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7858|回复: 134

中国道教神仙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1-7-2008 12: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备注:本帖只做资料转载,以方便网友日后容易查阅内容。
如欲进行交流。请到「中国道教神仙讨论区」发表,谢谢!
http://chinese2.cari.com.my/myforum/viewthread.php?tid=1276400&extra=page%3D1

目录
第2楼:神仙
第3楼:仙人
第4楼:至人
第5楼:神人
第6楼:真人
第7楼:三士
第8楼:仙人五等
第9楼:十仙
第10楼:天仙
第11楼:地仙
第12楼:人仙
第13楼:金仙
第14楼:胎仙
第15楼:鬼仙
第16楼:鬼侠
第17楼:尸解仙

(内容将逐日增添,直至全文完成为止!)

[ 本帖最后由 白玉书生 于 11-7-2008 01:1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1-7-2008 12: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神仙

一般指长生不死、修炼得道的人,即「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外者。」(《汉书•艺文志》)亦称「仙人」、「真人」、统称「仙真」。若从「神仙」一词的广义和道教神学来看,神与仙是有区别的,神是先天自然之神,是出于天地未分之前,亦称先天之圣;仙是后天在世俗中修炼得道之人,亦称后天仙真。   

神仙思想渊源流长,中国古籍中的「神」字,内涵相当丰富,既包含有「超自然力」,人们难以预测、驾驭者谓之神,如《易》曰:「阴阳不测之谓神」,又曰:「唯神也,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又有精、气等谓之神如「子曰: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札记•祭义》)「圣人之精气谓之神,贤智之精气谓之鬼。」(《札记•乐记》注)还有长生不死者谓之神,如《家语》曰:「不食者,不死而神。」《山海经》中则记载有「不死之山」、「不死之药」,「不死民」等。可见,中国古籍中的「神」既包含先天神灵,也包含有精、气谓神和希求不死之愿望。而神仙之说,究竟起于何时?据考十三经中无仙字,《道德经》五千言亦无仙字,足征「神仙」一词不见于春秋之前。春秋时已有「古而不死,其乐若何?」(《左传•昭公20年》)之讨论,战国时,有人献不死药于荆王和「客有教燕王为不死之道者」,表明神仙思想之萌发。而《庄子》书中则描述了各种神仙人物,有真人、至人、神人、仙人等。

与此同时,从战国齐威王、宣王及燕昭王,以至秦始皇、汉武帝三次大规模地遣使往勃海中寻觅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索取不死之药,使求「仙」寻「药」活动推向高潮,使神仙思想得到长足发展。道教创立之后,以继承和发展古代萌芽的「不死」、「长生」观念,成为道教神学之特色。其仙真有天仙、地仙、散仙等,天仙可以晋升为天神,地仙则只在人间,散仙大多在天上人间飘忽不定。而修炼仙真之说亦有许多变迁,从寻求「不死之药」到人工「炼丹服食」,从宣扬「白日升天」到「尸解仙」,以至发展为道教内丹术,但仍以「炼丹成仙」为其神学目的,使「长生不 死」、「得道成仙」形成道教教理之宗旨、修炼之目标。所祟奉之仙真在道教神仙体系中占有突出地位。

道教仙真的祟拜大体上包括:古他人,如赤松子、彭祖等;古老神话传说人物,如黄帝、酉王母等;道家、道教史上杰出人物,如老子、庄子、张天颊、葛洪、寇谦之、吕洞宾、杜光庭、王重阳、丘处机、张三丰等;历代流传的高道,神异人物,如八仙等等。

道教的广义神仙内涵,继承了长生不死成仙之说,包容了中国古代宗教、古老神话、民间信奉的众神,并且受佛教传人的深刻影响,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神仙体系,即先天之圣、后天仙真和道教民俗神。道教初创时,五斗米道所祟信的「天地水三官」以及神仙谱系的诸天帝、日月星君、风伯、雨师、诸山神、水府等,均是继承中国古代宗教祭祀祟拜演化而来。

古代神话也是道教神仙的重要来源,如道教至上神元始天尊,其原型来自盘古开天辟地的古老神话。对于黄帝、西王母等神话传说人物,则取舍不同,各用其长。对黄帝是专门宣讲「人王长生、得道、升天」的神话,吸引和取得了历代封建帝王对道教的扶持;西王母则是女子登仙得道所隶焉的女仙领袖。佛教的传人,对于道教神仙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中国古代是讲九天的,而道教吸收佛教「三界说」,有「四梵三界三十二天」,所供奉的三十二天帝等,则模拟佛教而来。道教神仙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历史发展的渐进过程。道教最早经典《太平经》中的神仙体系为六等:「一为神人,二为真人,三为仙人,四为道入,五为圣人,六为贤人,此皆助天治也。神入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风雨,道人主教化吉凶,圣人主治百姓,贤人辅助圣人、理万民录也,给助六合之不足也。」(王明《太平经合校》289页)道教初期五斗米道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并崇拜天地水三官。

