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349|回复: 8

谁知道汤圆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1-12-2008 02: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问有谁知道汤圆的故事,可以分享一下吗????很久很久没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1-12-2008 02: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冬至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2008 02: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去jizha或環游社區可能會有人懂。。。阿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2008 03: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冬至小故事分享 & 湯圓的由來

一、介紹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節氣。
在古代,冬至是一個團圓的日子,因此又稱為「過小年」。

冬至的由來和曆法有直接的關係。
冬至的日期,每年都在陽曆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
冬至這一天稱為「日短」,因為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
所以北半球白天最短,(台灣位於北半球)黑夜最長。

過了冬至後,日光照射北移,白天愈來愈長,黑夜愈來愈短。

到明、清朝時,冬至那天,每一家都要做湯圓,祭拜神明和祖先,
一家團圓,圍吃湯圓,叫做「添歲」,
所以民間習俗,冬至這天吃了湯圓,就長了一歲了。所以冬至吃湯圓,
除了表示太陽(陽光)逐漸回來,也代表團圓的意思,
現代人更喜歡把它當成圓滿的象徵。

二、冬至小故事
台灣地區相傳冬至是牛的生日,這有個相當有趣的傳說。
從前有個木匠叫墨斗公,在他所住的村子裡,土壤十分肥沃。
農夫們只要將稻籽撒在田裡,就可以坐下來靜待收成了。
因此這些莊稼人整天閒著沒事,聚集在墨斗公的木匠店裡天南地北的聊天。
墨斗公被他們吵得無法靜下心來工作。
於是就交代他的徒弟拿一包經他施過法的鋸木屑,每天早上抓一小撮撒到農夫的田裡去。這些鋸木屑只要一撒到田裡就會變成雜草。
墨斗公的本來的意思是要農夫們養成勤勞的好習慣,天天下田鋤草。
不料這個徒弟嫌天天撒太麻煩,就一口氣將整個鋸木屑都倒光了。
於是,所有的田裡都長了茂密的雜草,稻子反而枯萎殆盡,急得農夫們叫苦連天。
墨斗公眼看徒弟闖下大禍,就罰他變成一頭牛,來幫助農夫除草。
墨斗公的徒弟變成牛後,惰性依然不變。
主人要他耕田,牠就想出許多推託之詞:「今天我太累了」、「今天我感冒了」或是說「你還不餵我吃東西,我怎麼替你工作?」。
牠甚至和主人約定,耕田時每走一趟就要餵牠吃紅龜粿或湯圓等食物,否則牠就要罷耕抗議。

在天上的佛祖看到這頭牛如此狂妄,就在牛的下巴釘了一顆釘子,使牠再也不能開口抱怨。
因為牠喜歡吃湯圓,人們就選擇冬至這天作為牠的生日。
除了餵牠湯圓外,還在牛角、額頭上都黏了一顆「圓仔釘」。
同時,為了感謝牛一年來的辛勞,冬至這天一定讓牠舒舒服服的休息一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2008 03: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南地區則流傳:南陽有個名醫叫做張仲景,醫術十分高明。
不管是什麼樣的疑難雜症,只要經過張仲景的治療,都可以迅速痊癒。
人們都尊稱他是個醫聖。張仲景原本在長沙做官,告老還鄉後回到河南老家。
還鄉的時候,正是酷寒的嚴冬。
他走到白河岸邊,看到河面都凍成了冰,來來往往為生計奔波的面黃肌廋鄉親們,穿著單薄的衣服,連耳朵都給凍爛了。
張仲景看了,著實於心不忍。一回到家,登門求醫的人接踵而至,門前車馬雜沓,全是鄉裡官宦富豪人家。
張仲景從早忙到晚,可是心中仍記掛著那些凍傷耳朵的窮鄉親們。
到了冬至那一天,他就把家中的工作交給弟子們,自己到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給窮人捨藥治療凍傷。
藥方的名字叫做「祛寒嬌耳湯」。
做法是先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等煮熟後,將羊肉及藥材撈起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再下鍋煮熟。
來乞藥的人們,每人都給一大碗湯,兩雙嬌耳。
大家吃了祛寒嬌耳湯後,只覺得渾身溫暖,兩耳發熱。
張仲景一直捨藥到年三十,終於把鄉親們的耳朵全治好了。
張仲景捨「祛寒嬌耳湯」的事一直在民間流傳著。
為了紀念他為人們治病的恩德,每到冬至這一天,人們都要包嬌耳吃。
「嬌耳」又稱「餃兒」,也就是現在我們所吃的餃子。
傳說吃了冬至餃子,包管耳朵不會凍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2008 03: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久以前的一年冬至,閩南的一個城裡來了三個衣衫襤褸的乞丐,他們是一對夫婦帶著一個女兒。
在天寒地凍的嚴冬裡,乞丐的妻子終於因體力不支而一病不起。為了籌錢埋葬妻子,老乞丐只得忍痛把女兒賣給人家作奴婢。

一想到要離開相依為命的老父親,女兒傷心得暈了過去,老乞丐連忙討了一碗米湯,一口一口的把女兒灌醒。
老乞丐又討來了幾個糯米圓充飢。可是父女兩個互相推讓,誰也不肯先吃。
老乞丐就對女兒說:「今日離別,就像這粒糯米圓分成兩半,咱們團圓的時候再吃圓子好嗎?」
說完,兩人含淚吃完了圓子,就依依不捨的分手了。

自父女兩人分手後,又過了三年,老乞丐卻毫無音訊。每年到了冬至,女兒就更加的思念父親。
她想,也許父親現在仍窮困潦倒,不願見面,那該如何相認呢?
她就想了個辦法,對主人說:「今天是冬至,家家都吃圓子,那門神也該敬敬他。」主人同意了。
她就搓了兩個又大又圓的糯米圓粘在門環上,她想,這樣一來,父親回來,看到門環上的冬節圓,一定不會找錯門。

誰知道,老乞丐還是沒有回來。第二年,女兒又把冬節圓粘在窗門、豬舍、牛舍、牛頭上,寄託對父親的思念。
左鄰右舍取其團圓、吉利的含義,也照樣去做。這個習俗就這樣傳偏了閩南、潮汕一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1-12-2008 03: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片濑靓雪 的帖子

多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12-2008 03: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白。。。谢谢大家。。。。冬季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1-12-2008 03: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eggmedia 的帖子

今天忽然想吃牛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7-6-2024 12:03 AM , Processed in 0.062544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