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4938|回复: 16

请问elit 150和elit sport 的引擎一样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4-11-2009 03: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问elit 和elit sport 的引擎一样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4-11-2009 03: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yyk5433 的帖子

没人知道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1-2009 05: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yk5433 于 14-11-2009 03:14 PM 发表
没人知道吗??


在台灣 PGO沒有自己的引擎技術 都是沿用Honda GY6 引擎
不過配的都是陶缸 缸體都是永久保固
騎到縮缸 叫原廠處理就可以了
http://en.wikipedia.org/wiki/Honda_GY6_Engine
這顆是Honda的代表作 耐操 有力 好保養
機油剩下100cc都還可以繼續工作

可是當初我看了modenas官網的介紹
好像換掉了 換了一顆沒聽過的?
可是換引擎又不是說換就換了 後面的傳動整合手續PGO要不要特地去做?

先說 不確定引擎是4V還是2V Modenas根本沒寫
我個人是覺得多數是2V 因為4V成本太高

Modenas醃了很多東西 沒辦法 真的賣RM8K 沒人敢買
150新車 台灣都要賣台幣7萬多 換回馬幣RM8K
200新車 台灣要賣9萬多
220新車 台灣要賣11萬左右

你說150坐船來到馬來西亞還賣RM6K 到底要醃多大?
醃這麼大 老實說  不意外

我給你的建議 除非你有錢 不然不要碰
ELIT 150 台灣停產好多年 都快20年老車了
ELIT Sport 我一年養這台的費用 馬幣RM2K up
這個價錢在台灣可以養250cc的重機了

傳動2萬~2萬5公里 傳動總成 整組更新 NT5000
前輪8~1萬公里 原Maxxis 6029 雨天很滑 NT1300 比較好的輪胎NT2500上下
後輪5~8千公里 原Maxxis 6029 雨天很滑 NT1500 比較好的輪胎NT3000上下
避震2萬公里老化 原廠氮氣避震 NT1500 custom NT6000++ (特殊規格)
全車bearing 2萬公里更新 原廠TPK很爛很爛很爛 德國SKF NTD4300
煞車來令皮 前對四 台廠NT700 BREMBO NT1200 SBS NT2100
機油 原廠 15w/50 1000cc NT300 副廠油自己挑
我現在是用便宜的speed master 油品衰退了就自己換 1000cc NT200
參考 夏天15w 秋天10w 冬天春天5w 40~50自己挑
不要超過50 怕重托化油器負壓膜破掉
Malaysia又沒人會想去修化油器的負壓膜(單買料就要從台灣來了)
當然就是整組換 我這邊工廠料前 CVK26 TPS都要NT4000了 你覺得Modenas要收你多少錢?

原廠車燈很弱 我不確定Malaysia版會不會是三相發電
2v單相發電 60w 4v三相發電130w
弄車燈又是一筆錢
我是去上HID 弄了快RM600

這種車要注意傳動而已 因為車身重 會重托
然後就是燒傳動的壽命
我藍色mark up的地方是你躲不掉一定要換的

你確定你還要買?
我真的是在嚇你
除非你真的有閒錢要玩車才買
但是真的有錢就去買Yamaha T-max吧,,,

[ 本帖最后由 天河明人 于 16-11-2009 05:08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1-2009 11: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天河明人 的帖子

我有點東西想問下你的。。。
你對 elit 150 / pgo t-rex 有怎樣的看法?

因為 budget 問題可能會拿這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1-2009 1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yk5433 于 14-11-2009 15:07 发表
请问elit 和elit sport 的引擎一样吗?


引擎是同一款式,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11-2009 10: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YS_Soon 的帖子

monenas网站显示elit 150是147.5cc,而elit sport是149.5cc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7-11-2009 11: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yyk5433 的帖子

應該是針對不同車身車重而做出不同的 tuning 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11-2009 03: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lazypapa 的帖子

那一款比较有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7-11-2009 03: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yk5433 于 17-11-2009 03:10 PM 发表
那一款比较有力?


