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386|回复: 8

實證課程-靈修與太極及學員心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7-7-2007 02: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中华信义神学院 http://www.cls.org.tw/news/news.php?id=328&type=S

靈修與太極拳

俞繼斌
我從讀大學時就嚮往太極拳,可惜名師難覓,輾轉二十載都沒有機會好好學。之後去波士頓求學,遇到一位鄭曼青的高徒,就在我公寓斜對面教拳。我喜出望外,立即報名參加。哪知只教了一堂,八十高齡的師父就退休了。接下來,則由他的美國徒弟教拳。自己是中國人,卻跟洋人學太極拳,覺得有說不出的尷尬。

八四年到香港信神教書,偶而在明報上看見有教正宗楊家拳的廣告,就欣然拜師學習。我的師父功夫高,人謙和,有問必答。只要學得來,他都肯傾囊相授。每星期一次從沙田去九龍城跟師父學。師父教拳的地方是靠近啟德機場跑 道尾的屋頂陽台。那幾年的楊家拳都是在巨型客機越頭而降,師父悉心指導下學的。

八九年回台灣,因找不到教楊家拳的師父就改學鄭家拳。教我鄭家拳的老師誠懇親切,教拳極為細緻。練拳時他都播放優美的古典音樂,這跟轟隆呼嘯聲下學拳有鮮明的對比。前者教我學定力,後者讓我悠遊忘我的意境中。練完拳,師父親自泡上等的普洱,師徒們邊品茗,邊談拳藝。或詢問拳理,或分享經歷,話題可以天南地北,三小時就在和熙歡笑中溜過。

九二年後因週末繁忙,無法每週六赴台北學拳,於是開始自修,一方面 研習拳理,一方面勤練拳架。練拳時播放樂聖巴哈的弦樂,徜徉在引人默想的聖樂裏,邊揣摩拳理,邊觀想拳架。這樣經年累月的不斷練習,功力雖沒有變得高強,對心性的陶冶及意境的體會卻日漸進深。

前年起在新竹信神試開「靈修與太極拳」的實證(無學分)課程,宗旨為「健身、舒心、培靈」。每週六清晨與學員門一起聆聽巴哈的弦樂,練習拳架, 討論拳理,然後一同唱詩、讀經、默想及分享上帝的話語。去年底起再開此課,嘗試在靈修時關聯及比較拳理中的「氣」、「靜」、「鬆」、「沉」、「柔」、「讓」與聖經裏的「靈」、「聽」、「安息」、「根基」、「溫柔」、「虛己」等觀念,從中看見許多新的亮光及心得。開這門課的動機純粹基於個人興趣。因有機會教,就策勵自己更用心學。能用所學和領悟的,啟發學員對太極拳藝與靈修操練的興趣,增進他們身心靈的健康,尤其是指引他們跟上帝建立沉穩深厚的關係,這是我衷心的祈禱和期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7-7-2007 02: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學員心得
靈修與太極拳課程學習感言
魯思梅

在中華信義神學院跟隨俞牧師學習「靈修與太極拳」,經過上下兩學期,所得甚多感觸亦多。從學習拳架時跟著比劃、聽解,每一次的提醒令我有不同的感受。如聽到氣要調勻,想到平心;聽到足要站穩,想到立命;聽到胯要落好,想到安身;聽到腰轉身自轉,想到動、暢;聽到鬆還要鬆,想到謙卑;聽到足分虛實,想到進退有時;聽到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想到心在身之前;聽到含胸拔背,想到虛實相繼。

特別在靈修時常提到「靜」的意義與其重要,鬆而不散,靜非空無一物,其實心不靜,則神不定,就聽不到上帝的聲音,如果沒有把自己空出來,上帝怎能進入我們心中?「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5:23)「寧可在安靜中聽智慧人的言語,不聽掌管愚昧人的喊聲。」(傳9:17)感謝上帝成為我們一生的主宰,否則我們的勞苦就真是「枉然勞力」!每週六上午六點半到九點半的時間,是很享受的時間,俞牧師如沐春風帶領大家先打拳後靈修看似先動後靜,其實不可分且是環環相扣,交互運用影響,無分前後輕重的。運動的過程中,足分虛實,胯落身穩,腰身運轉,手足自有落處,招式變化圓柔,以心行氣,以氣運身,看來無力,然而確有不可擋擊之力,其勁卻是綿密難測。在身心運轉之後,坐下靈修,俞牧師的帶領唱詩、分享、關懷、解惑、代禱,從中領會上帝奇妙恩典。

