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siaweee

让你感动而留下深刻印象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10-2008 12: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千萬不要忘了最初的本心  ....

有個老魔鬼看到人間的生活過得太幸福了,他說:「我們要去擾亂一
下,要不然魔鬼就不存在了。」
他先派了一個小魔鬼去擾亂一個農夫。因為他看到那農夫每天辛勤地工
作,可是所得卻少得可憐,但他還是那麼快樂,非常知足。
小魔鬼就開始想,要怎樣才能把農夫變壞呢?他就把農夫的田地變得很
硬,讓農夫知難而退。
那農夫敲半天,做得好辛苦,但他只是休息一下,還是繼續敲,沒有一點抱怨。小魔鬼看到計策失敗,只好摸摸鼻子回去了。
老魔鬼又派了第二個去。第二個小魔鬼想,既然讓他更加辛苦也沒有
用,那就拿走他所擁有的東西吧!
那小魔鬼就把他午餐的麵包跟水偷走,他想,農夫做得那麼辛苦,又累又餓,卻連麵包跟水都不見了,這下子他一定會暴跳如雷!
農夫又渴又餓地到樹下休息,想不到麵包跟水都不見了!「不曉得是哪
個可憐的人比我更需要那塊麵包跟水?
如果這些東西就能讓他得溫飽的話,那就好了。」又失敗了,小魔鬼又棄甲而逃。
老魔鬼覺得奇怪,難道沒有任何辦法能使這農夫變壞?就在這時第三個
小魔鬼出來了。
他對老魔鬼講:「我有辦法,一定能把他變壞。」
小魔鬼先去跟農夫做朋友,農夫很高興地和他作了朋友。因為魔鬼有預
知的能力,他就告訴農夫,明年會有乾旱,
教農夫把稻種在濕地上,農夫便照做。結果第二年別人沒有收成,只有農夫的收成滿坑滿谷,他就因此而富裕起來了。
小魔鬼又每年都對農夫說當年適合種什麼,三年下來,這農夫就變得非
常富有。
他又教農夫把米拿去釀酒販賣,賺取更多的錢。慢慢地,農夫開始不工作了,靠著經濟販賣的方式,就能獲得大量金錢。
有一天,老魔鬼來了,小魔鬼就告訴老魔鬼說:「您看!我現在要展現
我的成果。
這農夫現在已經有豬的血液了。」只見農夫辦了個晚宴,所有富有的人都來參加;喝最好的酒,吃最精美的餐點,
還有好多的僕人侍候。他們非常浪費地吃喝,衣裳零亂,醉得不省人事,開始變得像豬一樣癡肥愚蠢。
「您還會看到他身上有著狼的血液。」小魔鬼又說。這時,一個僕人端
著葡萄酒出來,不小心跌了一跤。
農夫就開始罵他:「你做事這麼不小心!」「唉!主人,我們到現在都沒有吃飯,餓得渾身無力。」
「事情沒有做完,你們怎麼可以吃飯!」
老魔鬼見了,高興地對小魔鬼說:「唉!你太了不起!你是怎麼辦到
的?」
小魔鬼說:「我只不過是讓他擁有比他需要的更多而已,這樣就可以引發他人性中的貪婪。」
心若改變,你的態度跟著改變;
態度改變,你的習慣跟著改變;
習慣改變,你的性格跟著改變;
性格改變,你的人生跟著改變。
但在看完後帶給人的震撼,卻絕不是筆墨可以表達、言語可以形容的,
這篇文章分享給每一個在為夢想努力奮鬥的你,提醒我們在努力追求夢
想的同時,
千萬不要忘了最初的本心。

為別人活下去是幸福的,凡是幸福的人才為別人活著。
當一個人只是為了自己活下去而活下去的時候,他基本上已經喪失了活在這個世上的意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7-10-2008 12: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iaweee 于 7-10-2008 06:19 AM 发表
睡猪,你想怎样,就要想清楚啦!给人家一个答案,看在他的勇气,他的情书份上 其实,感动会出现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或是某人给了你这个感觉,而这个感觉,也不是常常都会出现,当它出现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珍惜能给你这份感动的人呢!

