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pya_ch

女友的投资组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8-9-2007 05: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ya_ch 于 8-9-2007 05:45 PM 发表
今天想着自己的下个投资目标而沉思良久,
不知为何脑里突然泛起老巴的一句话,
从前不以为意的一句话,
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如五雷轰顶,
如果在美国这么多的选择,
老巴都只给自己20次机会买进不同的公司的 ...

马来西亚和美国环境不同,

如果真要长期持有,大马上市公司的股项不会太多。个人觉得,只有PBBANK在我的永远持有名单,但是,价格上还是不满意。

个人认为值得长期持有(非买进)的名单
- 云顶、YTL、PBBANK、YTLPOWER、IOICORP、SPSETIA、BAT、BJTOTO

工业股我还真没有什么想起可以让我永远持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8-9-2007 10: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uncle ho,
怎样算intrinsic value ah?

小弟也好想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9-2007 12: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ckphang 于 8-9-2007 05:53 PM 发表

马来西亚和美国环境不同,

如果真要长期持有,大马上市公司的股项不会太多。个人觉得,只有PBBANK在我的永远持有名单,但是,价格上还是不满意。

个人认为值得长期持有(非买进)的名单
- 云顶、 ...

就是因爲環境不同,我才嘗試給自己更少的持股數目,
務求讓自己不要輕擧妄動,
並發揮集中投資與複利的威力,
其實自己目前最看好的已經在持有名單裏了,
那就是云頂,
而如果只考慮大馬市場的話,
我有兩家公司在甄選當中,
就是倫平和馬國民再保險,
因爲馬來西亞如果真要晉升先進囯,
一定要提升人民的投保率,
至少要追上銀行業的發展,
然後投保率要追上新加坡目前的水平,
即80%的投保率,如果你覺得100%的投保率是上限的話,
告訴大家,你們錯了,在保險業最成功的日本,
人們的投保率是高達600%以上,
即平均每個人擁有六分保單以上,
所以以大馬目前不足40%的成績來看,
市場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所以提升投保率成功的話,
再保險公司就更容易有生意進門,
本來我是偏向選被低估的馬囯,
可是又想到uncle shuhjiunho說的,
人們願意用更高的價錢買進必有其原因,
在其它領域我是不知道啦,但是在保險業,
名聲是考慮重點,而非價錢,而再保險業更是如此,
便宜的成本對保險公司或投保人沒有什麽意義,
因爲再保險業是最終的負責人,
名聲與理賠率才是顧客考慮的首要重點,
所以不選便罷,若選擇的話我應該偏向倫平。
而另外一個考慮的領域是海運,
自古以來馬來西亞就佔有地理優勢,
欠缺的只是競爭力,而近年來作出成績的大馬散裝貨運就是我考慮的目標之一,
不同空運,海運更講究地理優勢,
所以只要經營得當,加上成本優勢,
超越新加坡應該只是時間上的問題而已,
而銀行業則有馬來亞銀行與大衆銀行為考慮對象,
二擇一,盡量在一個領域只投資一家是我目前的方向,
而你所提到的幾家公司,讓我心動的還有ytlpower,sp setia,
但是仍然有待斟酌,
其它則再説吧,因爲我仍看不到它們的潛力,
至於我下家會買進的公司,
應該是倫平優先,
因爲不同于大馬散裝貨運,倫平雖然本意比偏高,
但是在今次的牛市當中更受忽略,
所以相對的熊市對其衝擊也較小,
考慮到uncle shuhjiunho說的safety of margin,
我想我應該優先考慮倫平

[ 本帖最后由 pya_ch 于 9-9-2007 12:05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9-2007 03: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pya_ch兄,你讲的投保率是指 life insurance 吧?不过 LPI 和 MNRB 的业务是偏向普通保险。如果你想投资 life insurer 的话,大马的 Great Eastern 和 Prudential 都没有上市。本来大东方有计划通过 Pacmas 后门上市,但此计划已在去年取消了。原因是 OCBC 无法私有化 新加坡 的 大东方,虽然已试过两次。

大马散装 (Maybulk)的管理层无可非议是理性和可靠的,它在船价好的时候卖船,船价不好的时候买船。近几年 Maybulk 的盈利会增加是因为卖船和国际市场对 Bulk Carrier 的需求量的增加,这一点你可以看 Baltic Dry Index (BDI)的上升得知。除了供需的因素你也看看 Bulk Carrier 的 business cyc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9-2007 04: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4 secondbrother 的帖子

这新闻有用吗?