藉此課程,也讓我們瞭解太極拳無涉玄密的氣功,乃是善用上帝所賜的生命氣息,並好好的管理上帝所賜的產業─我們的身心靈。
靈修與太極拳學習心得
胡椿子

當莊嚴肅穆的巴哈樂曲,輕緩的流洩在空氣中時,我們一小群人也靜默的配合提手抬腳……沒錯!我們正聆聽巴哈的聖樂打太極拳,這真是美妙的配搭。

"太極拳"對我來說原本是金鏞小說神秘的名詞,也是老到不能動的代名詞。這一次有機會跟我家弟兄一起上俞院長的靈修與太極課程,經過俞院長的精闢解說與用心指導才發覺它的博大精深。太極拳不僅可以健身,藉著輕緩的動作與呼吸,也能陶治性情,功力練得夠好,還可以用來防身。

上完這個課程之後,讓我對中國武術有進一步的瞭解,同時也體驗到神對人體奇妙的創造,也藉著弟兄姊妹否彼此靈修分享當中,身心靈俱得進步,謝謝俞院長開這門課程。
初學太極拳之源起
楊元駿 90.10.19

畢業多年極渴望充電,偶而從信神院訊看到一些不錯的課程常為之心動不已,但實在不容易找到適合的時間,只得作罷。年初看見信神一門「靈修與太極拳」,每週六清晨由俞院長開課,之前院長的「名著選讀」因時間無法配合一直梗梗於懷,今時間終於可以配合得由靈修聆聽長者教悔一償宿願,真是感謝主。又平日喜好運動,但已年近半百打起羽球偶有力不從心之感,想想應該未雨綢繆為以後打不動球另行安排替代運動,更是一舉兩得。

院長浸研拳術已十數年,功力和架式自是行家風範,更難能可貴的是隨時不望講解拳經、拳理,提醒我們用心體會揣摩。其實太極拳是中國一門極博大精深的國粹,及內涵深奧的哲理;目前我只初步了解一些招式是符合力學的原則,及練拳時不忘隨時放鬆自己;這對常處緊張的現代人是很好的提醒。

每次練拳時院長必定放上一段巴哈的弦樂,邊練邊聽實在是莫大的享受,也提到練基礎功時心思常是一片空白,藉由巴哈這位敬虔音樂大師的音樂可默想主的恩、主的愛,也不斷的由心中發出讚美及敬拜,當不致遭邪靈有可趁之機。

半年課程即將結束,雖只學會一些基本的拳招 (仍有許多遺忘及錯謬處),但課堂上同學的見證分享、代禱,及院長耐心、和煦的諄諄教誨、治學的嚴謹、做事的認真,都令我受益匪淺。

P.S額外的收穫;趁練拳之便多聽了許多昔日無暇聽的古典音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7-2007 02: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華信義神學院科目:太極拳與靈修
老師:俞繼斌 牧師  學生:徐蘭勝 傳道
心得報告
記得今年四月方才報名參加俞牧師新開的課,「靈修與太極拳」,旋踵繼而參加「第二梯次的進階班」,今天一大早起來,竟也忙著參加最後一天的課程,心中感覺受益無窮,不但身體鼻塞感感冒的敏感體質改善不少,連帶六個月的靈修課程,在俞院長的耳提面命諄諄教誨下,個人感覺靈命向上提升了不少,十分感謝主賜這個難逢的機會。四年的信神學生生涯,就不下十次向教務處與院長探詢,何時開教授太極拳的課?本人以前在軍中任職業軍官時,曾修練外家拳術跆拳道略有成就,但內心深處更嚮往中國內家武術的潛修習泳,如今即將結業,感覺鄭家太極拳博大精深、細膩精妙- - -來日有待更進一步的身體力行慢慢體會。
在此大膽建議院長,應秉持初衷繼續開班授課第三梯次的「太極拳與靈修」課程,讓每一個正常健康的基督徒,可以藉著神學院常設的學習管道,渴望擁有基督教屬於自己的一套太極拳體系,輔以透明健康的聖經教訓,人人習得鍛鍊身心體魄的拳術,可以在同走天路的事奉路上,有更寬、更廣、更深的成長提升。