张角太乎道则奉中黄太一。两晋南北朝 时,除继续祟牵太上老君之外,随着《上清》、《灵宝》经典和各种派别的相继出现,又有以元始天王、元始天尊、太上大道君、太上玉晨大道君为至上槽。不过由于元始天尊能最完美地体现「道」的丰富内涵;即「莫知其先,强目曰元,其知其初,强目曰始;故曰‘元始天尊。」(《混元圣纪》卷二)因此,元始天尊作为道教至上神的地位,为多数派别所承认。此时,各派在吸收旧有神灵基础上,又有大量新的神灵。在当时的道经中,出现了名目繁多的道君、天尊、天帝、帝君、元君、真君、仙君、岳镇海神、仙真众圣等等。但皆无统序,互不相关。

故在南北朝后期,为了道教的传播与发展,一些高道试图进行神仙谱系的排列,如北周末道书《无上秘要》的「道人名品」就作了这种尝试。梁陶弘景著《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共列50多位神仙,以世俗的「朝班之品位」排定出神仙界的「真灵之阶 业」。它分成七个神团,由天间、人间、阴间三大体系组成,从玉清、上清、太极、太清、九官、洞天、太阴的框架构想,设了七个中位,每个中位一般设一个主神,又设左位、右位、女真位、地仙散位等。而《无上秘要》的「道人名品」是以「得道成仙」之视角,从下至上依其修炼之程度,分为八个层次,即「得鬼官道人」(为人死后的仙鬼安排,死后也给升仙真的希望与机遇)、「得地仙道人」、「得地真道人」(即相当于洞天)「得九宫道人」、「得太清道人」、「得太扳道  人」以至「得上清道人」、「得玉清道人」。  

这两者从形式看似有区别,一个从上至下,一个从下至上,但其内涵即得道成仙的层次是相同的,每个层次所列神仙亦大致相同。总之,它是第一次编织了道教的神仙体系,在道教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至唐,经过南北朝时期道教各派长期的酝酿与协商,确立了道教「三清」最高神,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上演境灵宝天尊、太情境道德天尊,道教神仙体系步入了新的格局。他们以「老君师太上玉晨大道君焉,大道君即元始天尊之弟子也」(《犹龙传》卷一《启师资》)的师徒关系,构建了三位一体的道教三清尊神。虽然唐代由于皇室以老子李耳为「联之本系」,尊为始祖,并有道教学者从宗教神学理论上宣扬太上老君相配合,大有独尊老子为教主的意向,但以「三清」为道教至上神的趋势不可逆转。

北宋也仿唐代王室,利用道教神化赵氏,造作道教神仙,如效法唐代奉黄帝为圣祖。这些神话与新造神,多讬言于玉帝,因此一再加封其为太上开天执狩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玉皇大帝不仅成为神州大地世俗民间信奉的天界最高神,而且出现了以玉垒大帝为首的「四御」,形成了「三清」、「四御」神仙体系的新格局,即「三清」为「教门之尊」,「四御」为「吴天三界之尊」。(《灵宝领教济度金书》、《三界醮坛图》)一般认为,道教神仙体系在两宋才比较定型,并大致流传至今。其特点是,斋醮科仪请神、供神以至个人修炼时所祟拜的神灵,不再是前述的修炼、得道、成仙之「真灵位业固」了。两宋涉及神仙体系的道书,有宁全真校、王契真纂《上清灵宝大法》66卷,宁全真校,林灵素编《灵宝领教济度金书》321卷;金允中编《上请灵宝大法》45卷,吕元素集《道门定制》,留用光传、蒋叔舆编《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57卷,以及张君房编《云笈七签》122卷等。它们收集了近千年来道教神仙谱系,并有不少总结与评说。宋以来的神仙谱系,从上述道书中,可以概括为十个层次。最高层是「三清」、「四御」或「六御」;第二层是诸天帝,如九天上帝、五灵五老天君、三十二天帝等;第三层是日月星辰,如十一大曜真君、五斗星君、二十八宿星君等;第四层是三官帝君、三元真君、四圣真君等;第五层是历代传经者名法师,如玄中大法师、灵宝三师、三天大法师等;第六层是雷公、电母、龙王、风伯、雨师等;第七层是五岳、诸山神及靖庐治化洞天福地仙官等;第八层是北阴酆都大帝、水府扶桑大帝及它们所属诸神;第九层是各种功曹、使者、金童、玉女、香官、役吏等;第十层是城隍、土地、社程之神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7-2008 12: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仙人