Dry-bulk shipping rates reach new highs

Updated : 07-09-2007
Media : The Star
Story By : C. S. TAN

PETALING JAYA: The Baltic Dry Index (BDI) crossed the psychological 8,000-point level, closing at a new high of 8,090 on Wednesday.

With the latest surge in the index, the BDI, which measures commodity shipping costs of various routes and ship sizes, has averaged 6,950 so far in the current quarter, 16%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5,983 in the second quarter this year.

The average in the current quarter is 93%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3,593 in the corresponding quarter last year.

A Bloomberg report quoted China Cosco Holdings Co chairman Wei Jiafu as saying yesterday that shipping rates for dry-bulk cargo, such as iron ore and coal, would continue to rise as China's economy would see robust growth for the next 20 years.

In another report, Bloomberg quoted China Ocean Shipping (Group) Co deputy director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Yang Shicheng as saying that China would import 390 million tonnes of iron ore this year, 11% more than last year.

That would hold freight rates at record highs, he said, adding that iron ore would remain the key driver of freight rates, having replaced grain since the start of the century.

AmResearch said in an update report yesterday that dry-bulk charter rates set all-time highs again last week, with average Capesize spot charter rates ending the week at close to US$125,000 a day, while the average Panamax spot charter rates finished at over US$62,000 a day.

Capesize refers to ships that are too large to pass through the Suez Canal and Panama Canal, and which have to go around the Cape of Good Hope or Cape Horn. Panamax refers to ships that are too big to go through Panama Canal.

AmResearch cited a media report that an aluminium smelter would be put up in Sarawak by a joint venture between Rio Tinto and Cahya Mata Sarawak Bhd.

"We view this news as positive to our bulk universe, both for the long haul (Maybulk) and feeder services (Hubline)."

"Hubline will have first mover advantage due to its stronghold in resource-rich Sarawak, and with the expected delivery of two handysize vessels by 2009, Hubline will be running a total of 26 bulk vessels," AmResearch said.

Handysize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type of dry-bulk vessel and are between 15,000 and 50,000 tonnes deadweight in size.

http://www.biznewsdb.com/english ... ulan=09&kw=wwq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9-2007 08: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econdbrother 于 9-9-2007 03:55 PM 发表
pya_ch兄,你讲的投保率是指 life insurance 吧?不过 LPI 和 MNRB 的业务是偏向普通保险。如果你想投资 life insurer 的话,大马的 Great Eastern 和 Prudential 都没有上市。本来大东方有计划通过 Pacmas 后 ...

当然我指的是人寿险,
但是这始终是相关行业,
当人寿险的业务成长到这个规模,
保险公司也可以向再保险公司伸手以期风险分担转移,
所以一样有利可图,
当然只要我一天不出手,
一切只是在我脑海里斟酌,
而且有时时事难测呀,
今天南洋商报就刊登了一则新闻,
如果消息属实,
也许会促使我将金鹏从新纳入不卖的其中一家公司,
至于大马散装货运我倒不介意所谓的周期,
因为没有什么行业不跟经济挂钩,
行情好的时候什么生意都好做,
反之亦然,重要的是长期是成长的,
那就足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0-9-2007 08: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尽管金鹏(Tranmil,7000,主板贸服股)发生假账事件,但大马首富郭鹤年非但对该公司不离不弃,如今更计划通过注入其企业臂膀嘉里建设(Kerry Properties)旗下的资产,借此崛起为金鹏的单一最大股东。