靈修與太極拳心得報告
朱延明
學習太極拳與靈修,是我2001年最大的收獲,今年學到了這個養生的技能,是我多年運動之後發現既有效且對於身體及心靈有莫大的幫助。
我個人非常喜歡運動,長期有晨跑的習慣,可是不知如何才能真正放鬆,如何調息呼吸,以致於受了內傷,大約有兩年不能正常運動,可謂未受其利,先蒙其害。而太極拳的呼吸和調息解決了我運動上所面臨的問題,這也讓我回想到許多世界級的運動員,壽命非常短,如美國短跑名將花蝴蝶不到四十就猝死,拳王阿里中風等不勝枚舉。『運動有益健康』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話,不過我認為要加三個字進去『正確的運動有益健康』。反之,不正確的運動一定會傷身。
太極拳的八字訣『靜、鬆、正、圓、舒、勻、輕、穩』對應到現代的社會環境,是一幅很有趣的對比:
·
靜:生活環境中到處都是聲音、資訊,什麼時候真正有安靜過。

·
鬆:學生的課業、上班族的壓力都叫我們不能放鬆。

·
正:凡事只達目的,不擇手段,正不正,似乎不是重點。

·
圓:衝突、戰爭、權力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
舒:在現實生活中,似乎不存在這個字,所有的是緊張,如鎖死的螺絲。

·
勻:名利絕對不嫌多,多還要再多,到死為止。

·
輕:對應到流行潮流的浮動,感官刺激的輕薄。

·
穩:只要我能穩,別人死活不重要。

太極拳的每一式都需將八字訣,溶入其中,我個人認為是現代人非常需要的運動,也是中國老祖宗留下的給後代子孫的好禮物,在此我特別要感謝的是俞院長,開設此課程,因為在基督教中,太極拳給人的印象似乎與邪靈或靈界掛鉤,所以我從來不學,直到院長開此課程,我才嘗試學習,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院長教導我們在學太極拳時,要了解我們是受造之物,不是神,這給我很大的啟迪。工具本身是中性的,端賴教的人如何教,用的人如何用。我個人從事資訊管理相關工作,網際網路是新興的資訊溝通工具,用的好可以提升公司競爭力,使一般人更輕易獲得知識。可是用得不好如色情網站,黑色網站,毒品、槍械交易...等,都可使用網際網路進行,我們可不可以說:『網際網路是壞的』,不要用它。問題不在工具,而是誰使用,如何使用。
魔鬼運用太極拳,加入了許多神秘經驗,讓人為之迷惑,而身為基督徒的態度是否定工具,或是了解魔鬼的技倆,身為基督徒的對策難道是魔鬼用的工具,我們就不用,或是如羅馬書十二章2節所說:『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查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7-2007 02: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學習靈修與太極拳的心得
李菽霓2001/10/23


信耶穌之後我從沒有想過會再有機會學習太極拳,因為信主前我是在一間廟裡和尼姑一起打太極拳的。後來我信了耶穌覺得不應該再去廟裡,所以自然的疏遠了所有的拳友,不再有機會接觸太極拳。加上之前的太極拳的師傅會要求學生學習打坐,也常常告訴我們許多玄奇的經驗;剛剛信主不會分辨,並在靈恩派的教會聚會,所以視太極拳等於異教,因此我從未想過會有機會再度學拳。


這次上課完全基於對俞牧師的欣賞和信任,知道他靈命的成熟和對上帝的虔敬,相信在他所教導的「靈修與太極拳」,不會讓我的信仰偏差或產生疑惑,所以大膽的報名參加這樣特別的課程。感謝主!因為如此的突破自我限制的思想,使得我再次得到練拳的許多好處。