我没有说不珍惜







只是太突然,不懂如何回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08 12: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iaweee 于 7-10-2008 06:19 AM 发表
刚回到家,看到你们在我的贴里灌水,本来很想骂你们的,想想你们也不算过分,也就算咯!可爱的你们竟然在我的贴里示爱,服了你们咯! 黑暗,既然爱了,就别轻言放弃。啊猪,你满怀心事哦!睡猪,你想怎样 ...



你這個貼~~應改作~~令人感動的~~示愛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08 1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阿波羅豬豬 于 7-10-2008 12:44 PM 发表



你這個貼~~應改作~~令人感動的~~示愛貼~

做么我出现你就出现   果然是同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08 0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超爱睡的猪 于 7-10-2008 12:46 PM 发表

做么我出现你就出现   果然是同类


你~~~睡多久~~我都睡多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08 01: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死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7-10-2008 04: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超爱睡的猪 于 7-10-2008 01:19 PM 发表
死猪



屎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08 09: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1# shinzhe 的帖子

看完你的文章,感動下
原來這就是人性
讓人看不到卻也抓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8-10-2008 12: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hinzhe 于 7-10-2008 12:10 PM 发表
千萬不要忘了最初的本心  ....

有個老魔鬼看到人間的生活過得太幸福了,他說:「我們要去擾亂一
下,要不然魔鬼就不存在了。」
他先派了一個小魔鬼去擾亂一個農夫。因為他看到那農夫每天辛勤地工
作,可是所 ...


所以,我經都告訴自己,要知足常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0-2008 12: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我是如花 于 7-10-2008 07:54 AM 发表
疼惜您所擁有的珍藏,追尋您所期盼的夢想-----

這是個真實的故事(蘆荻口述 連淑香整理)


一個個無情的誤解,打亂了幸福的腳步。
當命運的死結終於用代價打開,一切都為時已晚。

接婆婆來家安度晚年﹐結 ...


這個故事,看過了很多次~~~~
不過,再次看回來,我目己都覺得很感動~~~~~~
所次,不想 讓自己后悔,發生了什麼事,我都希望把問題都快快作出了斷,想說的,要解釋的一次過說完。
以前是這样,現在和以后,都會是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0-2008 12: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取自劉墉的其中一篇作品1/5

<<九根手指>>

我初中讀夜校,大概因為晚間上課,不少老師都是兼職,常因故請假,所以總有代課老師。

有位代課老師,只教一堂就不見了,卻留給我很深的印象。

那一天,他西裝筆挺、滿頭大汗地衝進教室,顯然「才下班」就趕來代課。

我不記得他教得如何,只知道同學們認為他是代課的,都很不認真,有個同學在下面偷看漫畫書,被老師發現,把書沒收了。

但是另一個頑皮的同學,下課後悄悄跟著那老師到辦公室,再趁老師不注意,把漫畫書偷了回來。物歸原主,獲得全班英雄式的歡呼。

就在這時候,那老師走進來。

教室的空氣突然凝固了,大家原先以為他只代一堂課,不會回來,這下子非有人倒楣不可。

那偷書的同學更嚇得臉色慘白,因為他已經被記了兩次大過,這下偷老師東西,非勒令退學不可。

代課老師進來盯著大家,臉色通紅,一句話也沒說,看得出他在壓制滿腔的怒氣。

突然,他舉起兩隻手,沉聲問:「幾根手指?」

「十根!」同學們答。

「不!」代課老師重重地說:「九根!」

沒有人懂,也沒人敢吭氣。

「應該是九根!」
代課老師一個字一個字地說:「我像你們這麼大的時候曾經做小偷,一次次被抓,都因為沒成年,被放了。最後一次,日本警察實在氣了,要切掉我一截小指頭,一方面給我懲罰,一方面使別人以後看到我少一截指頭,能防著我。就在我哭著喊著的時候,那被偷的人突然改口,說他記錯了,應該是他自己不小心把東西掉在路上被我撿到。警察顯然不信,但是又裝作相信,把我放了。」
說到這兒,他重重嘆了口氣,看著自己伸出的十指說:「所以我原來應該只有九根手指,是被我偷的那個人放了我。我後來常想,如果我當時切了一截手指,我可能自暴自棄,成為江洋大盜。但是他們原諒了我,明明可以罰我,卻給我寬恕之後,我既羞愧又感激,痛改前非、加倍努力,而今成為一個大公司的主管。」