据熟悉这项交易的银行家消息指出,郭鹤年计划以换股方式,将嘉里建设的一些资产注入金鹏。

通过换股注入资产的方式,郭鹤年不但将因此增持金鹏的股权,更将崛起为金鹏的最大股东。

他给予金鹏的估值为每股7令吉,按金鹏上周五闭市价4.74令吉,溢价高达2.26令吉或47.68%。

换句话说,金鹏将发出每股按价7令吉的新股,来换取嘉里建设的资产。

第三季料反亏为盈

亚欧美证券上周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就暗示,金鹏可能和嘉里建设进行合作,并预期金鹏可在第三季就可反亏为盈,重新取得盈利。

实际上,呈报给大马交易所的资料显示,郭鹤年已开始在公开市场累积金鹏的股票。

单是在上个月,郭鹤年就从公开市场买进金鹏80万股股票,令其在金鹏的投资总额增至约3亿令吉,或相对于每股6.25令吉。

据《福布斯》杂志的统计,郭鹤年个人身家高达70亿美元(约245亿令吉)。

分析员指出,将嘉里建设的资产注入金鹏,不但将稳定金鹏集团的盈利表现,更将协助稳住郭氏家族在金鹏的投资成本。

嘉里建设的主要业务是在香港、中国大陆及亚太区进行产业发展与投资,其他业务包括物流、货运及货仓持股与营运、基建相关投资、酒店控股与管理,以及投资控股等业务。

该集团的业务遍布香港、中国大陆、澳门、大马、英属维尔京群岛、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印尼、澳洲、巴布亚新几内亚、库克群岛及荷兰等地。

嘉里建设旗下的嘉里物流是中国大陆的物流业钜子,业务包括营运众多的货仓、物流集散中心及港口设施,业务网络遍布全球逾18个国家及超过150座城市。单在去年,物流业务取得11.7亿港元(约5.85亿令吉)的盈利,以及63亿港元(31.5亿令吉)的营收。

尽管经过假账风波后,金鹏目前正经历着一些考验,但该公司却拥有价值连城的资产,即大马政府赋予的国家货运公司地位。
据了解,嘉里物流与金鹏之间的结盟,就是欲通过一个国家级的货运公司地位,建立一个穿梭中国、印度及美国之间的空运网络,进一步拓展郭鹤年的物流王国。

在大马,马航(MAS,3786,主板贸服股)是唯一的国家客运航空公司,而国家货运航空公司则是马航货运(MAS Kargo)私人有限公司及金鹏。消息指出,郭鹤年给予金鹏显著的溢价,就是因为金鹏的国家级航空公司地位。

在亚洲,区域内主要机场的大部分降陆权是根据国与国政府之间的协议安排,因为许多机场通常都是由政府控制。

然而,金鹏所享有的国家级货运航空公司地位,却让该公司可在马航未能提供服务的情况下,通过各政府之间的安排来寻求新的降陆权。

这项地位至今已让金鹏成功取得日本、中国、印度,以及亚太区逾10个主要城市的降陆权,这包括澳洲的悉尼及纽西兰的奥克兰在内。另外,金鹏的货机也已飞往美国及欧洲的城市。



这就是今天南洋刊登的一则消息

[ 本帖最后由 pya_ch 于 10-9-2007 08:13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9-2007 12: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ya_ch 于 9-9-2007 12:01 AM 发表

可是又想到uncle shuhjiunho說的,
人們願意用更高的價錢買進必有其原因,


....

因爲不同于大馬散裝貨運,倫平雖然本意比偏高,
但是在今次的牛市當中更受忽略,

所以相對的熊市對其衝擊也較小,
考慮到uncle shuhjiunho說的safety of margin,
我想我應該優先考慮倫平


如果你有再考虑我讲以上的两点,那么你不难发觉,对一间公司的衡量,不只是单靠本益比。

伦平是一间不需要太多Retain Profit的公司,所以其公司所赚到的钱,除了小数要用来Provision那些IBNR的Claims之外,其他的盈利都可以派发给股东。

比起大马散装货运,大马散装货运的生意有一点点周期性的影响,所以公司需要留着一笔现金来Provision周期比较低潮的时候,或是需要开支大,造船的时候。

不过这两者的管理层都不错,属于普通平凡的生意,可是确拥有超级管理层的公司。所以这两间公司一般上的获利能力,都比同行来得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0-9-2007 1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alvink 于 8-9-2007 10:36 PM 发表
uncle ho,
怎样算intrinsic value ah?