兩架都沒騎過。。。只騎過 karisma 125

單單這樣看的話。。。 150 應該會比 sport 有力吧
因為較輕。。。

來這裡看看香港的評語
PGO T-Rex 150 = Elite 150
http://www.ibike.com.hk/01_bike_report/local/pgo/03trex150/03trex_01.htm?

PGO G-Max 150 = Elite Sport
http://www.ibike.com.hk/01_bike_report/local/pgo/04_gmax150/02.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11-2009 01: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 Review
我自己個人是覺得 鐵騎網的review看看就好
畢竟機車這種東西跟電腦零件不一樣
又不是說拿到手上測個一天大概就心理有底
一台車測個1~2天寫出來的review 可以有多客觀?

相對的
我寧願去看機研版還是個別的同好討論區
裡面一堆User幹古的review還比較實際一點
當然看版還是要挑些比較成熟的看
「我的FZR很有力!」這種review 有跟沒有沒兩樣

2.) cc數
公式: CC數= 缸徑(mm) * 缸徑(mm) * 3.14159265(圓周率) * 行程(mm) / 4000

缸徑 應該看得懂吧?

圓周率 就是Pi(「派」) 22/7 小學就學過的東西
http://en.wikipedia.org/wiki/Pi

行程 也叫衝程 是活塞從上頂點到下頂點的距離

然後每台引擎的架構 會因為設計趨向 導致缸徑&行程不一樣
像Honda GY6 本身的設計就是缸徑大 行程短 所以拉轉速很快
而Yamaha Sv-max 本身就是長衝程的車 行程長 尾速相對的比較能跑 可是拉轉慢

所以要改缸 就看要怎麼改
GY6改了就順便拉個行程
CNC施工單位 1000條 = 1cm
所以會聽到改缸都說58.5缸 拉1200條 這種說法 (1200條有點over)

因為在相同面積下(缸徑) 直距離越大 cc數就越大
而行程越大就越難推 要推的距離就比原本預設的遠
而且活塞跟缸壁之間 不是沒有摩擦阻礙
所以行程越長 缸壁活塞的磨損越大 區軸連桿(就中間那隻桿)的負擔就也越大

所以改缸很花錢 因為要減低磨損 用的黑油都很挑 又要黏又要拉轉快
在魚與熊掌兼得的情況之下 就是成本拉高 最後就是一罐機油RM100

然後區軸的負擔太大 連桿又不強化 可能跑沒兩千公里就斷掉了

曲軸連桿斷掉
運氣好只是刮傷
運氣不好就是「怪手」 整支插穿缸壁 整顆引擎就可以等報廢了

所以市面上又開始又有人在賣「連桿強化」 「鈦合金連桿」這種東西

回到問題的原點
PGO T-Rex 150 缸徑/衝程 57.0 mm / 57.8 mm
PGO G-MAX 150 缸徑/衝程 57.5 mm / 57.8 mm

按那個公式去算 你才拿到那個cc數 而且只是估計值而已
PGO T-Rex 147.49cc
PGO G-MAX 150.09cc

cc數看完了 其實這兩台的本質差別不到
只是G-max缸徑大了一點點而已

重點是2v跟4v的分別 差別在缸頭
一樣的引擎
2V 拉轉快 尾數低
4V 拉轉慢 尾數高 因為高速進氣順暢
打個比喻就市
2V 0~60km/h 6秒 尾數 90km/h
4v 0~60km/h 8秒 尾數 100km/h

T-rex
http://www.pgo.com.tw/T-rex.shtml
T-rex 台灣叫「大悍」有人叫「小王龍」有分一、二代 沒去研究
引擎沒記錯 應該是2v150
T-rex的特性就是12吋胎
在台灣早期都是10吋胎的天下 12吋胎的出現是蠻具震撼力
可惜震撼力再大也挽救不暸PGO的銷量