說完,他一轉身,走了出去。


[ 本帖最后由 ht7828 于 8-10-2008 01:02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0-2008 12: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取自劉墉的其中一篇作品2/5

看到報上一篇楊素靜老師寫的〈懺悔娃娃〉。

她在教美勞的時候,有個學生拿來作品,一看就不是學生自己做的。

她正要發作,但是突然想到自己國中二年級,有一回規定做布娃娃,大家統一購買材料,當時她想做得更好,自己跑去藝品店找。

材料沒找到,卻看上一個戴著寬邊帽、還牽著小狗的大眼睛布娃娃。她愛不釋手,居然買回那個做好的娃娃,而且硬著頭皮當成自己的作業交給老師。

老師顯然一眼就看出來了,但是「大智若愚」,沒拆穿。卻成為一個羞愧的記憶,留在楊素靜的心底。

於是她也原諒了那個學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0-2008 01: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取自劉墉的其中一篇作品3/5

無獨有偶,才讀完楊老師的文章,就看到一則電視新聞:

某國中畢業班的老師,因為一個女生上課打手機,把手機沒收。幾個跟那女生要好的男生過去為女生說情,愈說愈急,居然動手搶,甚至打了老師。

老師受傷了,但是沒立刻發作,他忍著,直到第二天畢業典禮,那幾個打他的男生拿到畢業證書,才把事情說出來。

原先認為因此不能畢業,而忐忑不安的學生,終於痛哭流涕地向老師懺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0-2008 01: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取自劉墉的其中一篇作品4/5

接到一個受刑人游嘉宏寫的小說,厚厚一本,字體工整得像刻的一般。原來那是本傳記,寫他生在黑道家庭,在黑道中掙扎的往事。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回憶少年時犯罪,被裁付保護管束的一段。因為他的文章寫得極生動,我將原文照錄──

刑法規定,裁付保護管束的少年,固定每月向法院特定的觀護人簽名報到接受詢問,豈知第一次找觀護人報到時,我就和「她」發生口角爭執。

她,是個二十七八歲的小姐,一見面劈頭就罵:「你年紀輕輕不學好,將來要當社會的敗類嗎?」

初時我嚇了一跳,但為了面子,我一臉不屑地反駁說:「我當社會敗類又關妳什麼事?」

她聽完很生氣的從椅子上站起來,怒氣沖沖地指著我的鼻子嚴厲地說:「我有權利撤消你的保護管束,你不知道嗎?」

我心裡想「當然知道,我為什麼不知道?我又不是白痴!」卻還是死鴨子嘴硬的頂說:「那妳把我抓去關啊!」

硬著頭皮說出這句話時,我著實緊張得捏了一把冷汗!看著法院觀護室裡所有大大小小錯愕的眼神,正對我們行注目禮的尷尬場面,她皺皺眉又坐回椅子上,然後語氣和緩地對我說:「如果你被關進牢裡,這輩子不就完蛋了,你明白嗎?」

聽她語氣緩和下來,我紅著眼眶委屈地回答「誰叫妳剛剛對我那麼兇!」

她聽完忽然沉默,也許是我的眼神洩露了我的脆弱和心事,她開始以溫柔的語氣告訴我:「以後記得每個月來找我報到,我有權利知道你的生活作息……」話說到這兒,忽然壓低聲音對我說:「剛剛我不應該對你那麼兇,是我不對,我向你道歉……!」

當我迷惑不解正要走出觀護室咖啡色的雙扇門時,身後又傳來她再次的叮嚀:「記得來找我報到!」我轉過頭回她一句:「知道啦,比我爸還囉唆……!」就笑著飛奔而去。

我常想,是什麼樣的因緣,讓這兩個原本毫不相識的陌生人,在同一個屋簷下相聚且相互關懷?在我當時的觀念邏輯中,這就像「天方夜譚」般荒謬且離奇!難道,這又是老天爺開的一個玩笑?只是,從這個玩笑當中,又有誰能夠體會出每個孩子,其實都有一顆敏感又脆弱的心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0-2008 01: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取自劉墉的其中一篇作品5/5

