不对的。但是被情感(爱情)麻木了。


右脑控制情感,左脑控制理智,那一个比较强,人类就会被那个控制而更随去做。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prodigys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5-6-2007 02: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5 陈门第一大弟子 的帖子

是那样吗??大概我也搞错了。因为我认为eq代表了一个人的情感能力,不是理智能力。


因为所有eq高的人(艺人)数学(理智)都感觉上比较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6-2007 02: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7 8years 的帖子

其实感性和理性是相对的, 分不开的, 你对一件事越感性就越不理性。 反之亦然

iq 就是看你对一样学问的学习能力有几快



p.s 哈哈, 所以你去叫鸡, 笑死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5-6-2007 03: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冷眼和八兄都误会EQ的意思。

EQ 不是 emotion, 是emotion quotient.
EQ 不是 情绪, 是情绪商数, 就是对情绪管理的有效指数。

EQ 不是 恐惧,贪婪,急躁等等的情绪, 而是管理此种种情绪的能耐。

许多人IQ很高, EQ不行,结果投资/投机失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6-2007 03: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8 陈门第一大弟子 的帖子

是咯,那就是你越感性,就更难理智的买卖股票咯。eq<iq就能理智咯。


哈哈,我的发表通常会令人发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6-2007 03: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集: 金鹏折翼的警示

2007/06/06 11:17:53

●冯时能


金鹏(TRANSMILE)账目出问题,震撼了整个股市。

尽管受委任调查该公司账目的调查员,对该公司的账目,作了简短的报告,但语焉不详。证券理事会介入调查,也尚无结果,整个事件的真相仍是一个谜。在这个阶段,我们无法作出评估。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此事已使该公司声望大跌,股价暴跌,该公司市价总值损失超过二十亿令吉,股东损失惨重,不在话下。

在马来西亚股票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超过一千间,良莠不齐,其中存在一些害群之马,是不足为奇的。

然而此事发生在郭鹤年的企业王国中,倒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作为大马首富,郭鹤年一向崇尚诚信经营,信誉极隆,备受投资界信任,其阵营的上市公司--玻璃市种植,大马散装船运,香格里拉酒店,刚被私有化的玻璃市种植,……无一不是蓝筹股。

金鹏自从他参股之后,国内外基金一致看好,股份节节上升,此次爆出账目丑闻,实在令人大跌眼镜。

作为股市散户,我们必须对每一件事件,进行思考,吸取教训,尽量减少错误。此次事件,说明了一点:即散户始终是局外人,对企业内幕总无法澈底了解。所以,在马来西亚,不宜采取过份集中於数家公司的投资策略。

股神巴菲特是不主张投资组合太过多元化的,他主张集中火力猛攻数家公司,他的理论是,投资于三十家你不了解的公司,比投资于三家你澈底了解的公司,风险更高。股票投资的成功率,是跟你了解公司的程度成正比的。

透明度尚待改善

我曾就此课题,作过深入的思考,我所得到的结论,是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企业的透明度距离先进国家尚有一段距离,先进国家主动的将资料分发给投资大众,他们不是怕你知道,而是怕你不想知道。

但在大马,上市公司对于投资大众,尚有抗拒心理,投资者除非有势力的人推介,要想会见企业领导人,甚至投资者公关人员,难之又难。

在这种情形之下,投资者想了解上市公司,谈何容易,在这种公司欠缺透明度的情况下,太过集中投资於三、五家公司,并非明智之举。

也许将来透明度提高,企业界心态更成熟时,集中投资於数家公司的策略是可以采用的,目前是时机尚未成熟。

即使先进如美国,资讯传播无阻,仍会出现安然事件,则发展中国家的股市,在“云深不知处”的情况中,弊端更易发生,受害最大的始终是散户,不可不提高警惕。

当然,过份多元化,也是不适当的,我认为一个百万元的组合,不可少过十五只股票。

其次,散户不可过份相信所谓权威的分析师的推荐。我们应该尽量阅读股票分析论文。

但任何论文,只能作为参考,切忌全盘照收。

以金鹏为例,分析师几乎一致推荐,毫无保留馀地,当全部人看好一家公司,就是我们要警惕的时候,试想,若所有人都买进,只等待高价脱售,将来谁来承接买盘?

