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388|回复: 16

教会术语小辞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7-4-2008 04: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甲和乙谈天,提及丙的近况。甲觉得,丙除了物质上的需求之外,也渴望精神需要的满足。乙听了就说:「没精神啊?吃多点饭就有精神啦。」

在教会人士圈子之中谈话,经常会出现上述的语言现象。和一些人提及神学,他们马上谈法利赛人。和另一些谈赚钱,他们告诉你玛门的事情。也有一些,和他们谈贪官揽权,他们劝告你必须顺服上帝的掌权。

这些人的教会语言崩溃了,就如社会语言的崩溃一样。

如果教会人士说的公义,是等到末日上帝掌权新天新地才出现的东西,这算是大问题吗?

这里的文字,有些是盛怒下吐血写成的狂桀傲语,有些是在比较冷静时对文化问题的思索。也许有人会觉得:如果写得客气一点,婉转一点,灵巧一点,会造就更多人。我诚心感谢这样的建议。然而,忠言逆耳的事实是残酷的。当人们把自己肉成道身的偏见和愚昧当作是道成肉身的真理时,他们所期待的忠言,一般称为歌功颂德,教会术语则称为敬拜赞美。

如果你也发现一些教会术语需要认真的翻译,请不吝分享。

(Source: 教会术语小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7-4-2008 05: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喜乐(一)

喜乐,是规范吗?

「你们要常常喜乐」,因此就说明这是一道命令?一个喜乐的人命令另一个不够喜乐或者丝毫没有喜乐的人去喜乐,这算是造就吗?这算是分享吗?

如果看见一个人为着朋友的问题而愁苦,那么,应当做的,是尝试帮助他,或者和他一同去帮助那人,还是叫他「你要常常喜乐」、「苦毒不讨上帝喜悦」、「上帝没吩咐你为他的问题烦恼」、「你难道比上帝更有能力解决别人的苦难」、「你没有信心」、甚至「只要自己喜乐就好,别人的事不用管」?

基督教,除了被用来当鸦片之外,难道也变成一些人的摇头丸、迷幻药?而所谓的真理、造就,就是这种毒品使用指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4-2008 07: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语文我研究不深,不过是有过在一些经验,看到你所说教会术语泛滥的现象。其实有时候术语也成为思考神学或了解圣经的障碍。
术语本身,可能是要方便传达一种体验、思考的结晶、或宗教情感。如果每个术语都拆开来长篇大论,那么基督徒间的沟通也真的会很长气很累。
鹦鹉学语,可能是术语变成捆绑思考的因素吧。 比如说一个属灵伟人说自己“常常喜乐” , 一个信徒听的‘常常喜乐“ 意思成了”常常快乐“ 。于是努力麻醉催眠自己快乐快乐。 既然可以快乐,所以到处鼓吹”常常喜乐“ 观点。 别人问为什么要常常喜乐? 信耶稣就要常常喜乐囖。用的句子词义上没有错,然而内涵却失之千里。
可能是herd psychology 吧, 大家这样讲我们不是这样学咯。信仰和怀疑,听起来如此强烈对立, 选择信仰大家也不敢乱提出怀疑了。 久而久之,常常喜乐也成了没有内涵的一个术语。如果领袖看不到这点, 以术语代替内涵,传达信息,d 教会的思考也会僵化和迷失在这许多术语之中。
然而很多术语像诗句这样,是一种对神情感的表达和吟唱,如果要硬硬避开或拆开来解剖也真的没瘾,谈起神来不够爽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4-2008 08: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客旅 于 27-4-2008 05:01 PM 发表
「苦毒不讨上帝喜悦」
有这样的东西的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4-2008 08: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socrato 的帖子

我记得前一阵子,在某宗派或堂会圈子常常流行一句话:你不要「感觉」。和崇尚这潮流的人谈信仰,真的要步步为营,千万别提「感觉」,不然肯定招来一连串克隆自名家讲座的「晓以大义」。

教会圈子在把术语规范化的过程,往往出现可说是jargon inquisition的现象。这词句不够属灵,那词句是异教的。大概觉得教会若经过术语清洗,会比较属灵。

我并非要做这类的东西。

术语所提供的便利,就是用一套标签来形容一些理念、原理、原则。如果一群人对某术语的含义有着相当程度的共识,他们就能便利的以这些术语来沟通、交流,省却许多长篇大论的细则解释。但,如果术语的应用变成某种招牌行为(例如说这样的术语让人觉得比较属灵或成熟),这不但让这术语失去意义,或者意义因着被稀薄化而轻易被扭曲,也让许多人因着术语的滥用而受伤害。

我希望能做到的,就是从不同角度探讨一些常见或泛滥的术语滥用,了解症结以及滥用的后果,尝试恢复其原本意义。所以,探讨过程是需要解剖。当然,解剖也只限于探讨过程。

[ 本帖最后由 客旅 于 27-4-2008 08:5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4-2008 11: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imon 于 27-4-2008 08:11 PM 发表
有这样的东西的咩?