游嘉宏後來雖然還是無法離開黑道,甚至成為槍擊要犯,但是而今痛改前非,以國中都沒畢業的程度,居然寫出六本散文和小說。

讀他的作品,我好像看見一個涉過泥塘,終於摘取一枝清蓮的孩子,所以我常寫信給他,鼓勵他,也給他一些寫作的建議。

我發現在他心靈的深處,有恨有愧有悔。恨的是他從小身處的黑道環境,愧的是對他的父母和戀人,悔的是他犯下的種種錯誤。

而在那字裡行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他寫少年觀護人的這一段。

他雖然沒有因為那觀護人的寬容而立刻改正,但是觀護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舉動,都深深印在游嘉宏的心上,甚至成為他後來「向善」的動力。

正如游嘉宏在信裡說的「我並非十惡不赦,因為我本善良。」

當一個人犯了錯,你處罰他,他反而不在乎了,覺得已經得到應有的懲罰,而「兩不相欠」。反倒是那「該罰未罰」的寬囿,常會像是種子,留在他心中,長出根、長出葉,萌發成長,有一天結出善良的果實。

-----------------------------------------------------------------------------------------------------------------------------------------------------------------------
以上 的文章,取自劉墉<<我是一種美麗的疼痛>>作品集,其中一篇文章。
這篇文章,讓我看了真的好感動。
尤其是第一個,還有那位
受刑人游嘉宏的故事~~~~~

[ 本帖最后由 ht7828 于 8-10-2008 01:05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0-2008 01: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取自劉墉的作品

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文章,同樣 是來自<<愛是一種美麗的疼痛>>這本書。
<<美麗的疼痛>>
正因為媽媽生孩子時有被撕裂的痛苦,
孩子又在未成熟前心不甘情不願地離開母體,
也有被撕裂的痛苦,
所以人是所有生物中最疼孩子、最黏媽媽的。

小時候養蠶,好奇地把蠶繭剪開,看到裡面褐色的蛹,心想那繭不過是個小房子,沒有必要,於是把蛹放在小瓶子裡,只是試了好多次,都成為「死胎」。

後來才聽人說,蠶在變成蛾子之後,會吐出一種酸性的汁液,把繭腐蝕出一個洞,由那裡鑽出來。那個洞很小,蛾子必須用力往外擠,就在這擠的過程中,可以把體液推向翅膀。翅膀才能展開,也才能羽化。

我沒查考這是不是真的,只知道自己前幾年養螳螂的時候,看那螳螂不吃不喝好幾天,好像瘦了一圈,然後倒掛在枝子上蛻皮,從背上一個小小的裂縫鑽出來,只見牠擠壓扭曲掙扎,好像有著無比的痛苦,但是痛苦過去,當牠再度展翅,就一下子變大了。

§

「人為了站立,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最近看生物學的書,談到人為了站立,頸椎不得不往前移,頭不得不往後挺著,加上腦子大、頭重,所以容易有肩頸痠痛。又因為直立,上半身的力量加在下半身,造成腰痠和坐骨神經痛的毛病。

更糟糕的是為了直立行走,人的兩條腿不能距離太遠,骨盆不能太寬,造成生產時骨盆得打開,而有被撕裂的疼痛。

書上還說,其實每個人都是早產兒,就算足月,也是早產。因為女人骨盆太小,沒辦法等胎兒長大,就得生出來。所以牛羊才落地就能走,嬰兒卻要過一年才能走;牛羊生下來不哭,人卻要死命哭。
也正因為媽媽生孩子時有被撕裂的痛苦,孩子又在未成熟前心不甘情不願地離開母體,也有被撕裂的痛苦,所以人是所有生物中最疼孩子、最黏媽媽的。


--------------------------------------------------------------------------------------------------------------------------------------------------------------------------------------------------------
看完之后,是不是有一種很深的感觸??
突然想到一句話"身體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媽媽懷胎十個月,要經歷過生產的痛苦才將我們帶到這個世界,如果我們不好好的愛惜自己,那豈不是傷害了母親了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8-10-2008 05: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伤了好人的心