追逐影子不明智

投资界都有一窝风的毛病,他们不断追逐受看好的成长股,预告付出一、两年以后的股份,他们的理论是:现在股份是贵了一点,但一两年以后就合理了。

三四年以后就变得便宜问题是在这几年中充满了变数,如果业绩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或是股市逆转,高价股受抛售时在“人踏人,踏死人”的情况下大跌,投资者蒙受严重亏蚀。

所以,预期将来的辉煌业绩而买进,等于高价买进一个梦想,好梦由来最易醒,追逐影子是不明智的。

采取反向的策略,以低价或是合理的价格买进高素质股票,仍是最实际的投资策略。


资料来源:http://www.nanyang.com/index.php?ch=7&pg=12&ac=737091

注:版权归作者与南洋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6-2007 01: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7 kcthye 的帖子

果然好!!!! 好解释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6-2007 09: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集: 账里乾坤知多少? 2007/06/11 15:24:02
●冯时能 股票研究人

“尽信账不如无账”,这是金鹏账目丑闻爆发后,投资者普遍的感受。

能够在股票交易所上市的,都是规模相当大的企业,每家企业都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由许许多多的环环组成!再加上企业的负责人,良莠不齐,随时随处都可能出错,大部份的毛病都与企业的账目有关,难怪账目成为大部份丑闻的罪魁祸首。

企业的基本纪录

账目,是每一家稍具规模的企业的基本纪录。要了解一家公司的实况,非看账目不可。所以,在上市公司的年报中,账目(包括附注)占了重要的地位,我随手翻开一本相当典型的年报,发现账目及附注,刚好占了50%篇幅,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每一家公司的年报,都一定包括三份财务报告,即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每一个表都有一定的作用,投资者必须三表并读,才能对企业的业务及财务状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我们可以这样说:公司好比是一个三角形立体金字塔,由3个“平面”组成,如果只看一个表的话,你等于只看到企业的一个平面,难以窥见全豹,必须从三个角度去看三个平面,才能见到全貌。

许多有心研究股票的朋友,都把重心放在业务的了解上,对于账目,有一份恐惧感,因为不是每一个投资者都是会计师,所以他们都有一种错误的想法,认为只有会计师才看得懂“三表”。当然,会计师是最有资格看“三表”,最了解“三表”的,但普通人只要读过小学6 年级,稍为用心学习,都可以看懂这“三表”。实际上,许多经理级人员,甚至老板,都不是会计师出身,都照样读懂这3个表。

做账和看账是两回事。非会计师出身的经理所读的账,叫“管理层会计”(Management Account),普通人都可以了解,研究股票的人必须去掉对“三表“的恐惧感,才能把功课做好。

解除“三表”武装

只要我们从常识的角度切入,就能轻而易举的解除“三表”的武装。

我们要清楚地了解: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股份,也就是跟别人合股做生意,作为股东,我们必须了解这生意的进展和实况,否则的话,我们会任由主管公司的大股东摆布,吃亏的是我们这些无权过问公司业务的小股东。

首先,让我们问一问自己:你在参加一家公司的股份后,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我相信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公司赚不赚钱,赚多少?

那一个表可以告诉我们这一点呢?

答案是“损益表”(Profit and Loss Account)。“损”就是“亏损”、“益”就是赚益,或是盈利。所以这个表的最大作用就是告诉我们:这家公司是赚钱还是亏本。

“损益表”有时又叫“收入报表”(Income Statements),名称不同,实际上是同样的东西。

上市公司结账日期

要计算一盘生意的进展,一定要选定一个结账的日期。所有的上市公司,都是以一年为期的,但不是每一家公司的结账日期都相同,有些是每年的12月,有些则3月,由公司根据需要或方便结账而定。所以在“收报表”下,一定会有一个结账日期,写明“截至2006年 12月31日的财务年”(for the year ended 31 December 2006)之类。