小弟也好想知道=)


也许该更深入探讨的是,公司将来肯定的获利能力。
The value of the company relies on how much the company can offer to the shareholders in the futur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9-2007 08: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细细思考了几天之后,
我发现jackphang前辈说的不无道理,
我不应该盲从,所以我决定从新分配我的投资,
当然我仍限定十家公司的数目不变,
但是那只限我女朋友那里来的资金,
因为她的资金是占大多数的,
所以必须稳健为主(毕竟只是女友,要考虑很多)
而我自己刚要进场的资金只占少数,
所以就以购买周期股为主,
以期获取较高的回酬率,
会这样做,不坚持双方的资金都按之前的计划是迫于无奈,
毕竟现实残酷,我接下来的必须开销已是让我无从着手了,
那就是我人生的第一件大事,婚事,
要靠储蓄来达到目标已经是很难了,
所以我决定稍为改变一下之前的投资决定,
反正我很幸运,手上打理着两人的资金,
可以灵活调度,也可以借此实验,
看看两种投资方式,
到底那一种会更为理想.

对了,shuhjiunho,jackphang等前辈,
你们怎么看待明年最低交易佣金为rm40这条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9-2007 08: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huhjiunho 于 10-9-2007 12:14 PM 发表


如果你有再考虑我讲以上的两点,那么你不难发觉,对一间公司的衡量,不只是单靠本益比。

伦平是一间不需要太多Retain Profit的公司,所以其公司所赚到的钱,除了小数要用来Provision那些IBNR的Claims之外 ...

姜果然是老的辣,
在这里我真的可以学到东西,
毕竟我身边没有这样的朋友可以为我解说分享,
谢谢你uncle shuhjiunh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9-2007 09: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题,
以后我会把帮女友做的投资决定在这里跟大家讨论,
而我自己的则会另开一个新帖,
希望大家可以多多给意见,

组合目前如下:
持股公司  持股总数   盈亏状况
云顶         1100   loss on paper   
金鹏         1400   loss on paper

投资组合是针对退休而准备,
因此将来的选择会以安稳为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9-2007 05: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动用了第二个机会,
买进了近期倍受消息困扰的顶级手套,
经过这次购买后,
基本上组合里的资金已经完了,
所以是100%的投资,
而今年的最后一笔资金会在12月到,
所以到12月之前都只能静观其变了,
组合目前如下:
持股公司  持股总数   盈亏状况
云顶         1100   loss on paper   
金鹏         1400   loss on paper

顶级手套      500   profit on pape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9-2007 11: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8k的提及,所以我在昨天买了本麦青远的旧作,
其中有一点他提到的就是,
尽量避开高负债的公司,
因为不管怎么乐观,
形式并不会因为我门的乐观而持续,
当意想不到的事发生时,
公司的尝债能力就会出现问题了,
还有一点就是避开营业额暴涨,
但是盈利增长却不成正比的公司,
尤其是通过降低赚取的%率来达到营业增长的公司,
这样的手法同样会因为市场的不景气而带给企业致命的伤害,
所以只要先避开亏损的公司,
再回避这两种情况,
然后按巴菲特大师所提倡的投资重点,
高roe,业务简单易懂,
我们就不容易投资失败了,
即使买在高点,然后遭遇风暴,
发生帐面亏损,
只要企业能够继续提高盈利,
我们终究会摆脱困境,
然后取得利润,
但是当然,如果能够注意到safety of margin,
那就更完美了,
还有一点就是,
书中也提到,原来巴菲特也有进行较短期的投资,
这也解开了我一直以来的疑问,
原来,股神不是只单纯的进行长期投资,
只要有把握,他也会进行短线交易,
例如当公司成为被收购的目标的时候,
只要能确定消息的可靠性,
股神一样会进场以赚取那10-20%的溢价价差,
但是我们这里就未必能像股神这样了,
因为一般的美国投资者是没有兴趣赚取这样微薄的利润的,
相反我们这里就不同,
对这类消息反应极快,
甚至于能被炒高至超越收购价,
所以国情不同,
投资方式也要适当调整,
切不可盲从,这就是我的新的心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9-2007 11: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ya_ch 于 24-9-2007 11:20 AM 发表
尽量避开高负债的公司,
因为不管怎么乐观,

