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401|回复: 43

在家教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2-11-2008 09: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thos 于 12-11-2008 09:06 AM 发表

小学和中学(或者学院)认识的好朋友之所以珍贵的原因是﹕他們是您美好(天真無瑕的時代﹖)回憶的組成部份﹐他們分享了您的珍贵回憶。
是咩,都不觉得酱PU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2-11-2008 09: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thos 于 12-11-2008 09:06 AM 发表


小学和中学(或者学院)认识的好朋友之所以珍贵的原因是﹕他們是您美好(天真無瑕的時代﹖)回憶的組成部份﹐他們分享了您的珍贵回憶。

不過﹐再多十年您往回頭看時﹐可能已經物是人非事事休矣。當 ...


我觉得没关系,我在政府学校就读,可是还是属于内向。
但是有另一种是属于外在的性格,是和本身真实性格不一定一样的。如,我还是可以在人群中表现出外在的性格,甚至可以令人认为我是开朗活泼的。这种外在的性格是后天塑造的。人是活在社群当中的,人与人的关系不能避免,所以我的例子是被强迫出来的。因此对内向的人来说,身边的人扮演着诱导他形成外向的外在性格的角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1-2008 09: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imon 于 12-11-2008 12:24 AM 发表
对罗,其实很多年轻人的好朋友都是小学和中学(或者学院)认识的。。。长大了之后认识的朋友也可能没那么珍贵了。。。


小学和中学(或者学院)认识的好朋友之所以珍贵的原因是﹕他們是您美好(天真無瑕的時代﹖)回憶的組成部份﹐他們分享了您的珍贵回憶。

不過﹐再多十年您往回頭看時﹐可能已經物是人非事事休矣。當年的好朋友可能已經變成話不投機三句多的陌生人了。不過他們在您的回憶(當年)裡的地位永遠不變。變的是現在(再多十年)的他們和現在(再多十年)的您。

話說回來﹐我的大兒子G個性屬于比較內向的。雖然我曾經自己組織playgroup(父母小孩的聚集團契)﹐也帶G參與其他playgroup﹐送他去DAYCARE﹐OCCASIONAL CARE﹐教會主日學等等﹐他依然比較害羞﹐比較喜歡自己玩( solitary play )﹐只是偶而會參與玩伴們的游戲。在人際關係中﹐欣慰的是他會分享他的玩具﹐食物給朋友玩(不過不是每一次都肯﹐)﹔也在糾紛中不還手(我們教他要保護自己但不要以暴治暴)﹔學會作錯事時要道歉﹐也學會拒絕無理的要求(其實﹐澳洲的小孩這方面很厲害 )。

對於較內向的孩子﹐不知彼得兄認為應不應該給他在家教育呢﹖您的孩子是較內向的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1-2008 07: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imon 于 12-11-2008 12:24 AM 发表
对罗,其实很多年轻人的好朋友都是小学和中学(或者学院)认识的。。。长大了之后认识的朋友也可能没那么珍贵了。。。


成长岁月中,未踏入社会前所认识的朋友是会比较交心。这一段时期也没有这么多尔虞我诈。
但是踏入社会后,大家各分东西,有时候还真的是这些所谓没有这么珍贵的朋友会在你的身边,所以如何与人相处,进而可以一样交心,这样的友谊也很珍贵。

一个人先天的个性和后天的因素才是重点。比如同一个家庭,我比较内向,兄长却比较外向。家长在配合孩子先天的个性给予的引导是孩子将来人际关系的关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11-2008 09: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网友, 我将这因主的恩典而得到的荣耀与大家优先分享。

想起当年我家庭遭遇的总总 患难与当时神的同在与允许, 如今看见我儿的成就, 我们不得不将这荣耀归于我们的主, 我们的神。
我们的神是信实的。 他所给的应许,永不落空。

多年来, 许多神的仆人带来给我们神的话语, 如今我们可以看见它在一一兑现。 愿荣耀归于主, 我们的神。

这是将登在星洲全国版的新闻。 你们可以在星洲的网页看到我的全家福。

Link: 澳評估試‧大馬唯一3金得主‧在家教育陳章傑成績驕人
我们还不明白为何星洲日报的主任要将这新闻登在全国版, 而不是地方新闻,相信这一定有神的美意。 该面对的, 我们家庭必定要面对。 愿神通过这新闻,让我们能将他的爱传讲开来。 让更多的人, 都能分享到这份福音, 神的爱。

神呀! 我与我的家人, 都愿意事奉你, 为主耶稣基督做见证。

[ 本帖最后由 PeterTan 于 12-11-2008 03:5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1-2008 09: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PeterTan 的帖子