因為PGO一直以來都是以拼湊技術為主
一直沒有辦法像台灣的一亞二陽有公司在後面技術支援 研發自己的關鍵技術
所以市面對PGO的概念還是一間在賣拼裝車的公司

T-rex的特點
T-rex於1998年開始發售
當年T-rex的設計 完全巴掉Duke這種古老的設計

T-rex 扭力不錯 起步快 初中速不錯 尾數較低
油耗不漂亮 150絕對小過30km/1L

G-max的特點
G-max於2004/2004年開始發售
當初對台灣機車界也是超大震撼彈一枚
模仿重機的環抱式車架配上中置避震所能提供駕駛穩定絕對不是單管鑽石車架所能比擬的
underbone這種就是單管鑽石車架 剛性很低
13吋的輪胎增加過彎的安穩度
前後碟煞配上仿Brembo前對四後對二卡鉗
讓200cc的車身有足夠的煞車能力 (550ccup也才用到前對六)
缺點就是犧牲了製物空間
沒有前置空間 殘廢的馬桶 全罩大體帽都放不進 完全跟檔車一樣

而G-max150 早期的版本是2v150
而G-max 2v150的評價很爛很爛
因為整體機械架構不成熟 多bug 單向發電 六連桿需要一直打黃油
而且最重要的是有區軸斷裂的產品缺陷 (不良品)
當初PGO有全數招回2v150 回原廠免費更換曲軸
而現在的2v200的區軸也已經不是當初的不良品

一般來說 比較多人喜歡4v的車種 因為尾數高
但是對車廠而言 4v的缸頭成本太高 而且車身比人重 還搞4v有點累
所以到了後來的新車還是2v200 2v220
只有150cc有出過4v150 可是評價也是最高的 油耗比較漂亮

最後Modenas的elite sport到底是2v還是4v?
我覺得是大多數可能是趨向2v 成本低最重要

最好是希望版上有車行的人 (我知道版上好像有幾個是開motor店的)
檢查一下 Elite Sport的發電機是單相發電 還是三相發電 順便看看缸頭是2v4v

當初台灣2v150都是單相發電 發電量60w+-
後來的4v150 2v200 2v220都是三相發電 發電量130w+-
兩者CDI點火結構也不一樣

單相發電 可能推你的大燈35w 車尾燈10/18w 方向燈 spark plug 高壓線圈弄一弄就幹掉了
我自己用三相發電都覺得有點不夠了
影片遲點補上 要幫車牌打馬賽克
怕放在youtube上莫名奇妙被路人檢舉 被傳票要跑回去監理所驗車

最後兩台車
T-rex vs G-max
我可以幫你分析的是
如果你要代步 買T-rex
便宜 穩定 耐操(台灣操10年都沒死) 有前置空間 馬桶又大 出門方便

如果你要玩車 G-max會是有預算下的選擇
代步就算了 油耗到 耗材貴
女生又難上車 車身又震(環抱式車架+中置咩)
出門買東西又麻煩 只能掛把手
馬桶又小只能放小帽
13吋輪胎貴選擇又不多 用便宜胎大概四千公里就變形 多數建議用歐洲胎
前後輪換一次接近RM600
前論可以用1萬~1萬5公里 後輪6千~1萬公里
車身比人重比人大 停車不方便
不過騎出門就是爽啦~
人家改車改多大都沒有稀有動物來得注目
停在交通燈最吸睛

回到現實面G-max很不方便
晚上出門買東西很幹 幹意全滿
去買麥當勞 只能買兩人份
馬桶放不下太多 掛把手又會打到腳不方便
去買法國麵包 馬通放不下 只能掛把手 長長一條超奇怪的
以前還能說出門買東西 騎閃光的Yamaha Joy 就沒問題了
(不過Yamaha的車真的不是蓋得 100cc小小一台也蠻好騎的)
後來閃妹念大學了 姊姊愛心爆炸把機車送給妹妹
拎北最後一片樂土也沒了

最後要嘛 就是晚上買宵夜 用手提回來
不然就是開閃光的Yaris
我是不爽開人家的車 好像小白臉
不過現在東天 很冷就算了...