我们都想知道,在这一年中我们的公司做了多少生意,这就是公司一年的营业量(Revenue),由於这一行数字通常是在“收入报表”的最上端,所以叫做top line(顶线),跟最低一行的全年净利的bottomline(底线)相对称。

营业量是“大巫”,数额通常庞大无比,例如彦武钢铁(ORNASTEEL)去年的营收高达10亿零2千5百万令吉。

最低一行的“净利”是“小巫”,例如彦武去年净赚7千2百万令吉,等于营业量的7%,这7%叫“利润率”(Profit margin),是评估公司营业表现的比例之一。

“净利”只是“小巫”

做生意,要扣除买贷(或原料)的成本,还要支付营业开销(包括职员薪金、租金、运费以及银行利息等等),剩下来的才是属於投资者(股东)的净利。如果在扣除成本和开销之后,一无所有,甚至亏蚀,那么股东所看到的不是“小巫”,而是“太监”(下面没有了)。

其次,你这个股东想知道,你的公司到底有多少资产,又负多少的债?你不能从“收入报表”中看到这种资料。为了弥补这个缺陷,会计师拟出第二个表,叫“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

BALANCE就是“平衡”的意思。当然你可以称这个表为“平衡表”,但通常我们都不这样叫,叫“资产负债表”更恰当,因为“平衡”也者,是指资产和负债是绝对相等的,不相等的话,就是这个账做错了,会计师必须从堆积如山的账簿中找出出错的项目,而且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数目,这肯定是会计师的恶梦。

资产与负债绝对相等的概念,其实很容易了解。假如你投资1万令吉於你的公司,这是公司的资本,就是公司的负债,公司用这1万令吉去买货,这批货就是公司的资产,1万令吉的资金变成1万令吉的货物,两者绝对相等,也就是绝对“平衡”。

最令股东费解的是1万令吉的资本,这笔钱明明已在公司里了,应该是公司的资产嘛,怎么会变成“负债”了?

现在,请你站在公司的立场(不是股东的立场),公司收到你的1万令吉,是不是等于欠你1万令吉?请你再想一想:你投资一万令吉在这家公司,其实跟永久性借给公司1万令吉没有两样,既然是像刘备借荆州那样有借无还的,公司是不是永久欠了你1万令吉,公司既然欠你1万令吉,不就等于公司负债1万令吉了吗?这笔资金,跟公司欠银行的钱,性质相同,只不过是公司付利息给银行,而以股息代替利息付给股东作为回报,如此而已。

资本是公司负债

故资本肯定是公司的负债。

资产绝对等于负债,中式老簿记中有一个很恰当的名称,叫“天和地合”。

“天和地合”是了解资产负债表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概念。清楚了解这个概念,读资产负债表易如反掌。

彦武钢铁在去年杪时的资产和负债都是8亿1千124万8千468令吉。

“三表”中的小弟弟是“现金流量报表”(cash flow statements),是分别从营业活动(operating activities),投资活动(investing activities)和融资活动(financing activities)3个角度来窥探公司的现金流动状况的。

“三表”所列出的数字,都是粗枝大叶,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总数,即使细读附注,也只能看到一个轮廓,一个影子,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小股东无缘识荆。

散户看公司的账,如雾里看花,所见的像雾又像花,无论你经验多么丰富,也摸不清底细。如果不是审计师提出,谁也想不到金鹏的账目中隐藏了这么大的秘密。

http://www.nanyang.com/index.php?ch=7&pg=12&ac=738950

注:版权归作者冯时能与南洋网所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6-2007 10: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往往冷眼先生拿举例的挂牌公司来解释当儿,也意味着此家公司可以买进的公司?
前些时候我在槟城参与他的演讲会时,他就拿FABER来做例子,而且当时他还向在场的人士说这并不代表他鼓励买这支股票(当时的FABER是RM0.50左右).ORNASTEEL 还可以进场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6-2007 11: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家的提供,收藏了

[ 本帖最后由 fpkeek 于 15-6-2007 11:59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6-2007 10: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集: 心动不如行动