形式并不会因为我门的乐观而持续,
当意想不到的事发生时,
公司的尝债能力就会出现问题了,

那么你会错过YTLPower、Mahsing、Topglove、Cari谈到很热的RCECAP等等的公司了。
债务其实并不可怕,只要你知道借来的钱,用在能够正面生产钱财的管道里。
能够接力打力,才能够提快速度,在这大鱼吃小鱼,快鱼胜慢鱼的世界脱颖而出。

原帖由 pya_ch 于 24-9-2007 11:20 AM 发表
还有一点就是避开营业额暴涨,
但是盈利增长却不成正比的公司,

尤其是通过降低赚取的%率来达到营业增长的公司,
这样的手法同样会因为市场的不景气而带给企业致命的伤害,

通过较低的Profit Margin来赢取更多的生意不是坏事,最重要就是自己的成本是比对手都来得低。
如果持续这样的情况,不多久竞争对手就会被你淘汰了。这样公司就可以从对手中抢到生意,在慢慢提高Profit Margin。

原帖由 pya_ch 于 24-9-2007 11:20 AM 发表
再回避这两种情况,
然后按巴菲特大师所提倡的投资重点,

高roe,业务简单易懂,
我们就不容易投资失败了,
即使买在高点,然后遭遇风暴,
发生帐面亏损,
只要企业能够继续提高盈利,
我们终究会摆脱困境,
然后取得利润,

公司亏本不可怕,可怕的是公司将来会赚很多钱你都不知道。
公司现在和过去都只是一个参考,公司将来的表现才重要。
况且,如果公司还有竞争能力,现在的亏损就提供了投资者非常好的买入机会。

原帖由 pya_ch 于 24-9-2007 11:20 AM 发表
只要能确定消息的可靠性,
股神一样会进场以赚取那10-20%的溢价价差,

投资不亏钱,强调的就是一个肯定性/可靠性。
这方式稳过今天赚100%,明天又不知道会不会呕一个200%回去了。
你说对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9-2007 12: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huhjiunho 于 24-9-2007 11:45 AM 发表

那么你会错过YTLPower、Mahsing、Topglove、Cari谈到很热的RCECAP等等的公司了。
债务其实并不可怕,只要你知道借来的钱,用在能够正面生产钱财的管道里。
能够接力打力,才能够提快速度,在这大鱼吃小鱼, ...


贊成... 沒有高負債的公司 ?
要嘛... 就是股價很高了...
要嘛... 就是成長放慢 / 成長停止了
要嘛... 就是要等著被踢出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4-9-2007 12: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huhjiunho 于 24-9-2007 11:45 AM 发表

投资不亏钱,强调的就是一个肯定性/可靠性。
这方式稳过今天赚100%,明天又不知道会不会呕一个200%回去了。
你说对吗?


可能你賺十次都不夠你一次嘔完回去...
投資賺錢... 最重要的就是三個字
穩... 穩... 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9-2007 05: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huhjiunho 于 24-9-2007 11:45 AM 发表

那么你会错过YTLPower、Mahsing、Topglove、Cari谈到很热的RCECAP等等的公司了。
债务其实并不可怕,只要你知道借来的钱,用在能够正面生产钱财的管道里。
能够接力打力,才能够提快速度,在这大鱼吃小鱼, ...