有。。。。只是你没有听过而已。

还有很多你没办法用逻辑解释的宗教术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7-4-2008 11: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浴血天使 的帖子

如果有人对我这样说,我会叫他回家睡觉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4-2008 07: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客旅 于 27-4-2008 04:46 PM 发表


甲和乙谈天,提及丙的近况。甲觉得,丙除了物质上的需求之外,也渴望精神需要的满足。乙听了就说:「没精神啊?吃多点饭就有精神啦。」

在教会人士圈子之中谈话,经常会出现上述的语言现象。和一些人提及神 ...


我开始怀疑是否真的可以以柔克刚。或许在一定的程度上,是的,但不是在凡事上,对任何人。
客气一点,婉转一点,灵巧一点?结果怎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4-6-2008 01: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见证(一)

在教会圈子,所谓「见证」,一般上可翻译成「做戏」。

之所以会变成如此,大概是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看客市场。而一旦某些东西是被当作有某种「做出来给人看」的神圣义务,戏台很快就建搭起来。于是,成功满足看客的,就被赋予美德的认可。不符合看客市场的,就被视为美德规范制度下的失败者,甚至被标签为罪人。

从此,见证不再讲求价值、legacy,而是「人家怎么看」。满口神圣语言却行为狡诈的,他们依然能轻易靠着高超的演技和术语口才赢得「美好见证」的赞许。眼见不义袖手旁观却说「让上帝末后亲自审判」的,他们不会因着见死不救而自觉有罪,却因着「尊重上帝的审判主权」而被视为「美好见证」。即使是人面畜牲衣冠禽兽,教会人士们皆害怕失去「见证」而不敢直接斥责,深恐违背皮相规范会造成失去往生福泽,因此连教会里的人渣们都必须称为「弟兄姐妹」。

这就是为何教会可以沦为斗兽场的原因。

[ 本帖最后由 客旅 于 14-6-2008 02:01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6-2008 02: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灵命(一)

这是作为一个教会人士最早熟悉的基本术语。

何谓灵命?

一般来说,灵命可说是用来衡量属灵指数的某种单位。换言之,如果一个人很「属灵」,他也被视为「灵命很强」。

那么,灵命的度数或水平,应该从什么方面衡量?一般来说,是靠着教会人士举止典范作为准绳。比如说,很有「见证」的一般来说都算是灵命强的。有些人则从祷告风格的神圣程度(或名牌讲员腔调摹仿程度)来估计。另一些则可能依靠教会活动参与频率指数、教会术语麻醉效应达成机率、敬拜赞美文化狂热程度、神迹奇事鼓吹程度等等,作为灵命的指标。

所以,灵命指数,通常在教会文化的标签以致批斗文化体系之中,算是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6-2008 10: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客旅 于 27-4-2008 05:01 PM 发表
喜乐,是规范吗?

「你们要常常喜乐」,因此就说明这是一道命令?一个喜乐的人命令另一个不够喜乐或者丝毫没有喜乐的人去喜乐,这算是造就吗?这算是分享吗?

如果看见一个人为着朋友的问题而愁苦,那么,应当 ...



好像漏了: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

如果我朋友有问题而烦恼,我会问他发生什么事,通常他会回答我:你还是不要知道的好,免得你也跟我一起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6-2008 05: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完美(一)

在system life cycle,有一个叫做maintenance的环节。之所以需要维修,是因为没有一个系统是完美无缺的。而且,维修通常和研发有密切关系。如果了解到系统因着时过境迁的缘故而逐渐落伍,以致在性能方面无法继续有效的实践其存在意义,甚至造成破坏,那么其中的症结就需要客观的加以分析、陈列,然后对症下药。

不完美的体制,会以维修作为其理所当然的必要机制。

完美的体制,如果存在的话,大概就不需要维修。而,那些实际上不完美,却觉得自己完美的,更是认为维修的企图简直就是对其形象的破坏。

我想,这就是当初为何有人提出这句话:「世上没有完美的教会。即使有,你去了,她就不再完美。」完美教会不应该被当作一种消费妄想。I believe in better, because better is always much better than best.  在perfect和perfecting之间,后者比前者可取,因为前者很容易变成一种标签、身份、阶级、品牌,而后者则是一种改善的努力和过程。所以,要求完美教会的人,可说几乎都是对教会的存在意义存有不适当程度的消费妄想。

然而,这是否就意味着,凡是对教会有所不满者,皆为「指望完美教会的消费者」?如果有人对教会问题提出批判甚至控诉,那些自觉有必要捍卫教会皮相的热心人士因此就很习惯的掰出那几乎不经脑子的词句:「世上没有完美的教会。即使有,你去了,她就不再完美」,这种捍卫到底是智慧还是愚蠢?

