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无心子

[探讨] 庙宇的作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3-12-2012 05: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名士 发表于 3-12-2012 04:05 PM
我覺得辦一個宗教場所,歸宿感是很重要

对咯...你讲到了重点所以我很困惑...那些小庙,比如说在花园的神庙,没有这种feeling..==""
但是去到了一些比较庄严的大庙,可以感觉很清静,很安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4-12-2012 10: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心子 发表于 3-12-2012 05:21 PM
对咯...你讲到了重点所以我很困惑...那些小庙,比如说在花园的神庙,没有这种feeling..==""
但是去 ...

辦一間大廟也不容易,要具足財力物力人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2-2012 10: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庙宇和信徒的信仰生活有着怎么样的关系?


organized religion, 例如基督教,某些佛教,伊斯兰教的宗教场所对信徒来说很重要。
基督教- 周末的崇拜或弥撒,周日的祷告会,信仰/宗教课程,sunday school都围绕着教会。
某些佛教寺院也一样。周日佛学班,共修都是以寺院为中心。
这些宗教场所与信徒的信仰生活息息相关,也是信徒之间交流和支援彼此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2-2012 10: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唔留手 发表于 2-12-2012 09:10 AM
感覺乩童的態度和品德都不大好,沒降乩的時候都粗口滿天飛,口氣帶攻擊性和壓逼性來與信眾交流……。
...

一位朋友不是基督徒,他们夫妇告诉他们我带孩子去一间庙宇拜拜,庙里的那些阿伯在小孩子面前一样满口XXX%*##*@ (朋友说是问候人家的妈妈的性器官)。叫人家怎么带小孩子去?有一次在邻居的邀请下去了教堂,就决定让孩子去主日学。他们也没有信,只是想让孩子学习,塑造品格。

当时我在想是庙宇的阿伯真性情还是教会的耶稣仔装得很好?
人一定有弱点,但是有些弱点我们知道那是不对的,就算心理这么想也不会说出口,尤其是在宗教场所。

华人庙宇在传承些怎么样的中华文化?是表面的仪式,还是内涵?
我知道不能说全部华人庙宇都是这样。但是这就是华人庙宇给我的感觉。


我现在有时也会去robson 的天后宫。那里环境不错,香不多,是读书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2-2012 0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名士 发表于 4-12-2012 10:09 AM
辦一間大廟也不容易,要具足財力物力人力

嗯,不错,不过有些庙宇就真的办得很出色...

等小弟毕业就针对家乡的大小庙宇做一个华人庙宇普查,放上来佳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2-2012 01: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23和24楼的大大。

小弟开这个帖子就是要探讨现代庙宇在信众的地位,
借着对于问题的探讨,然后改进,务必要让我们华人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当时我在想是庙宇的阿伯真性情还是教会的耶稣仔装得很好


24楼的大大说得好,我就引我父亲为例,我父亲虽然有吸烟,但是如果有小孩子在的地方,他会自己离开远一些去吸或者就不吸,我觉得这样的榜样是比较好的,也是一种基本的原则。
你可以骂粗话,吸烟或者其他不好的行为,但如果有新生代在旁边也就应该有所回避,不然这种间接教育正如“Monkey see ,monkey do.”
况且初一、十五是庙的主力日,人家难免会把一家大小带去拜拜,而那些人却在那公众场所粗话满天飞真说不过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4-12-2012 04: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心子 发表于 4-12-2012 01:42 PM
嗯,不错,不过有些庙宇就真的办得很出色...

等小弟毕业就针对家乡的大小庙宇做一个华人庙宇普查,放上 ...

一間寺廟不止在硬體建設和維持硬體設施以保持寺廟的莊嚴外,也不可忽略其軟體設施。
現在公元兩千年,講求文明年代,如果還是停留在祈求生活物質上的,工作順利,萬字常中,做一些很不文明的慶典活動或祭祀舉動,與其說傳承中華文化,不如說傳承中華手藝(如寺廟的剪貼、刺繡、雕刻等)。
有些廟宇祠堂能啟發後裔,什麼先賢南來的心酸,什麼先賢南來的聚腳處之類,甚至一些小學的前身就是廟宇祠堂,我們會覺得很感動,那麼我們現在留下什麼感動我們的後裔呢?