2007/06/18 15:21:36
●冯时能

“知之非艰,行之维艰”,这是股票投资者最大的困扰。

大部份的股票投资者,都了解投机难以赚钱,要赚钱,惟有投资,而且是长期投资。

但是,在投机气氛的笼罩下,很少有人能摆脱周围投机浪潮的影响,身不由己的被卷入了投机的旋涡中,最后弄得焦头烂额。

他们不是不知道投机的坏处,可是心里想投资,但做的是另一套--投机。

我在“30年股票投资心得”一书中,以及在专栏中,重复的阐述这个道理,看的人是动心了,但是只是五分钟热度,过后又故态复萌,照投机不误,能够身体力行,坚拒投机诱惑的,少之又少。

让投资者少走冤枉路

正如本栏栏目“分享集”所示,我写“30年股票投资心得”,最大的目的,就是要跟股友分享我30多年来的股票投资心得,希望投资者在投资路上,少走一些冤枉路,免付高昂的学费,当然,另一个目的,是藉以总结我30多年来的投资经验。至于版税,属于次要。

马来西亚的读书风气不盛,是众所周知的,我的出版商朋友告诉我,本地出版的华文书,售价在二、三十令吉之间的,能销1、2千本已算不错了。

我这本“30年股票投资心得”,以78令吉的售价,能卖出7千本,是我始料所不及的。

由此可见,有心学习投资正道的股友,还是不少的,但有多少人读后将我书中的方法,付诸于行动,我没有把握。

我这样怀疑是有理由的,犹记在80年左右,我曾在全马各地举行股票研讨会,不自量力,想教育投资者,改变他们的投机恶习。

我花3个小时,讲解正确的投资理念,但我发现,花钱来听讲的,对我讲的内容,多数不感兴趣,他们花钱花时间来参加,主要的目的,是要来找“贴士”,他们都要求我给他们几只即买即起的股票,以捞回票价。更可笑的是,有一些人驾车百里,到会场后对我说“我没时间听讲,请给我几只可买的股票就行了”。

把书中道理付诸行动

我告诉他们几只我认为值得投资的股票,他们听后就马上离开,根本不要留下来听讲,这种事发生了很多次。所以,当我的好朋友黄森同博士鼓励我出书,而且自告奋勇,自讨荷包替我出版时,我对此书的销路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

然而我错了,此书一推入市场,即受到热捧,连续11个星期列入“亚洲周刊”的大马华文书畅销榜,使我受宠若惊。

今天收到黄博士的字条,证实7千本售罄,他已指示印刷厂赶印另1千本,下周推入市场。

对于购买拙作的股友,我一方面衷心感谢你们的捧场,另一方面,我恳切希望你们认真的读这本书,更重要的是把书中的道理,付诸于行动,这样,你们才能得益。

有人读了这本书,认为平平无奇,他们没说错,因为投资的道理,都不需要标新立异,重要的是能为投资者带来成绩,我书中所说的方法,都是成功投资家采用过的。我没有新的发现,也根本没有这样的本领。

伟大的投资家早已为我们指出投资的正道,我们只要相信他们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就一定有收获,我循正道走了30年,证明此路可通。

脚踏实地投资必有丰收

在投机气氛浓得化不开的当前牛市中,投机者春风得意,靠边站的投资者是寂寞的,若定力不够,迟早会加入投机的行列,乖离了正道,误入歧途,身陷险境而不知。

心动不如行动,你们既然有意加入投资的阵营,光靠心动无用,必须继之以行动。

要下决心与投机绝缘,沿正道而行,勤做功课,根据基本面,脚踏实地投资,必有丰收。

http://www.nanyang.com/index.php?ch=7&pg=12&ac=741412

注:版权归作者冯时能与南洋网所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5-6-2007 07: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集: 股票伴我老 2007/06/25 14:51:15
●冯时能 股票研究人

“你还有投资股票吗?”