亦称「神仙」。指修炼得道,神通广大,变化莫测,而又长生不死之人。仙人是道教徒修炼的理想境界。《释名•释长幼》:「老而不死曰仙。」《庄子 •天地篇》:「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被白云,至于帝乡,三思莫至,身常无殃。」《抱朴子内篇•论仙》:「若夫仙人,以药物养身,以术数延命,使内疾不生,外患不入,虽久视不死,而旧身不改。而其或升天,或住地,去留各从其所好。」《神仙传•彭祖传》:「仙人者,或竦身入云,无翅而飞;或驾龙乘云,上造天阶,或化为鸟兽,游浮青云,或潜行江湖,翱翔名山;或食元气,或茹芝草,或出入人间而人不识,或隐其身而莫之见。面生异骨,体有奇毛,率好深僻,不交俗流。」道经又曰:「长生不死,延数万岁,名编仙箓,故曰仙人。」(《太上老君内观经》、《云笈七签》卷一七)仙人之等级,葛洪《抱朴子内篇•论仙》引《仙经》分为天仙、地仙、尸解仙。南北朝时又有「得鬼官道人」之说,增添了「鬼仙」。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分为七级,为玉清、上清、太极、太清、九宫、洞天、太阴。《云笈七签•道教三洞宗元》的「三清」中又有「太清境有九仙,上清境有九真,玉清境有九圣,三九二十七位也。其九仙者,第一上仙、二高仙、三太仙、四玄仙、五天仙、六真仙、七神仙、八灵仙、九至仙。真、圣之号亦以上、高、太、玄、天、真、神、灵、至而为次第」。又有仙官之称,玉清、上清、太清三境, 每境各有左、中、右三宫,宫中各有仙王、仙公、仙卿、仙伯、仙大夫。此外还有一类称散仙,如民间所传的「八仙」。在仙人世界,还有「天师」、「真人」、「先生」之类称号,并被历代帝王作为给某些著名道士的封赠号。仙人传记也特多,今《道藏》中收录的有《列仙传》、《塘城集仙录》、《仙苑珠编》、《续仙 传》、《三洞群仙录》、《疑仙传》、《玄品录》、《历代真仙体道通鉴》及其《续编》、《后集》。另《道藏精华录》收有葛洪《神仙传》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7-2008 12: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人

道教对修仙悟道者的尊称之一。《庄子•齐物论》:「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生死无变于己。」庄子至人说被纳入道教信仰,道经曰:「炼神合道名至人。」「其神契道故曰至。」(《太上老君内观经》、《云笈七 签》卷一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7-2008 1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神人

即神妙至真之人,亦指纯粹不杂之人。神人之说最早见于庄子。《庄子•天道》:「不离于精谓之神人。」《徐无鬼》:「神人抱德畅和,以顺天下。」《庄子。逍遥游》描述神人形象为:「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病而年谷熟」。庄子神人说被道教纳入神仙体系,道经曰:「炼气成神名曰圣人。」「其气通神,阴阳不测,故曰神人。」(《太上老君内观经》、《云笈七 签》卷一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7-2008 1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人

即修真得道的仙人,与仙人统称为「仙真」,最受道教徒的崇敬,视为修炼的目的。道经曰:「炼形为气,名曰真人。」「得本元气故曰炼形为气,正性无伪故曰真人。」(《太上老君内观经》、《云笈七签》卷一七)「真人」之称源于先秦道家,指存养本性、体悟大道之人。《庄子•大宗师》:「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登高不栗,入水不儒,入火不热」;「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睡,众人之息以喉。」《淮南子。本经训》:「莫生莫死,莫虚莫盈,是谓真人。」《庄子•天下篇》将关尹、老聃称为古之博大真人。道教「真人」之称沿此而来,汉晋以后逐渐地被神格化。《太平经》卷四二「九天消先王灾法」称「真人职在理(治)地」,其品级高于一般仙人,即「在大神之下,仙人之上」。《云笈七签》记述上清仙境有「高真」、「玄真」等九种真人。一般而论,道教的「真人」多为受到帝王封诰的「仙人」。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曾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列子为冲虚真人、文子为通玄真人、亢仓子(亦称「亢桑子」、「庚桑子」)为洞灵真人。这四大真人也被道教称为太上老君的四大弟子,其著作通称为「四子真经」。此后历朝帝王常以「真人」称号授与某些道家人物或著名高道,如元世祖曾把全真七子加封为真人。唐以前真人一般称有道之人,此后真人称号 有滥用的倾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1-7-2008 1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士