現實 vs 夢想 有差
開始真的了解什麼叫weekend car了
就是保養很貴 但是又很想開的車 偶爾拿出來玩玩就好
現實代步還是普通車 便宜耐操省油不怕被偷為主






[ 本帖最后由 天河明人 于 18-11-2009 01:34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11-2009 09: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天河明人 的帖子

好長!好深哦!
希望我會看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1-2009 09: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btw, modenas elegan 的 150 又是不是同一款引擎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1-2009 04: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知道elegan是4valve水冷式引擎。
还有台湾为何没人骑moped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1-2009 04: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中立使者88 的帖子

感覺上 scooter 會比較型一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1-2009 02: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azypapa 于 23-11-2009 09:47 AM 发表
btw, modenas elegan 的 150 又是不是同一款引擎呢?


Modenas elegan
看起來應該是 SYM RV150

抱怨一下 Modenas 廣告部 資訊部 是不是應該要去死一下
這麼大公司 網頁還這麼爛 資訊透明度又低
連人家作拍賣的都比你Modenas還有誠意
http://store.pchome.com.tw/odomy/M00060171.htm

回到主題
RV150 台灣已經停產 現在市面上買得到的都是庫存車 展示車
剩下RV180 RV250還能買到新車

先說水冷速可達 不好照顧 要很用心
如果不是自己一手帶大很麻煩

這台車就我而言 比較老氣 不過人家是走RV風
就舒服 便利性而言 比T-rex G-max好太多了

不過這台車的傳動也跟G-max一樣會有熱衰竭的問題
所以變成開始出現這種無用心酸改裝法


對了 RV就我所知 有三代
第一代初速很強 中尾弱 組裝很爛 bug很多
第二,三代 就傳動設定修改過 初速慢 中尾比較優 組裝進步了 車身比較穩
Modenas賣的是第幾代? 莫災羊

最後一代 台灣自己新車 辦到好都還要賣7萬多
Modenas自己只賣RM6500 換算台幣6萬不到
所以還有1萬多的彈性空間

三代的三環表好看實用, 初速有點平庸 要有耐心 過了中段扭力就開始出來了
180的頂針可以上到120km/h 錶速還算準
比LC135那種快樂錶好多了
馬桶置物空間寬但不夠深
前方置腳空間大 冬天還可以穿短褲出門 不用兩腳開開
前後碟煞+金屬油管 不過有點奇怪 好像煞車沒有理想中的優
油耗順順騎 30km/1L 熱血 22km/1L

缺點來了
1.) 料貴
RV料 本身在台灣就有點貴到靠北了 何況山長水遠的MY?

2.) 車殼貴
車殼不知道在貴甚麼
我G-max最貴也只是龍頭最大片那片 也才台幣550
前側面一片 台幣250 後側面一片 台幣350
整台車殼全換也才台幣5500
RV? 除了小片的 其他每一個都要台幣破千
就最好不要摔車 不然就可能要自己想辦法補土烤漆了

3.) 前叉軟 後避震也軟
前叉很軟 太熱血 很容易觸底
便宜的做法就是換油 加墊片 預載調高
後避震 還是換掉一對比較快
台灣很多料 想不開 我可以幫你買

4.) 前煞不濟
前煞莫名其妙的表現不濟
規格也莫名其妙的不好改

5.) 組裝品質不太好
車殼鬆散 比照proton
三代改善許多

6.) 大燈反射面不夠集中 光型太散不夠亮

7.) 操控感 完全輸給其他同類RV速可達

8.) 小cc拉重車 傳動+後輪都是在燃燒生命

9.) 坐墊不夠人性化 雖然做得很舒服 可是後座抱不到前座
不像G-max太過傾斜 後座會自己滑下來 XD

10.) 初速真的很龜 加上又是4v引擎
如果雙載上山 可能要龜很久 龜太久就是傳動過熱 燒碗公
我夏天太熱才燒掉一隻碗公 整隻燒成類鈦金屬的彩色狀
捱過初速 到了中段 扭力就出來了 中尾速絕對夠用
但是這種單綱車還是不要高速騎長程好