在我退休后,朋友见面,常常这样问我。

他们有此一问,是可以理解的,他们都认为我写了三十多年的股评,又闯荡股市三十多年,现在我既然由职场退休,理所当然的,也该退出股市。

大多数人都认为股票投资风险高,即使是在职之人,也会被烧伤。有稳定的收入,烧伤了生活不受影响,退休之人没有收入,老本亏光了晚景肯定凄凉。故一股人都认为退休人士不适合搞股票。

股市中人,十之八九以亏本收场,幸存者仅十之一、二,难怪他们对股市没有好感。

买产业收租作为养老金,乃一般人之最爱,因产业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保值功能,至於股票,波动大,风险高,不能给人们安全感;故选择股票为投资工具的银发族,少之又少。

将资金全投入股市

我认同产业比股票更稳定的说法,但我认为理想的投资工具,除了稳定性之处,还应具备变现性高,容易融资及有更高回酬机会等特点,而这是产业所缺的。

我在十多年前将在吉隆坡的几间店铺卖掉,将资金全部投入股市,知道的朋友,都不以为然,然而我始终没有后悔过,因为我从股票投资所取得的回酬,远非产业所能望其项背。

从事股票投资三十多年,我依然不认为股票投资“危险”。

百分之九十的股市中人亏本,是因为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在“玩”股票,“玩”就是投机,投机形同赌博,十赌九输,理所当然。

只有百分之十的人赚钱,因为只有百分之十是认真的投资者。

大部份人只相信眼睛看得到的东西,对于看不到,只能想像得到的东西,多数缺乏信心。

买产业心里较踏实

他们相信产业,因为他们亲眼看到稳如磐石的建筑物;至於股票所代表的有形资产,如园丘、机器、厂房……,他们少有机会看到,只能想像得到,想像中的东西,当然不比目睹的可靠。所以,买产业,他们心里踏实,买股票,他们总是觉得不实在。

假账的发生,更加深了他们的疑虑。

他们不信任年报所提供的资讯,又叫他们如何相信股票可以成为很好的投资?

假如你有二万令吉,让你选择购买一英亩油粽园,或是购买二万股某只油棕股票,我敢肯定一百个人中,有九十九个选择油棕园,只有一个选择股票,而那一个人就是我。

实际上,你若以每股一令吉的价格买进这只股--捷博(Cepat),等於你以一万令吉买进一英亩油棕,比以二万令吉直接买一英亩油棕园便宜一倍。

想像不如眼见真实

然而以二万令吉买进的油棕园,你亲眼看到每一棵树,心里自然感到踏实;至於捷博的二万英亩优良的油棕园(另有七千四百英亩待种农业地),远在沙巴,投资者很难想像这些油棕园是什么样子的。

你以一万令吉买进一万股捷博后,实际上你已拥有二万英亩中的一英亩,但这一英亩何在?你感到模糊。

想像的到底不如眼见的真实,所以他们宁可放弃捷博股票而选择价格高一倍的二万令吉一亩的油棕园。

其实,只要以下列简单的公式:“油棕股票市价×股数÷所拥有油棕面积=每亩油棕买价”就可以计算出以市价买油棕股,等於购买油棕园的每亩价格,再跟目前东西马油棕园的转手价相比,就可以算出你所买油棕股的价格是否合理。

购买油棕股比亲自种油棕有更多的好处。上市种植公司拥有东西马最优良的农业地,雇用最有经验的人才来整理,故产量较高。

种油棕,要等三年才开花结果,五年后才看到利润;上市公司的油棕园都是在丰收中的,马上可以享受股息,何必等三、五年?更何况油棕股涨价后较易套现,不像油棕园,资金长期被套牢。

所以,我宁愿买种植股,不原亲力亲为种油棕。

好股如好友不离不弃

我有一位印度朋友,在担任园丘经理时,独沽一味,累积了不少优质种植股,现在年逾八旬,股息源源而来,晚年生活无忧,谁说股票不适合退休人士投资?

人的一生,有如春夏秋冬,青年时春耕,中午时夏耘,然后退休时才有秋收,晚年乃能冬藏。

我们在青、中年时打拼,积极投资,累积优质股,老年时股息源源而来,我们将无后顾之忧。

好股如好友,不离不弃,陪伴我们渡过黄金岁月。

股票伴我老!