我的得著可以分成幾個方面來說:
·
性格的改變我是個性格急躁也講求快速的人。太極拳中要求的靜、鬆、正、圓、舒、勻、輕、穩的八字訣,與我的本性有極大的差距,但是這樣的學習對年紀越來越大的自己,是十分重要且必須的,感謝主現在就有機會來學習。

·
身體的健康我的身體有許多的毛病,如鼻子的過敏、骨頭關節的退化、骨質疏鬆等等的問題。醫生建議我要好好運動,可是許多運動不見得適合我的體質,太極拳是陸上游泳,不會太激烈,對於我的身體健康有許多幫助。

·
靈命的長進-每次練拳的時候放的音樂是巴哈經典名曲,大多是敬拜讚美上帝的樂曲,所以一邊練拳、一邊默想上帝的慈愛和恩典,滿有上帝的同在。加上打完拳俞牧師帶領我們一起查考聖經、分享靈修的心得、為彼此的重擔和軟弱禱告,讓我每週都有一次很棒的心靈饗宴,並有俞牧師耐心、謙虛、慈愛的榜樣,讓我們效法學習。

·
團契的情誼-同學彼此互相的信賴,在分享中可以放心大膽的要求為自己的軟弱禱告,不會有人笑你,反的許多人都願意伸出手來幫助。這樣的成長團體真的捨得這樣子就結束了,所以期待再有進階班,或者組成團契,盼望大家的情誼可以長遠的持續下去。


靈修與太極拳心得
學生:廖錫安


今年年初,在友人憲富的邀請下,一起參加信義神學院開的實證課程---靈修與太極拳。對於這一門課,我所抱的想法是:既可學習靈修又可鍛練身體,遂報名參加。


記得開課的前一週,有個說明會,院長問大家為何來參加此一課程,我的理由是:因自己個性急躁,盼望藉著清靜的靈修與動作和緩的太極拳,來修正自己急躁的性情。


開始練習時,記得全身僵硬的很,院長一再提醒,太極拳是腳底工夫要將全身放輕鬆,打拳時要隨時檢查全身是否是在鬆的境界中,而且意念要集中,對我而言,這可不容易。惟有藉著時常練習,不斷的自我提醒,才可達到此境界。


每週六早晨,大伙練完拳,接著便是唱詩與靈修,這是我最喜歡的時間,不僅能聆聽院長的主題,又能聽到大家的分享,也將自己一周遇到的攔阻或感謝,一起禱告,稱謝神。


今年10月,出差至美國佛羅里達26天,適在911之後,在美期間幾乎很少出門,下班後常做的兩件事就是讀經(默想神的話語)與打太極拳,深深感覺到雖隻身在外,但心、身、靈並不孤單,而且豐豐富富,這應是參加此課程最大的收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7-2007 02: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得報告
曾憲富


我們的神是天、地、宇宙、萬物的創造者,是第一大的神,祂既有創造我們生命的能力,當然也有復活的大能,甚至小至我們的心思意念,祂都能察驗顧念,所以基督徒是幸福的一群。就在主創造我們的同時,祂也提供了我們面對及解決生、老、病、死及各種問題的資源(如大自然的一草一木)、肢體(具各種專長的弟兄姊妹)五官(手、足、口…)等等,但這一切都需要我們懂得去珍惜及善用,而不是任其荒廢腐朽,比方牙齒壞了、手腳殘了---如果都怨怪不曾被教導過保健、養身之道,這不是太本末倒置,辜負神的美好旨意了嗎?


在這浩瀚世界,世人常談「一樣米養百樣人」由此可見人心的複雜,當然對於各種事情的處理,也會見仁見智,有各種不同的見解和處理的方法,而其最終目的,無非是期待求真、求善、求美。強國必先強種,強種必先強身,強身的方法當然也不是只有太極拳一途,但是只要它是好的,何嘗不試試?在妻子的強力推薦下,有幸能參與「靈修與太極」的課程。在第一堂課中,弟兄姊妹分享報名此課程的原因,幾乎都是因為年紀漸長,身體漸衰,面對未來充滿疲憊與無力,希望能藉此學習機會得到改善,時光飛逝,課程已近末了,而彼此學習的結果,都被滿足、喜悅、健康、自信的笑容,填塞的滿滿。