本帖最后由 无名士 于 4-12-2012 04:56 PM 编辑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无心子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2-2012 07: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心子 发表于 4-12-2012 01:51 PM
谢谢23和24楼的大大。

小弟开这个帖子就是要探讨现代庙宇在信众的地位,

民间庙宇没有系统的教义和佈道师,因此信徒去庙宇只能间接从某些礼仪,雕像和符号吸取善的教导。
相反的,具系统性和组织性的宗教如基督教,伊斯兰和某些佛教寺院的宗教场所除了是敬拜的中心,更是教育中心,信徒接受的是间接和直接的教导,配合宗教体验,思想和行为会被改变。例如我的教会有些年轻人刚来的时候喜欢开口闭口都来一句"FXXX You" 或 "X的", 只要一说出口,身边已经被“洗脑”一段时间的人就会纠正他们,配合共同的宗教动作,例如祷告求上帝帮助改过。在那样的环境下,他们就渐渐不说了。有时突然爆出一句,也会立刻说sorry. 俗语说学佛的孩子不坏,指的就是这种宗教环境的熏陶。


评分

参与人数 2人气 +8 收起 理由
无心子 + 3 我很赞同
唔留手 + 5 我很赞同,民間廟宇難培養品德……。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4-12-2012 08: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心子 发表于 4-12-2012 01:51 PM
谢谢23和24楼的大大。

小弟开这个帖子就是要探讨现代庙宇在信众的地位,

赞同楼主所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2-2012 12: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mahalwin 发表于 4-12-2012 07:09 PM
民间庙宇没有系统的教义和佈道师,因此信徒去庙宇只能间接从某些礼仪,雕像和符号吸取善的教导。
相反的 ...

对,系统是很重要的,任何一个组织都需要一个明确的系统。
正如小弟正在修管理系,当自己想着" 哪一个组织没有系统的时候...",想到了庙宇时是觉得有点惭愧的..但也不能说庙宇没有系统,比如说庙宇也有理事会,可是理事会没发挥一定的效益也形同乌有。

小弟正懊恼为何我们的“庙宇文化”渐渐地脱离现代,脱离城市...
基本原因相信在这个帖子里都有了,很是希望可以如易经所说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当然华夏子弟有一个国际认同的缺点,就是“不爱改变”,“安于现状”,所以这条“改革”之路还是有那么的艰辛存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2-2012 12: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名士 发表于 4-12-2012 04:29 PM
一間寺廟不止在硬體建設和維持硬體設施以保持寺廟的莊嚴外,也不可忽略其軟體設施。
現在公元兩千年,講 ...

嗯,在华人新村文化中,庙宇的角色很重要,因为圈子内都是华人,一有庆典街坊邻居都出来聚一聚,聊天之类的,何其温馨;但现今年轻的一代都搬到了城市,有了城市生活,庙宇文化渐渐脱轨,加上神棍乱世,我们的庙宇文化让人胆战,为了防止被欺骗,庙宇文化无形中变成了年轻人的“能免则免”。

唉。惋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2-2012 0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心子 发表于 5-12-2012 12:38 PM
对,系统是很重要的,任何一个组织都需要一个明确的系统。
正如小弟正在修管理系,当自己想着" 哪一个组 ...

一直以来,民间信仰都是在各种仪式和节日上以间接的方式体现教义和中华文化的。
我的外公的葬礼有不佛不道的南无佬,我就听他们唱的,其中就有“解结”的仪式。
这是透过仪式去传达教义。但是多少人会去听他们念什么,唱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拜。
南无佬叫跪不是跪咯,叫我解开布条不是解咯。。因此教义无法传达。
我的家族有祖训,不得以花祭祖,其实祖先就是要透过这样的符号和仪式教导我们不得花心,搞三搞四。 但是如果没有人去讲解意识,我相信很多代之后,这只会变成一种虚无的禁忌,使仪式发挥不了作用。
我所指的系统和组织是指如何有系统,有组织地传达教义,发挥民间信仰的作用,不是指理事会。理事会能维持庙宇的运作,但不一定能使民间庙宇发挥拜拜以外的功用。

我们不能要求民间庙宇变得像佛教寺院或基督教教堂的模式,因为这会失去民间信仰的特征但是也不能只限于拜拜,以比较被动的方式传达真善美的文化。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无心子 + 5 从中我又领悟回一句话“没有人可以演得比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2-2012 01: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心子 发表于 5-12-2012 12:43 PM
嗯,在华人新村文化中,庙宇的角色很重要,因为圈子内都是华人,一有庆典街坊邻居都出来聚一聚,聊天之类 ...