淨車重+油料 算到來150KG好了 要移車可能不好移
車身重 用便宜胎可能很容易翻胎+變型
好處是12"歐洲胎很便宜 前後辦到好(含安裝 定位 氮氣)
大概台幣4000~4500有找

這台如果可以選 比較建議挑歐規的RV180 euro efi or RV250 efi
真的開始覺得fuel injection的車很棒
carburetors則有點死不靈活又呆

當然車廠會唬你fuel injection三小setting不能設 不能改
沒有不能改的injection 只有沒有技術能力 沒本事玩又不想學的車廠

moped是? underbone?
台灣有 叫「金旺」「Wo Wow」
http://www.sym.com.tw/chi/showroom/allmodel.php?t=3
當初Honda cub授權下來的血統 車架完全沒有更新
跟日本一樣 營業送貨用居多
現在新車fuel injection 100cc 台幣6萬 換算馬幣RM6500
一分錢一分貨啦
這台也是走復古風的玩咖騎比較多 味道很濃


主要國民檔車還是以
sym 野狼 (早期Honda技術授權轉移的CBR)
野狼 http://www.sym.com.tw/chi/showroom/index.php?mode=brand&;tid=2&bid=9
野狼傳奇 http://www.sym.com.tw/chi/showroom/index.php?mode=brand&;tid=2&bid=25
野狼傳奇R http://www.sym.com.tw/chi/showroom/index.php?mode=brand&;tid=2&bid=30
野狼在台灣賣了半個世紀都要歸功於那顆史帝田鐵引擎 歷久不衰
最後就是車廠連研發新引擎都不想了...
想像得到阿公 老爸 兒子都在騎同一顆引擎嗎? 只是車架不同而已
阿公野狼 老爸野狼傳奇 兒子野狼傳奇R
台灣人真的創意無限Q_Q


kymco KTR
http://www.kymco.com.tw/products/models/ktr_new/ktr_new.asp
車身很高

最久是Hartford 雲豹
http://www.hartford-motors.com.tw/chinese/products.php?func=detail&id=42
我給這台的評價最高 XD 蠻喜歡這台的風格

路上基本上就是這三台國產的最常見
偶而會遇到殘兵老將
Honda NSR250 2T (超暴力@@ 可以單挑4T 500cc級)

不然就是Yamaha萬年 FZ/FZR/FZ2

多數都是250cc以下
因為台灣過了250cc 就叫重機
Tax是還好多台幣幾百塊而已 只是駕照要重考麻煩
超過250cc就直接跳重量級

當初還沒買車的時候
是有考慮說買中古250cc白牌的小重機 Honda hornet 250
中古價也在11萬左右 不用考重機駕照
高轉四缸的車聲很銷魂 Q_Q
不過研究過後也知道這台也是買回來養不完


結果後來該死去買G-max
不上不下 不人不妖
現在拿去賣也才剩4萬多台幣的行情 虧好多
在想以後要不要帶回來好了  XD

[ 本帖最后由 天河明人 于 24-11-2009 03:10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1-2009 10: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利害咯。。改到干式离合器。。
有ducati的影子了。。。。。

[ 本帖最后由 pp3535 于 24-11-2009 10:19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4-11-2009 03: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p3535 于 24-11-2009 10:17 AM 发表
利害咯。。改到干式离合器。。
有ducati的影子了。。。。。


cheap sound for rich man 你也可以


乾式離合器用在市售車很奇怪
消耗率太殘忍了
如果都習慣離合器含一半 大概7000km就要換了
照顧得好12000km~18000km都有
反正壽命比照後輪就是了

義大利作車的方式真的很不一樣
日本是力量
德國是嚴謹
義大利真的是藝術兩個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爱车专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4-6-2024 05:34 PM , Processed in 0.075187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