指三等品性的闻道之士,即上士、中士、下士。语出《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土闻道,大笑之。不笑, 不足以为道。」上士指禀赋超群、心胸豁达的人,这类人闻道后,必能身体力行,不敢怠情;中士指平常之人,虽有慕道之心,但难以持久,时而闻道而喜,时而背道逐欲,天理人欲,乱于方寸之心,故其心于道,若存若亡;禀赋低下,品行不端的人为下士,利欲熏心,迷而难返,故其卑琐鄙俗之心与自然无为之道不可沟通,闻道后难免笑而非之。故而下土之笑,反衬出大道之尊。三士后又衍为修道者的三个品级。《道门经法相承次序》卷下:「上士得道,升为仙官;中土得道,栖集昆仑;下士得道,长生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7-2008 12: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仙人五等

葛洪在魏晋时,提出仙人可学论,认为仙有三等,即天仙、地仙、尸解仙。内丹学兴起后,钟离权和吕洞宾又提出仙有五等之说,即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王重阳又有天仙、神仙、地仙、剑仙、鬼仙的说法。还有所谓最高的大罗金仙。《抱朴子•论仙》引《仙经》:「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钟吕传道集》:「钟曰:仙有五等者,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之不等,皆是仙也。」《重阳真人金关玉锁诀》五等仙中,未列人仙,而有剑仙:「闻《传道集》中,有五等神仙,第一不持戒,不断酒肉,不成杀生,不思善,为鬼仙之类。第二养真气长命者,为地仙。第三好战争,是剑仙。第四打坐修行者,为神仙。第五孝养师长父母,六度万行,方便救一切众生,断除十恶,不杀生,不食酒肉,邪非偷盗,出意同天心,正直无 私曲,名曰天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1-7-2008 12: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仙

因修炼方法不同而成的十种不同类型的仙人。据《太清玉册》卷八,其名依次为地行仙、飞行仙、游行仙、空行仙、天行仙、通行仙、道行仙、照行仙、精行仙、气行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7-2008 12: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仙

亦称「飞仙」。道教指居于天府、能举形飞升的神仙。《天仙品》:「飞行云中,神化轻举,以为天仙,亦云飞仙。」《抱朴子•论仙》分仙为三等,《仙术秘库》分仙为五等,二者均把天仙列为第一等。《塘城集仙录》将「升天之仙」列为九品:第一上仙,第二次仙,第三太上真人,第四飞天真人,第五灵仙,第六真人,第七灵人,第八飞仙,第九仙人。又后世一般指仙女,据《汉武帝内传》载:王母乘紫云之辇,驾九色斑龙,另有五十天仙,侧近鸾舆。此处「天仙」即仙女,后遂以此指称居于天上、美丽超凡之仙女。  
  

飞仙  :即天仙。《天仙品》:「飞行云中、神化轻举,以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7-2008 12: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地仙

道教仙人谱系的一种,为无神通力之仙。据《天隐子》载,在天为天仙,在地为地仙。《仙经》称,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地仙在道教神仙体系中属中等仙人。据《仙术秘库》载,地仙,有神仙之才,无神仙之分。得长生不死,而作陆地游闲之神仙,为仙品中之中乘。《秘要经》认为,「立三百善功,可得存为地仙,居五岳洞府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7-2008 12: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仙

形体坚固、长寿住世之人,称为人仙。丹道修炼中指炼精化炁的筑基阶段。《钟吕传道集》:「人仙者五仙之下二也,修真之士,不悟大道,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术,信心苦志,终世不移,五行之气,误交误合,形质且固,八邪之疫,不能为害,多安少病,乃曰人仙。」又曰:「修持之人,始也或闻大道,业重福薄,一切魔难,遂改初心,止于小成,行法有功,终身不能改移,四时不能变换。如绝五味者,岂知有六气;忘七情者,岂知有十戒;行漱咽者,哈吐纳之为错;著采补者,笑清静以为愚炁;好即物以夺天地之气者,不肯休粮;好存想而来日月之精者,不肯导引;孤坐闭息,安知有自然;屈体劳形,不识于无为;采阴取妇人之气,与缩金龟者不同;养阳食女子之乳,与炼丹者不同。以类推究,不可胜数,然而皆是道也。不能全于大道,止于大道中一法一术,功成安乐延年而已,故曰人仙。」《金丹真传•序》:「补完气血,复成乾体,复得外药,结成内丹,此人仙也。」《武术汇宗》:「有从下关用功者,不使真气泄于阳关,保守元气,镇守下田,不悟移鼎换炉之法,而安长生不老之果,或廷寿于数百年,或延寿于数千年,久而不死.谓之人他。」人仙虽能肉体长生,但有形之体终久必坏,故为下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7-2008 12: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金仙