能去干净,舒适的佛教寺院,年轻人怎么要会去民间庙宇?
犯太岁吗?人家佛教寺院也推出平安灯这类的“产品”迎合口味。
心中有压力吗?我能去摩登,舒适的教堂唱唱歌,接受祷告,就算我不信,我也觉得舒服。为什么要去民间庙宇拜拜?
大家求的是心安,能去方便,干净,舒适,又多东西看的地方,为什么要去民间庙宇?
而一旦这些人去了佛寺,教堂,有东西吸引他们了,他们就会再去,最后拜拜就真的变bye bye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2-2012 02: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mahalwin 发表于 5-12-2012 01:07 PM
一直以来,民间信仰都是在各种仪式和节日上以间接的方式体现教义和中华文化的。
我的外公的葬礼有不佛不 ...

看了阁下的留言后,小弟惭愧了。

受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2-2012 03: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oobanzhu 发表于 1-12-2012 02:11 PM
多點宣揚傳統文化,教育下一代飲水思源文化,流傳下來民俗文化或道德精神。

大哥,请问下。
民間神廟(非道觀)的乩童/降乩是从何时开始的???
以前古时候的民間神廟是不是只有求籤問神罢了???

小弟的朋友告知乩童/降乩是源自~清末的白莲教,义和团的???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2-2012 04: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ntknight 发表于 5-12-2012 03:59 PM
大哥,请问下。
民間神廟(非道觀)的乩童/降乩是从何时开始的???
以前古时候的民間神廟是不是只有求 ...

您好。
小弟所知,民俗信仰是最原始自然崇拜的一种信仰,又称民俗所习惯的信仰体系,是没有一定的组织,教义。
先谈巫的信仰,在人类还没有形象字体之前已经存在於不同的部落。
还未成立宗教团体的时候,民间是靠着(巫)这种力量,让他们找到精神支柱。
古代(巫)信仰,类似现今的民俗信仰,是由巫师(或现今乩童)指点迷津,让人民解决病痛或所精神困扰。
古代巫师在火堆边跳转动,一遍念咒祈请鬼神让他们部落人民的精神恢复。不要让他们遭受外灵侵犯,包括山上动物灵等。乩童,就是类似这种职责。
乩童,有些是先天所带来的,并非乩童他们所想要才起乩是带有因缘复杂的关系,要他们走向修行的道路。反而,一些并没修为,子女子孙也会遭受承负,或有缺陷的问题。
乩童不是源自在清末,古代已经存有。

民俗信仰,类似古代萨满教的信仰,它来自原始社会阶层而自然产生出来,是部落表现一种信仰文化。
当人类渐渐有了学识,也找到道德关系或源头,渐渐走向另一种文化。自然力量,走向不同方向发展,一个走巫覡時代,一个走向文明时代;彼此互相借鉴,也难以进行结合,所以渐渐地随着各自去发展方向。


以上是小弟小小见解。




本帖最后由 boobanzhu 于 5-12-2012 05:44 PM 编辑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ntknight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6-12-2012 09: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boobanzhu 发表于 5-12-2012 04:54 PM
您好。
小弟所知,民俗信仰是最原始自然崇拜的一种信仰,又称民俗所习惯的信仰体系,是没有一定的组织, ...

谢谢大哥无私的分享。。。

小弟会转告朋友 ,原来乩童/降乩是源自古代(巫)信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2-2012 12: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ntknight 发表于 6-12-2012 09:48 AM
谢谢大哥无私的分享。。。

小弟会转告朋友 ,原来乩童/降乩是源自古代(巫)信仰的。{:yes ...

咱分享一些小小見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6-2024 08:59 AM , Processed in 0.076028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