 故事发生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个小城。
  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鲁尼兹小心翼翼地驾车赶往医院,看望因高烧住院的儿子。车开出不远,鲁尼兹便看到在前边不远处,有一个蹒跚的身影在晃动。鲁尼兹想都没想,就把车子缓缓地停在那个身影旁边。“请问,需要我的帮助吗?”他探出头大声问道。上车的是一位老者,说前面不远处的农场就是自己的家,上午出来办事,没有想到回来时,公共汽车因雪大停运了,他只好徒步走回去。
  主动搭载与人方便对鲁尼兹来说是再寻常不过的一件事了,可他没有想到这一次的善举却非比寻常。
  车在一个长长的斜坡上滑行,迎面有一辆轿车摇摇晃晃地驶了过来。为避让来车鲁尼兹下意识地踩了刹车,然而,竟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因急刹车和雪地打滑,整个车身不听使唤,向路边一棵大树撞去……
  等鲁尼兹醒来,他已经躺在医院里,所幸,他只是断了两根肋骨,而搭车老人做了开颅手术,还在昏迷中。
  老人的家人来到病房,很友好地握了握鲁尼兹的手,感谢他对老人的帮助。即便如此,老人的家人请来的律师还是如期而至。按照当地的法律,鲁尼兹要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承担老人百分之七十的医疗费。
  老人在昏睡了20多天后奇迹般地醒过来了。谁也没有想到,老人清醒后说的第一句话竟是:“要感恩,不要赔偿,善意都是美好的,不要伤了好人的心。”老人的肺腑之言在人们心里引起了共鸣。小城被感动了,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打着“让善意不再尴尬”、“拯救爱心”的条幅,为仁慈的老人募捐。一时间,爱心像空中飘飞的雪花纷至沓来,收到的善款之多,超出了人们的想像。更令人钦佩的是,老人把这些善款全部捐出来,成立了“爱心救助基金”,专门用来帮助那些因爱而遭遇尴尬的好心人。
  多少年过去了,老人早已离开人世,但以老人名字命名的基金却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多。在魁北克省举行的“最受爱戴的人们”评选活动中,人们纷纷写上老人的名字——卢森斯。人们这样评价老人:爱原本就是喜悦的关怀和无求的付出,当爱心遭遇法律的碰撞,善意被扭曲时,是老人还原了善意的本来模样,让人们可以毫无戒备地去爱,再没有什么比生活在和谐有情的社会更能让人愉悦和欢欣的了。
  每一颗爱心都是真诚的,都应该得到尊重和赞赏;每一个善意都是美丽的,都应该馥郁芬芳。

[ 本帖最后由 siaweee 于 8-10-2008 05:50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0-2008 05: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一样的幸福

有三个母亲,第一个母亲的女儿去国外留学,刚拿到绿卡;第二个母亲的女儿在机关工作,刚刚走上重要的领导岗位;第三个母亲的女儿下岗了,正艰难创业。
  三个母亲常聚在一起聊天,每当谈论起自己的女儿时,前两个母亲的脸上总是洋溢着自豪,每一句话都在炫耀着自己的女儿是多么有出息,自己的脸上是多么光彩。而此时,第三个母亲就会面带微笑,低头做着手里的针线,静静地分享着她们的喜悦。
  第三个母亲的女儿常回家,听见她们的闲谈后,内心一阵酸楚。等那两个母亲走后,女儿轻轻伏在母亲背后,说:“妈,对不起,女儿不争气,不能让您像她们一样幸福。”
  母亲放下手里的针线,从身后拉过女儿因为劳作而变得粗糙的双手轻轻抚摸着:“傻孩子,记住,在妈的心里你是最优秀的。幸福是一种感觉,妈每天能看见你就已经足够了,你带给妈的是和她们不一样的幸福。”女儿的泪瞬间打湿了母亲的后背。
  3年后,第一个母亲不再老是炫耀女儿的出国,而是抱怨在这3年中,她朝夕翘首以待,却一次也没盼回女儿的身影。女儿在电话里说,在国外精神和生活压力太大,暂时不能回家……
  第二个母亲也不再老是炫耀女儿的官职,而是抱怨在这3年中,她每天得接送女儿的一对调皮的双胞胎儿子上学、放学,还得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一天下来,腰酸背痛,心力交瘁,还难得见到晚归的女儿。女儿说,工作忙,找保姆带孩子不放心,现在是工作的关键时期,不能放松……
  唯有第三个母亲,依旧常常面带微笑,幸福而祥和。她的女儿在这3年中,不仅成功创办了自己的公司,而且坚持只要不出差就每天挤时间回家看望母亲,哪怕一会儿也好,用所有可能的时间,陪着母亲。母亲也总是准备一些女儿爱吃的东西,满脸爱意地看女儿吃下去……
  这第三个女儿就是我,如今也有了自己的女儿,才深深体会到什么是母亲说的“不一样的幸福”。
  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远远高于它的含义。富翁赚到一大笔钱是一种幸福,乞丐讨到一顿饭也是一种幸福。一个母亲不一定非得要自己的孩子大富大贵,能经常见到自己的孩子,并且看到孩子平安、健康、快乐,就会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幸福常常就躲在我们身后,不必费心寻找,如果你想要,只要一转身,就可以得到。