將近半年的學習過程,為了準時參加早上630分的課程,往往5點多就得起床準備,雖有著很濃的睡意,但仍不願錯過這麼好的課程,因為院長給予我們的真是豐豐富富的預備,絕不只是身體四肢的鍛鍊而已,也是心靈合一的營養早餐,未信主前也曾因腰背長期不明原因的酸痛而加入「太極門」初階課程。當時宿疾也確有改善,信主後因有聽聞一些對「氣功」的負面說法,所以並沒有繼續研習太極拳。這次因緣際會上了院長的「靈修與太極拳」課程,真的釐清許多對「氣功」的誤解,隨著課程的結束,使我可以用更積極的態度去面對這項「運動」結合「靈修」的嶄新觀念,實踐全人健身的方法,這一切都要感謝院長,謝謝您! 2001.10.30

靈修與太極心得報告
林阿釧


第一次聽到太極,就是在高中的時候,武俠小說裏面有一個門派是「武當派」,其開山祖師張三丰在百餘歲時創立了太極拳。裏面提到了「以柔克剛」「圓」這些術語。太極拳我原先以為只是一種健身運動。可是在台灣,通常太極拳和氣功都跟民間宗教綁在一起,心裏總是覺得不大好。這次因著菽霓大力推薦,又加上是神學院院長, 應該不會偏到那裏去。於是很快就報名了。


在上學期時,我沒有缺課,招式還可以連得起來。到了下學期,因為準備結婚,比較難常練。又缺了三堂課,真是不知道怎麼銜接了。若是有下一次,我還要重修。


我發現自己的學習態度在上下學期有些差異。上學期的上半,上課時還會求聖靈幫助,從起頭的「熊經」,以及每一個招式的學習,都會仰望聖靈的指點。以後竟然沒想到這事,所以就差很多了。


在拳架上面,其中最有收獲的是重覆最多次的「掤、手履、擠、按」。就算是最熟的「掤、手履、擠、按」,每一次到神學院上課時,都還會有新的發現。其中有很多微小轉折之處,仍然與院長有些差異,還會發現新大陸。舉手投足之間,還有許多改進的空間。


在太極拳八字訣裏,體會較多是『鬆』,上半身全要放鬆。那些『勁』都似乎要蓄而不發。老實講,這八字訣我現在已經記得很少,實在粉不用功,應該如金珠所說的: 留校察看。


靈修的時候,當時有些小收獲,但是都沒有記錄下來,現在回來起來,竟然忘得很快。
只記得有一次,院長引敘:「不可論斷」這個真理,提到了:
1.
我們無法得知事情的全貌,往往以偏概全,斷章取義。
2.
我們的心裏難免有:「比被論斷的人優越」的不好心思意念。
3.
......
還有一些,記在金珠的聖經當中。
以上就是我的心得報告,說得實在是東一點,西一點,總沒有一個好的辭令。

「靈修與太極」學習心得
穆金珠
學習動機
初聞靈修與太極課程甚感好奇,直覺想藉此機會培養早晨運動與靈修習慣,並探視太極拳如何可與靈修搭上線。
學習心得
剛開始首課缺席,惟恐跟不上進度請教學長,初期還認真上課回家按著書本解說練習,一向急性又快嘴快腳,在家練拳壓跟ㄦ慢不下來,草草練拳數分鐘即告完成。
每次上課院長細心備課,耐心教導,理當學飛猛進,奈何領會與實際有極大落差。原來學拳不只是懂提綱挈領,最重要是需付練拳的代價。每次上課瞪大眼睛看著俞院長比劃,感覺自己有模有樣,但仍逃不掉站我後方愛心同學"耳提面命"曰:基本拳式該加強,原來"包子偷功減料\"難逃慧眼,不勤練者的慚愧!
院長援經文證拳式,或援拳式證經文,談其深涵與奧妙,是我最大收獲,所以自我練拳不再索然無味。喔!原來如此-太極拳能配靈修。
評 語
拳技:初階不怎樣,留校察看。罰:每月回校修拳增進功力。靈修:仍需加強,特派林阿釧同學監督練拳靈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7-2007 02: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學太極拳之淺見
楊元駿