谢谢你的分享和见证。
也为你向上帝感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9-11-2008 09: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主圣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1-2008 09: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这对父母的信心、勇气和毅力令人激赏。 希望你将来能把当中的点点滴滴和累积的经验和大家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9-11-2008 09: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和外国已经开始很注意在家教育了。
英文称之为 HomeSchool
爱迪生就是这样教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1-2008 10: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你啊!提你们感到高兴!看得出你和妻子都很爱护孩子们。荣耀归于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1-2008 10: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感动哦~ 愿神继续祝福你一家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1-2008 10: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愚昧。现在才知道有“在家教育”这回事。
恭喜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1-2008 11: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terTan 于 9-11-2008 09:16 PM 发表
各位网友, 我将这因主的恩典而得到的荣耀与大家优先分享。

想起当年我家庭遭遇的总总 患难与当时神的同在与允许, 如今看见我儿的成就, 我们不得不将这荣耀归于我们的主, 我们的神。
我们的神是信实的。 他所 ...

感谢主,赞美主,耶和华的祝福满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1-2008 12: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后第一个感想是.....
原来你的样子是这样的..(以后就不用靠想象了,哈哈哈)

再来的感想是.....
这次你的补习中心赚多很多学生了...
因为一定有很多家长慕名而来....

最后的感想是...
你们全家的见证, 有鼓励我的作用..
至少在做了决定, 交托于神,靠着神, 咬着牙齿走自己定下的路一个活生生的见证.
(你也知道我是个很被左右决定的性格...)
(当然..自少你有太太一起努力/不是一个人)

恭喜...

[ 本帖最后由 tymothy 于 10-11-2008 12:09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1-2008 12: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ocrato 于 9-11-2008 09:43 PM 发表
你们这对父母的信心、勇气和毅力令人激赏。 希望你将来能把当中的点点滴滴和累积的经验和大家分享。


谢谢各位的祝福。

你提到 父母。 从中我们应该能够体会到 圣经所言:“ 两人如果不同心, 怎能同行呢?”

我与太太能够毅然的选择在家教育孩子, 与我们的信仰大大的相关。
我们都相信神的话语, 相信教育的本质在于树人。 当父母将孩子的品格塑造排第一, 我们对孩子所想要的、所想求的, 神都会加给我们。

八年前,当初选择在家教育孩子, 因为不是一条看得清的路途, 确实有许多不确定性和反对的声音。 但 身为基督徒父母的我们, 我们有的是对主的信心。 虽然一路走来不容易, 但在奋斗中时时经历主的同在。 许多时候, 经过多次的努力与尝试,本来孩子不可以的, 竟然通过母亲为他按手祷告, 他竟然可以克服了。 在这教育过程中, 父母与孩子多次经历神的同在。 确确实实了解到, 人的尽头, 就是神的开始。

八年的默默耕耘,如今得到肯定, 我们的家庭有太多太多需要感恩。

我时常引用这句: 人生是一场 不经彩排的 舞台 (Life is a stage without rehersal.)  过去的时间, 就不能够再从来。  如果八年前的选择是错的, 孩子的一生中德童年就是被错过了。

人生, 人的一生, 都应该好好珍惜每一段 人生阶段。

我看到有些网友尚在求学, 有些开始找工, 有些开始选择伴侣, 有些刚刚结婚、处为人妻子与丈夫, 有些刚刚升级做爸爸、妈妈。 这就是人生的其中各个阶段。
这些人生阶段, 我与太太都走过了。 如今,我们已到了看到孩子在学业上与品格上有成就的一天。

我想要提醒大家的就是,  前面的每一个阶段, 不论是求学、选择事业, 选择伴侣, 教育孩子, 这都是富有挑战性的。  神所赐基督徒丰盛的生命, 就是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这人生各阶段中, 享受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之中虽然有酸甜苦辣, 但若果我们是认真的活过, 我们就能经历生命中最真实的、最宝贵的, 有意义的 、充实的生活。

我生命中经过种种的挫折, 甚至到 破产边缘, 当初我的两个女儿不被儿子所就读的幼儿园所接受。 院子以为我女儿是迟钝的, 竟然不肯收她们。
但通过 家庭教育, 今年 我两个女儿,在音乐上 一个拿到 三个 Distinsctions, 另一个拿到两个 Distinctions. 因为是 Abrsm 第六级, 两人将会得到 由英国派发的奖金。 她们在音乐上的成就, 还比哥哥还要好。