[ 本帖最后由 siaweee 于 8-10-2008 05:51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0-2008 05: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是一顿自助餐

 一位老人从东欧来到美国,在曼哈顿的一间餐馆想找点东西吃,他坐在空无一物的餐桌旁,等着有人来为他点菜。但是没有人来,他等了很久,直到他看到有一个女人端着满满的一盘食物过来坐在他的对面。
  老人问女人怎么没有侍者,女人告诉他这是一家自助餐馆。果然,老人看见有许多食物陈列在台子上排成长长的一行。“从一头开始你挨个地拣你喜欢吃的菜,等你拣完到另一头,他们会告诉你该付多少钱。”女人告诉他。
  老人说,从此他知道了在美国做事的法则:“在这里,人生就是一顿自助餐。只要你愿意付费,你想要什么都可以,你可以获得成功。但如果你只是一味地等着别人把它拿给你,你将永远也成功不了。你必须站起身来,自己去拿。”
  人生是一顿自助餐,说得多好啊!自助,就意味着你要靠自己,要主动出击,寻找机会。成功固然需要机遇,但是幸运女神不会垂青于守株待兔的人。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例子:两个人一同大学毕业,但是几年后,两个人的境况却有天壤之别;我们也常常看到一些成功者和失败者的例子:有人才华横溢却无出头之日,有人却能大展身手、游刃有余……才华固然重要,但是,才华不等于成功。成功还需要自己去打拼、去争取、去营造。
  世事沧桑,物是人非,“是金子总会发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一首歌词唱得好,“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世界变化快……”是啊,在这激烈竞争的年代,优胜劣汰不仅是自然法则,也是人生法则。如何在这世界上寻求一席之地呢?老人说得好:“人生就是一顿自助餐。只要你愿意付费,你想要什么都可以。”各种各样的东西摆放在那里,只要你有能力支付得起。但是,你如何能够支付得起你想要的东西呢?你只有成功,而“如果你只是一味地等着别人把它拿给你,你将永远也成功不了。你必须站起身来,自己去拿”。

[ 本帖最后由 siaweee 于 8-10-2008 05:55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0-2008 06: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三认

  常在电视剧或一些老板办公室看见挂着一个“忍”字,我的一个朋友挂的“忍”字却比人家多个“言”字旁,“忍”就成了繁体的“认”——“認”。朋友说那是他父亲所题所赠。
  初看这字时,以为这位父亲是希望孩子在社会上要“忍言”,也就是要孩子“慎言”,凡事经由大脑思考,不要随意脱口而出得罪人,可是朋友却对我解释父亲的用意并非要他“慎言”,而是要他有“三认”:
  事前认清——每做一件事情或一个决定前都要多方收集资料、观察、考虑每一个环节条件是否适合、可行。
  事中认真——当决定后就要认真,全心全意去执行,不要三心二意,受到不必要的干扰。
  事后认清——产生的结果如果是成功满意的,不可太得意,要往后看看,虽然成功了,是否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反之,若失败了,则不要气馁,应再做一次通盘的检讨改进,认清、接受失败的事实,只要肯认真,没有不成功的。
  这位父亲对孩子的爱及用心着实让人感动,于是这个“認”也成了我的座右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4-6-2024 07:19 AM , Processed in 0.05859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