民國90年底有幸上完了俞院長二期太極拳與靈修的課程,不但健身、養性更兼培靈,且練拳之際找出不少平日不常聽的古典音樂當作配樂,真可謂一舉數得受益匪淺。想到已跟院長學完全套37式鄭氏太極,又有教學錄影帶參考,爾後自行練習應該沒啥問題。一時偷懶,由開始的每天練習拖至2~3天練習,因循茍且下再練拳時,不覺有些動作已生疏變型且無法連貫,真的!為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練拳亦同。警覺懊惱之際又聞太極拳開班且老學員不少,就欣然再受教俞院長。


再次學拳,除了拳架招式之外,也較有餘裕注意細節及多些心思揣摩心法:靜、鬆、正、圓、舒、勻、輕、穩。院長提醒我們:
靜:心境平靜之外,動作應靜如處子,動如脫兔。(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先動,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勻:呼吸先要均勻速度方可均勻
輕:步伐身體不可沉重、呆滯,否則動作無法靈活
穩:心情平穩,身體不可高低起伏


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12112)這是課程結束大雪山行,院長給我們的勉勵。身為神的兒女,身體是聖靈的殿,需要保養顧惜。平日可藉練拳來操練身體、放鬆心情,以強身、修性。神的話語更是我們信心的根源,需常常舉目仰望坐在寶座上的主,支取天上的力量和每日的嗎哪,一生事主、行道以榮神益人。

「靈修與太極拳」心得報告
王禮邦
「台大醫院復健部賴金鑫、藍青等醫師對勤練太極拳之中老年人進行一系列之研究結果顯示:勤練太極拳者之心肺耐力、柔軟度、及肺活量等明顯地優於同年齡之中老年人並且勤練太極拳之老年人在兩年內心肺耐力之老化小於對照組。」、「太極拳訓練對中老年人心肺功能的維持和促進效果:證實了太極拳訓練對於中老年人有耐力訓練的效果,因此可以有效地維持及促進心肺功能。且在初學太極拳的第一年中,心肺功能有明顯的進步。」。看到這些報導,一直很想重新學習太極拳運動健身,終於在去年底有機會向院長學習太極拳。
週六清晨與院長及同學們一起聆聽巴哈的弦樂,做做熱身運動、熊經放鬆、練練站樁增進腳底功夫。間兒喝杯普洱茶生津、止渴進而感受到茶的「氣」味。


練習拳架,適時順便學習拳理;兩兩推手,練習「捨己從人,不丟頂抗離,進一步粘黏連隨」的聽勁。之後唱泰澤短詩、讀經、聽院長分享上帝的話語,達到「健身、舒心、培靈」的果效。


雖然打拳的過程中,太極拳的八字訣「靜、鬆、正、圓、舒、勻、輕、穩」落實的不是很好,院長仍諄諄教誨,要落胯、手要放鬆等等關鍵處多次多方提醒。靈修時,聽院長分享如何關聯及比較拳理中的「氣」、「靜」、「鬆」、「沉」、「柔」、「讓」與聖經裏的「靈」、「聽」、「安息」、「根基」、「溫柔」、「虛己」等觀念的亮光及心得,並在S.A.R.S.恐慌時,可即時聽到院長分享在瘟疫肆虐時的牧者路德,使自己在生活上、工作時、教會中彼此肢體的關係得到平衡和諧,也更多、更進一步認識院長。