指出阳神的内丹家。《慧命经》:「金仙者,即《华严经》世尊之所自称也。一且金为西方,实即气也。气属阳,神属阴,阴得此阳,故成阳神。阳神者,众人有所见也,亦得取物。阴神者,众人无所见也,无能取物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7-2008 12: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胎仙

谓修道者脱胎成仙。《黄庭内景经》:「琴心三叠舞胎仙」。琴心即调和神意;三叠即三层功夫。三叠上下成九还,由是而体生翼,翩翩飞舞,脱胎成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7-2008 12: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鬼仙

又称「灵鬼」。指修道者未能炼至纯阳,死后出阴神,乃为鬼仙。《钟吕传道集》:「鬼仙者五仙之下一也,阴中超脱,神像不明,鬼关无姓,三山无 名,虽不入轮回,又难返蓬瀛,终无所归,止于投胎夺舍而已。」又曰:「修持之人,不悟大道,而欲速成,形如搞木,心若死灰,神识内守,一志不散,定中出阴神,乃清灵之鬼,非纯阳之仙,以其一志阴灵不散,故曰鬼仙,虽曰仙,其实鬼也。」《武术汇宗》:「一味闭目寂坐,真心寂照,则静中寻静,悟入顽空寂灭矣,而未灭尽定,只炼得一个强定之阴神,到气尽时,阴神一出,便为灵鬼,谓之鬼仙。」鬼仙系今生肉体修成无望,乃出阴神,死后聚而不散,灵而不慧,故为最下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7-2008 12: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鬼侠

鬼仙之一。《真龙虎九仙经》:「第八鬼侠,人不见其形本,修神仙水墨形,水墨剑也,出入往来,如气不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1-7-2008 12: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尸解仙

道教神仙谱系中的一种。指由尸解而成的仙人。道教经书所载尸解之法有多种。《宝剑经》:「尸解之法有死而更生者,有头断从一旁出者,有形存而无骨者。」《登真隐诀》:「尸解者当死之时,或刀兵水火痛楚之切,不异世人也,既死后其神方得迁逝,形不能去尔。」《真话》云,白日尸解自是仙,白日去谓之上尸解,夜半去谓之下尸解,向晓向暮之际去便谓之地下主者。道教重形神。陶弘景认为,「形神合时,则是人是物,形神若离,则是灵是鬼」。仙道所依则为亦离亦合。合则乘云驾龙,是指天仙;离则尸解化质,则为尸解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7-2008 12: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帝

亦即天帝,道教对其神仙谱系中高位神仙的尊称。上帝原为远古时人们对天神的尊称。《诗经•大雅》有「上帝临汝」之说。《孝经》中也有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的记载。道教用上帝指高位神仙。

①天帝,即玉皇上帝,据《天皇至道太清玉册》载,吴天玉皇上帝,即天,不得其名,乃称为吴天。黄帝称为玉皇,居上天,故称上帝。《宋史•礼志》载上帝圣号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吴天玉皇上帝。

②成神的天尊,如玄天上帝、玄灵高上帝。

③天及五帝、五方五帝神为上帝。

④祭祀的上古帝王亦称为上帝,如三皇五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7-2008 12: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太上

道教以「太上」为最高之辞,用以称呼其神仙体系中最上、最高、最尊之神。太上一词原指最古之世,如《礼记•曲礼》:「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道教用以指尊神,如太上老君。俗称太上老君为太上,或称太上为老君之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7-2008 12: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帝

亦称「天皇」,即上帝,道教对天神的尊称。天帝原为远古人们对天的尊称。据《礼记•曲礼》载,古代天子行祭天帝之礼。天、帝二词同义。以一字言,则祀天「歹食」帝之类;以二字言,则格于皇天,殷荐上帝之类;以四字言,则惟皇上帝、皇天上帝之类;以气所主言,则随方而立名,如青帝、赤帝、黄帝、白帝、黑帝之类,其实所指仍为天帝。道教用天帝指其神仙体系中的高位天神,《列仙传》:「勤天皇于紫微。」参见「上帝」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9-6-2024 09:40 AM , Processed in 0.062523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