在家教育的教育理念, 就是相信 每个孩子 都是天才。 相差在于他们的天赋有没有被发掘, 有没有被栽培。 在填鸭式的教育制度下, 我相信 我儿子的过人天分, 与两个 女儿的音乐天赋,必被埋没。
发掘孩子的天赋的天职, 首要任务就是在最了解自己孩子的父母身上。 做父母的, 不该让“日理万机”的老师来发掘天赋。 这一切就太迟了。
所谓三岁定八十。 孩子的天赋, 通常在学前教育事情,就展示出来了。

为了教育孩子, 我读了许许多多的教育理念与方法的书籍, 及参考许多成功教育孩子的例子与个案。
这些都对我们在教育孩子上, 备增信心。

了解自己孩子的需要,确认教育理念后, 接下来选择教材、资源也是非常重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1-2008 12: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0-11-2008 12: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真是个开通的父亲。。。相信你孩子以后是 越闪越亮。。。

如BIBLE 说SHINE LIKE A STA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1-2008 01: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ymothy 于 10-11-2008 12:06 AM 发表

最后的感想是...
你们全家的见证, 有鼓励我的作用..
至少在做了决定, 交托于神,靠着神, 咬着牙齿走自己定下的路一个活生生的见证.
(你也知道我是个很被左右决定的性格...)
(当然..自少你有太太一起努力/不是一个人)

恭喜...


有些人遇到 难题 就 选择埋怨、或逃避, 或犹疑不决。
身为基督徒, 我们应该以 圣经的教训为戒。 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罗1:17), 哈巴谷书二章四节。 The just shall live by faith.

如果信靠主, 就不该因着环境人事, 放弃原则、放弃本性,反其道而行。
基督徒应该勇于接受挑战, 为着理想而勇敢奋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1-2008 02: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terTan 于 10-11-2008 01:13 AM 发表


如果信靠主, 就不该因着环境人事, 放弃原则、放弃本性,反其道而行。
基督徒应该勇于接受挑战, 为着理想而勇敢奋斗。


是的...这是我从你的见证看到的道理...

只是, 我们面对的挑战, 有时候会是从自属灵上比你强的前辈们...
我最近才又听一个关于B&G的讲座...
还是一贯的作风... 要求一定要"信主"的另一半..
而且这个师母是严重传统的..连天主和基督的配对,她也认为不好.

虽然现在长大, 自己已经有了自己的立场.
但是我少年/刚青年时..
就是在这样的教导/影响下被灌输的..

回顾自己的过去....
因为他们的那一套... 我知道自己失去许多的机会(虽然现在还是有机会).....
也抱怨过...现在算是比较释怀了...
这点其实已经不算我的挑战..
我提起这点, 只是用来作例子而已.
因为最近又听到这一套... 自己会听得特别刺耳.
甚至有点不爽....

你明白我要说的是什么吗?
其实我们很多的挑战....
是来自基督徒本身的教导....
所以他们这些教导; 多少会左右我人生的决定
所以我任何时候都在学习在真道站立的新点...

因为很多道理,
没有绝对对错..
只是看站那个角度去看...

就像你的例子...
单在家读书,不上学去..
开始时相信很多基督徒也认为你们是错的...对吧...
我很喜欢你之前一句
"如果八年前的选择是错的, 孩子的一生中童年就是被错过了。"
我觉得在你的见证, 看到就是做选择的决心..
我知道自己缺乏这样的决心..(当然某方面也缺乏任何的支持)...


我现在引起我一个好奇的问题..
若你太太反对,你还会一个人坚持HOME SCHOOL吗?

若答案是不的话....
那么... 就可以明白我为何总是犹疑不决的性格........
只得一个人支撑...原则和本性,总是容易被妥协的....

总之...谢谢你的见证,
加添了我以后在决心方面的信心~

[ 本帖最后由 tymothy 于 10-11-2008 02:40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1-2008 10: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terTan 于 10-11-2008 12:26 AM 发表


谢谢各位的祝福。

你提到 父母。 从中我们应该能够体会到 圣经所言:“ 两人如果不同心, 怎能同行呢?”

我与太太能够毅然的选择在家教育孩子, 与我们的信仰大大的相关。
我们都相信神的话语, 相信教育 ...


感謝主﹗彼得兄﹐謝謝您的分享。

我們夫妻起初有這個念頭﹐是因為大馬教育制度的問題(大家心照不宣)。我們不想我們的孩子經歷我們曾經歷的[教愚]過程﹐因此在澳洲這三年的生活內﹐特別留意到這兒的國立和私立教育系統﹐也略為了解一點在家教育的可能性。其他的考量是﹕信仰建構﹐邏輯思考開發和發掘潛能等等。

希望彼得兄能不吝繼續分享一點心得﹐讓弟兄姐妹知道我們由選擇給孩子在家教育的可能性。

願上帝賜福您和您一家。
etho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6-6-2024 06:57 AM , Processed in 0.173246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