這次學太極拳在拳架練習時太過於擔心腰、膝會受損,因有報導提醒「在急性運動傷害方面,以伸展不當所造成之拉傷在慢性運動傷害方面,則以訓練不當或過度所造成之肌腱炎」及「勤練太極拳者除少數個案因膝痛(退化性關節炎)無法照常練習外,其他極少發生運動傷害。」,以致少有鬆腰落胯,造成身體更僵硬,極少體會百體鬆透,使得增進身體柔軟度的效果大打折扣!再者,每天早早起床操練靈修及比畫比畫太極拳,尚待持續執行。還好有個好消息,就是每個月還有一次與院長及同學們一起學習太極拳的機會!這將是再一次且不同層次的機會,經由「靈修與太極拳」,探討太極拳對關節炎尤其是腰膝的損益,並思想「靈」與「氣」;「福音」與「律法」等關係。期望能習慣早起靈修,早起練拳,增進身、心、靈的健康,「跟上帝建立沉穩深厚的關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7-7-2007 02: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靈修與太極拳
邱正平
半年來每個星期六的早上六點半,我們隨著巴哈的音樂,不是高歌一曲,而是學習中華民族的國粹-太極拳。這樣的組合很特別,巴哈的音樂配上太極拳-中西交流。還有更特別的組合,基督徒的靈修配上太極拳-裡外合一。半年下來學到什麼呢?巴哈的音樂是比較熟悉一些了,太極拳的拳架是有些明白了。不過,還有更豐富的收穫:
1.
本來,星期六的早上都會賴床晚一點起床,現在已經有半年的習慣,也可以早起了。
2.
本來,我聽過的太極拳口是訣「一個大西瓜,一半分給你,一半分給他、、、」現在,學到的是正確的太極心法「靜、鬆、正、圓、舒、勻、輕、穩」
3.
本來,星期一到星期五在學校要上許多的課,星期六、日要到教會實習。是滿緊湊、緊張的生活。現在,在這兩者之間有這樣靈修、練拳的時間,使我的身、心、靈得到很大的調適與休息。可以欣然上路,以喜樂的心前往教會服事。
4.
本來,不知道靈修與太極拳有什麼關聯。現在,透過俞牧師的身教、言教,漸漸明白整套太極拳的奧妙和基督徒的靈修有同樣重要的意義,就是「捨己從人」。
靈修與太極拳都教導我向 神敞開。靈修時,我在 神面前傾心吐意,練拳時,我在 神所造的空氣中游泳。身、心、靈都得安息。

靈修與太極
胡椿子
這是我第二期的靈修與太極課程,雖然是第二次的回鍋,但每一次上課無論是靈修或拳架上,從院長的身上時有新的看見和領悟。也常在巴哈音樂的流洩中,體會舒緩的呼吸配合身形虛實游移,所帶來安定的情緒。
福音書上提到當耶穌心中憂煩時,常退到無人之處的曠野、山上或安靜的園中,尋求 神的面,向 神禱告。我也常陷在心浮氣躁的景況中,不知如何自處,更無平靜的心來讀經、禱告。感謝 神祂深知我的軟弱,在「太極與靈修」的課程中,讓我學習到如何在動靜間撫平自己的心緒,安息在 神的話語裡。
太極拳講求靜、鬆、正、圓、舒、勻、輕、穩,光看這八個字,我的煩躁都去了一半。俞院長常在帶領我們打拳時,分享他多年在拳術中的心得與 神的話常有相得益彰之處。原來打拳不光打拳,打拳的同時也可以思想、默念 神的話。
因此我也開始操練在舒勻的呼吸間,求主幫助我挪去不平的心懷意念,在輕穩游移的動靜間賜我清明的心緒。在這當下,家人都知道打拳架是不能中途停止的;所以電話響有人接,門鈴響有人應,瓦斯爐上水開了有人關。
哈!我當真在「無人之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7-2007 02: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靈修與太極
苗其傑
學拳猶如信仰的歷程,光知道還不行,沒到那境界,沒有實踐,還是會停留在霧裡看花的階段。
此外,也要勤練「基本功」,才能有所進步,信仰的進深也常常是如此。
學習太極拳,我最有感觸的,就是要學會「放鬆」,在信仰上不也是如此?惟有當我們願意一切交託給上帝時,不憑著自己的力氣,才能經歷上帝的恩典,就是常常要在壓力中學習交託與信靠。