其实我已经动用了第二个机会,
帮女友买进了最近倍受消息困扰的topglov,
而你所提及的ytlpower也一直是我的考虑对象,
其中还有金融领域的lpi,
贸服股的大马散装货运也是我想要,
但是还未持有的心头好.
可是uncle ho,如果一直举债投资,
真的是好事吗?我知道生意需要举债,
甚至说适当的举债可以事半功倍,
可是怎样才叫适当?
megan现在不就因为庞大的债务而身陷重围吗?
还有,景气的时候,我们能够预测收入,
可是万一突然金融风暴呢?
影响了公司的收入,
会不会因此而陷入困境,最后因为周转不灵而倒闭呢?
这个适当,我抓不到点啊...
至于profit margin,我之前在Uncle ho的帖子里也提到,
我是不介意降低盈利来达到市场成长,
可是麦青远和巴菲特不是不赞成这样做吗?
毕竟如果在淘汰对手之前,
我们自己也挺不过了,怎么办?
至于亏本问题就更惨了,
我到现在还领悟不到uncle ho的心得,
如果是周期性的行业又不同讲,
但是当大家都在赚钱,它却亏钱呢?
像我手持的金鹏就是一例,
uncle ho所说的什么竞争力之类的,
我都不懂,也没想到,
只知道相信郭鹤年,
然后相信他所委任的人可以带领公司走出困境而已,
因为空运不像当初股神收购波克夏,
是一门面临底成本竞争的行业,
一个在美国已是夕阳行业的纺织业,
即使有着最好的领导人,
也无法让它在美国再造辉煌了.
所以我才选择在当时购入金鹏.
而一般的小投资者也不像股神般是全职投资者,
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去证实消息或什么的,
而当我们知道消息的肯定性的时候,
往往已经太慢了,因为我们这里不同美国,
被证实了的消息是会被炒到天上去的啊,
所以我才说要视情况而定,
否则还是老老实实投资,
否则只怕落个东施效颦.
对了,uncle ho,你是不是不回短信息?
还有,你有没有曲高合寡的感觉?
因为我发现虽然崇拜股神的不少,
但是在佳礼,像你这样的了解与奉行的,却是少之又少,
即使有,也是较少发表文章的隐士,
你会不会懊恼没有人可以交换意见或什么的?
再次谢谢你给我的意见

[ 本帖最后由 pya_ch 于 24-9-2007 05:4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9-2007 05: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ya_ch 于 24-9-2007 05:28 PM 发表

可是uncle ho,如果一直举债投资,
真的是好事吗?我知道生意需要举债,

甚至说适当的举债可以事半功倍,
可是怎样才叫适当?
megan现在不就因为庞大的债务而身陷重围吗?
还有,景气的时候,我们能够预测收入,
可是万一突然金融风暴呢?
影响了公司的收入,
会不会因此而陷入困境,最后因为周转不灵而倒闭呢?
这个适当,我抓不到点啊...


这个要看公司举债用在什么地方。我打个比方:
YTLPOWER举债是继续收购公司,这些公司都有经营权,管理得妥当就肯定能够带来盈利。所以这么安全的举债方式,担心什么?
Topglove举债也是继续扩充,甚至购买上游的橡胶园,在最短的时间成为最大的手套制造厂。只要一直有手套供应,举债是有风险,不过也有其好处。除了手套有了代替品,那么公司就有危险了。
Mahsing举债是因为管理层眼光够快够好。物色到一块好的地,就立刻举债发展,最短的时间建好房屋卖出去收钱。既然借钱成本比较高,所以Mahsing就打中高挡的消费者口味,卖得更贵,赚回这一笔钱。然后一直重复这样的方法。如果要等到公司累计到足够的钱才来进行买地,这块好的地,是否还在?这样会不会慢了一点?

至于Megan,请你告诉我,举债扩充是否真的有以上的效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9-2007 05: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9 shuhjiunho 的帖子

megan举债5亿,是为了买最新机器来发展。是事业的发展。有什么问题????

如果今天topglove买胶园,明天audit讲胶园不见了,那怎么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6-6-2024 05:57 AM , Processed in 0.07468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