注:版权归作者冯时能与南洋网所有
http://www.nanyang.com/index.php?ch=7&pg=12&ac=7439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7-2007 09: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集: 反向种子早萌芽

2007/07/02 15:24:10
●冯时能 股票研究人


我年轻时受尽了穷鬼的气,专心研究股票,唯一的动机,就是想请“股票”这位财神爷,替我赶走穷鬼。

三度拿奖学金深造

穷鬼害我进不了大学,连最廉宜的台湾大学也无缘。好在皇天不负苦心人,后来神差鬼使,竟让我三度拿奖学金,到新加坡、印度和伦敦去读新闻学,尽管只是由几个月到一年的课程,也算圆了我深造之梦。

尽管这些课程都与财经无关,但新闻学的训练,加上长期的采访经验,培养了我收集、分析和归纳资料的能力。

我能将一堆剪不断、理还乱的资料,在极短的时间内,整理出一篇有条不紊的报导,把这种本领应用到股票研究上,自然得心应手。

我曾经在芙蓉当记者一年,后来被调回怡保,生活安定下来,才开始想生涯规划。

我发现老报人晚景多数不如意,令我心寒。

又发现记者多属通才,见多识广,但没一样精通。

当时在报馆的同事中,名气较大,成为读者的偶像的,都是有一种专长的人,如写“海滨寄简”的连士升,文艺副刊编辑杏影,赛马版主任马如龙,都是有关领域的风云人物。

他们像一面镜子,让我照见自己。

当时我不断地问自己:假如我做到退休,我有什么特长会让读者注意我?

连士升是我心仪的作家,他的一篇“专精一艺可成名”给我很大的启示。

钝钉钉不进,尖钉轻轻一敲就入木三分。

尖钉易入木,都是因为把全部的力量集中在一个最小的面积,故能深入,深入靠专精。

经过一番考量,我觉得我所选择的路,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这个项目必须是没人做的;二,必须与钱有关,可以助我一臂之力赶穷鬼。

避开热门走冷门

就这样,我选择了股票。

我避开热门走冷门,无意中实践了“反向”策略。四十年来,始终坚持“反向”路线,不买热门股,不跟风,人退我进,人追我弃,这“反向”的种子,早在四十年前已播下。

这是个痛苦的选择,因为我必须“割爱“--割掉我深爱的文学,从头做起,埋首於枯燥无味的资料,猛啃生硬的理论。

然而像倒吃甘蔗一样,由淡而无味,慢慢的啃出甜味来,时间越久,我越着迷,渐渐的欲罢不能,到了豁然开朗的时候,我知道我进入了另一个境界。

吸购成功多多

我由始至终是个“反向”的信徒。在熊市最严重时,我不退反进。犹记1998年金融风暴最严峻时,综合指数跌到300点以下,我积极吸购成功多多,由2.50令吉买到2令吉,守了一年多,以8令吉抛出。

彦武钢铁(ORNASTEEL)在2005年第3季,由于高价买进原料而蒙受亏蚀,股价由上市时的1.60令吉跌至60仙以下,该公司的资产高达6亿令吉,而市值只剩2亿3千万令吉。

我认为没有人可用2亿3千万令吉去建立像彦武这种规模的工业,这是投资於这项工业的良机,我乃於2006年初以每股60仙左右买进一批收到现在。

彦武钢铁业务稳健回升,将在今年7月12日派发每股10仙的股息,以我60仙左右的投资成本,单单股息回酬就高达15%,尽管股价已回升超过1倍,我也无意脱售。

回首来时路,这四十年前无意间撒下的反向种子,早已开花结果。它成为“冷眼方程式”中的第一个环节,是有其历史根源的。


资料来源:http://www.nanyang.com/index.php?ch=7&pg=12&ac=746321

注:版权归作者与南洋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7-2007 09: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8 TREX 的帖子

好文章!很欣赏冷眼前辈的投资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7-2007 10: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冷眼前辈的胆量不是每个人都有 !!!!   佩服佩服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8-5-2024 07:59 PM , Processed in 0.067215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