太極拳心得
謝瑞竹
我常聽人說練太極拳可以健身,我想它慢慢的動作或許正適合缺乏運動細胞的我,因而開始想學習。然而坊間各種氣功氾濫,又因擔心沾染不潔淨的靈而一直不敢輕易嘗試。當我聽說信義神學院的俞院長在教授「靈修與太極」時,我真是喜出望外,覺得好像是主顧念我的想望,特別賞賜給我的機會!
俞院長從拳理引導我們,不藏私地教導我們練拳多年的私房經驗,使我們不單是比手畫腳地「練拳架」,更學習揣摩舉手投足之間所引導的意境 ---「靜、鬆、正、圓、舒、勻、輕、穩」。它的精神是作各樣的動作時必須:氣沉丹田、以腰為軸、重心在腳。這原理雖然看似簡單,卻可以達到保養健身,甚至攻擊防禦的作用。在這凡事追求快速的時代,它提供我們一種另類的操練,藉著身體的運動,帶來心理的沉潛,兼學習體會我們老祖宗修身處世的智慧,又能結識一群單純可愛的弟兄姊妹,這使得每個禮拜一次的練習成為既充實又愉快的體驗!
跟俞院長學太極拳有一個最特別的「紅利」就是「靈修」;俞院長每次都會針對那段時間所教授的拳理,分享真理的亮光,使得這養身、養心的練拳時光,又增添了「養靈」的功用,我想這是到哪都得不到的額外好處!俞院長在百忙中抽空教授這門課的心願,該是以言教身教勉勵我們:一起來做個忠心保養身、心、靈的好管家,榮耀主名吧!

靈修與太極拳課後心得
陳中文
依稀記得國小之時,一次區運會的大會表演項目就是太極拳,雖已不記得當時的拳架,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起式那雙手緩緩伸起的動作以及與我對打的女同學,不知是我們倆當時個子矮小,還是老師覺得我們天資聰穎,把我們排在最前面,可以讓後面的同學跟著比劃,我當然期望是後者,然而操場司令台上已有一組模範生,因此,前者的事實,當然得欣然接受. 雖然事隔二十多載,憶此往事,仍覺溫馨而有趣,這就是我與太極拳的第一次接觸。
長大後,無論在電影或電視中,經常看到武打片中,有武當,少林或其他門派的人對打,爭奪武林寶座,一會兒誰發現什麼秘笈,練就一身功夫,一會兒又是誰發現寶典,相互爭奪,稍晚出現的人總是技高一籌,不過結局總不令人意外,正義終究得勝。 經此影響,總覺太極拳此類的武功,是古時候的人或隱居山林,出世修練功夫之人的專利,或年紀漸長,無法再像年輕小伙子般,來個空手道,跆拳道等,或以手腳或以頭來秀個霹磚擊瓦的硬功夫,那些深怕來這麼兩下骨頭就碎了之人才去學的;直到得知教會楊長老學有所成,誠摯推薦此靈修與太極拳課程,並且此課程由信義神學院俞院長親自教授,可以健身又可靈修,因而決定參加此課程,此為與太極拳之第二次接觸。
在邁入不惑之年之際,的確覺得骨頭生硬許多,記得初學之時,站樁數分鐘,即覺腰部甚酸,經俞院長指點,才知道是腰部未能完全放鬆之故,在改正之後,即不再有此情況,更慶幸的是,在前幾次的練習中,即感受到氣血流通到手指的那種感覺,亦增加了我對氣的體會。 聖經創世紀告訴我們, 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的鼻孔裏,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 人的氣乃由 神而來,太極拳之重點為靜鬆正圓,舒勻輕穩,其為中國古人發現人氣之奇妙而充分運用發展出之一套拳架,以期健身與防身,決非藉由外力或其他受造之物的力量,諸如唸咒以求淂邪靈或其他天地間受造之物的能量等,而是由人自己透過拳架去體悟 神所賜生命氣息在人身上運行而產生的勁道,以柔克剛,如同人發現許多 神所造大自然的律而充分運用之一般,人有此能力實為奇妙造物之 神所賜,人無可誇也!
在兩期近半年學習太極拳的過程,能得俞院長之悉心教授,既學習整套鄭子太極拳三十七式,推手,熊經,站樁等,更學習一套非常棒的暖身操與舒緩保養膝蓋的動作,且一起靈修享受俞院長分享 神的話語,成果真是非常豐碩,且使我對太極拳有正確之認識與體悟,心中充滿感恩,也深知太極拳與靈修實非短期所能練就,而是需要有恆心與毅力去練習與體會,願 神使我能更精進也使用我為祂所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7-7-2007 11: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字。。。懒惰去阅读=P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5-6-2024 11:28 PM , Processed in 0.090351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