要求一个更好的教会、认错的教会、愿意改善的教会、不靠着霸道神权和道德政治手段来扭曲真相的教会,难道就算是「要求完美的教会」?

为何这种神圣习惯会在教会人士们当中这么流行?把「更好」称为「完美」,若说是幼稚、弱智,这还说有同情的余地。但,如果是蓄意指鹿为马纠众处刑,这不算是奸诈狡猾的无耻恶行吗?

教会若为了掩饰其未达完美形象而连「更好」的努力都拒绝尝试,这算是什么好见证吗?

[ 本帖最后由 客旅 于 20-6-2008 05:3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9-2008 08: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在

教会人士都会说:上帝与我同在。

有些人因着上帝的同在,让他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坦然面对挫折,继续追求自己丰盛的存在。有些人因着上帝的同在,让他感到虽然孤单上路却不至于彷徨。有些人因着上帝的同在,克服自己的懦弱,勇敢的学习公正不阿的精神,为受压迫的人行侠仗义。

但,也有好多人,经常熟练的感谢上帝去跟他们同在,自己却不怎么主动的学习去和上帝同在。

因此,同在的上帝仿佛无所不遮的龟壳,让他们熟练的解释亚当的罪,却怪罪他们所亏欠的人不够宽容和爱心来接受他们的斯文野蛮。因为,以沉默来回应他们的谎言,这叫做美德。

同在的上帝是慈爱的,因此他们可以为了捍卫自己的ketuanan而指鹿为马、「上帝自有审判,何时论到你论断」云云,因为信心让他们有享受恩典的确据。即使胡言乱语犯众怒,上帝的慈爱惩罚大概是三天祈祷不灵验而已。

同在的上帝是怜悯的,因此他们把自己的懦弱称为温柔,把无知称为单纯,把无理称为忠心,因为这样是「let the weak say I am strong, let the poor say I am rich」,即使这种strong和rich是靠背后插刀换取的都无所谓,反正任何人都没资格论断他们。

如此,若发现到一个满口以马内利的教徒竟然把上帝当作随身带的安全套、牵着通街唬人的大狼狗,请别惊讶,因为他们所要的同在就是这种定义,习惯就好。

[ 本帖最后由 客旅 于 11-9-2008 09:5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9-2008 08: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想问一下,客旅兄写之前是有感而发,还是灵感所至,或酝酿已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9-2008 08: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不是灵感与酝酿,
是随心、随笔。。。对吗?客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9-2008 06: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ubiquitous 于 11-9-2008 08:30 PM 发表
想问一下,客旅兄写之前是有感而发,还是灵感所至,或酝酿已久?
原帖由 浴血天使 于 11-9-2008 08:40 PM 发表
应该不是灵感与酝酿,
是随心、随笔。。。对吗?客旅

唔。。。算是随笔啦。。。

这随心所写,自然反映出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分析、整理的程度。写了一堆,觉得可以作为个别独立文章,或者某种系列的雏形,自然就再修改。

有时会尝试写一些长文。不过,发现很容易变成一团臃肿的东西。字句不够精炼,剥桔子用电锯,结果一塌糊涂。所以,我不能担任定期交稿的职位。不够料。会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2-9-2008 1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逼迫

「逼迫」,大概可列教会术语常年流行十大。

既然许多人把圣经信息视为普世真理,这意味着只要是对他们的宗教习惯不利的(即使是家家酒程度甚至蛮不讲理的霸道态度),这就可算是逼迫。而且,还是「为义受逼迫」。

于是,在当今政局,有许多教会人士开始「关注政治」,因为担心万一出现什么动荡,他们就不能继续享受每星期的敬拜赞美、讲台作秀、招人入教等等。

他们觉得,这些都是上帝所喜悦的事情,搞多了自然有利于属灵积分指数,因此必需把握时机,善用今生岁月推销宗教,鼓励其它人和他们一起享受家家酒和歌功颂德的乐趣。

因此,教会活动如果遭遇政治干预,他们会举国合一的表达震惊。

而,非法木屋被拆、母语教育被威胁、穷人流离失所、言论自由被辖制、茅草行动、无辜的人下冤狱,这一切,把五十年的大小个案叠起来,其重要性都比不上布道会被腰斩的新闻。似乎,这些都不算是什么值得天国子民留意的逼迫事件。

有时反而觉得:即使圣经被禁,那又如何?反正许多人就只背那几句足够用来玩家家酒的术语,读不读圣经有啥差别?更狂妄一点说:把教堂封了又凭啥大惊小怪?看看大大小小的教堂、堂会,这些之中,有几个算是有教会在其中的?

教会人士若不晓得何为公义,他们所谓的逼迫又算得了是什么东西?

[ 本帖最后由 客旅 于 13-9-2008 12:27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8-6-2024 12:06 PM , Processed in 0.078854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