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dereklooch

戲曲討論專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6-2007 09: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ng_hong 于 4-6-2007 10:24 PM 发表

可惜现在也越来越少了,大多数请歌台了。。。。


酬神演出是华人传统中,带有浓浓文化色彩的特色。
说实在的,本地的传统酬神戏,由于素质的关系,也因为社会风气的影响,渐渐的走向暮日。
虽说有些理事会坚持聘请来自中国的剧班以希望提升人民对于传统文化的看重,
但是娱乐味十足而且挑动人民情欲的载歌载舞,却是把细腻的传统打击的一败涂地。

社会的蜕变现像,没有为有情保留一块净土,也不知道是好事是坏...

原帖由 12341234 于 5-6-2007 01:52 AM 发表
你叫那些兄弟託夢,要那些主辦人放大戲~


据说那些神明,
通过乩童来表示,
传统的剧班是无论如何都要保留的。

或许也因为这样剧班文化才得以苟延残喘下来...

真的情何以堪啊!
要劳动神明来维护华人的传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5-6-2007 08: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多麗絲 于 5-6-2007 09:20 AM 发表


酬神演出是华人传统中,带有浓浓文化色彩的特色。
说实在的,本地的传统酬神戏,由于素质的关系,也因为社会风气的影响,渐渐的走向暮日。
虽说有些理事会坚持聘请来自中国的剧班以希望提升人民对于传统文 ...

但是娱乐味十足而且挑动人民情欲的载歌载舞,却是把细腻的传统打击的一败涂地。

社会的蜕变现像,没有为有情保留一块净土,也不知道是好事是坏...

我个人觉得我们正走着新加坡以前走过的路!!!
当一切被抛的远远的是后才回过头来寻找。。。。


[ 本帖最后由 舞主孤文 于 5-6-2007 08:4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6-2007 10: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多麗絲 于 5-6-2007 09:20 AM 发表


酬神演出是华人传统中,带有浓浓文化色彩的特色。
说实在的,本地的传统酬神戏,由于素质的关系,也因为社会风气的影响,渐渐的走向暮日。
虽说有些理事会坚持聘请来自中国的剧班以希望提升人民对于传统文 ...

所以自己曾經想過好好去學一學,然後下本錢做一出在劇院裏面的,把檔次調高,才會被人尊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6-2007 10: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舞主孤文 于 5-6-2007 08:36 PM 发表
我个人觉得我们正走着新加坡以前走过的路!!!
当一切被抛的远远的是后才回过头来寻找。。。。


这仿佛是自己不断在重复的共同问题:舍本逐末,然后再来重头寻找当初自己断送的根本。
很多国家都这样。

听说,这是“社会进步”的代价。
必须放弃自己的,学习人家的,然后忘了自己的,再重头开始学习自己的。


原帖由 12341234 于 5-6-2007 10:27 PM 发表
所以自己曾經想過好好去學一學,然後下本錢做一出在劇院裏面的,把檔次調高,才會被人尊重。


很多很多对艺术、文化有兴趣的人士,都希望这样来为自己看重的事情努力、加油、付出。
然而,很多人到最后都不了了之,或者都铩羽而归。
或许是因为艺术、文化都不是经济学说里面拥有金钱价值的东西,
所以都被现实打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6-2007 03: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多麗絲 于 6-6-2007 10:06 AM 发表


这仿佛是自己不断在重复的共同问题:舍本逐末,然后再来重头寻找当初自己断送的根本。
很多国家都这样。

听说,这是“社会进步”的代价。
必须放弃自己的,学习人家的,然后忘了自己的,再重头开始学 ...


所以我每次听到人说我们没有传统心里就很痛!
因为当所有东西在身边时,不去珍惜,往往等到失去后才来喊叫.....
我心里有个疑问...
就是我常常听到我们舞蹈界的一位舞蹈家常说我们没有传统,我们所学的不是传统那只是中国的.
但是我很想问那么那一样东西才是我们的传统呢?
因为我学跟教的都是中国民间民族舞蹈...!
而我看到印度同胞很专心的学着他们远自印度的舞蹈,马来同胞很用心的跳着他们的舞蹈时
我心中的疑问更大了!
不知道有没有人可以为我解答吗?

[ 本帖最后由 舞主孤文 于 6-6-2007 03:2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6-2007 06: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舞主孤文 于 6-6-2007 03:24 PM 发表
所以我每次听到人说我们没有传统心里就很痛!
因为当所有东西在身边时,不去珍惜,往往等到失去后才来喊叫.....
我心里有个疑问...
就是我常常听到我们舞蹈界的一位舞蹈家常说我们没有传统,我们所学的不是传统那只是中国的.
但是我很想问那么那一样东西才是我们的传统呢?
因为我学跟教的都是中国民间民族舞蹈...!
而我看到印度同胞很专心的学着他们远自印度的舞蹈,马来同胞很用心的跳着他们的舞蹈时
我心中的疑问更大了!
不知道有没有人可以为我解答吗?

lavenda曾经说的一篇话很有意思:

芭蕾舞是什么?george balanchine和ballet russe之前,大家都知道ballet就是宫廷的舞蹈~穿上tutu和pointe shoes,王子和公主的故事,线条是“arabesque”不可以超过90度。但是那几个老头偏偏要舞者只穿leotard tights上台,腿偏偏要抬到180度才甘愿,舞蹈偏偏要只随音乐但没有故事。现在我们当然说,哦,那是neo-classical/contemporary ballet。但那个时候,那还是ballet吗?是不是只要穿上pointe shoes、跳ballet的动作,就是ballet,不管以前的aesthetic是如何?

这里(英国)有一个舞团,创始者是英国出生的印度人。
她的舞作,多数是借用印度舞bharatanatyam的舞蹈词汇/动作/概念来编排。
舞团的educational pack(类似programme notes)也有解释关于bharatanatyam的整体概念。
但是舞团的网站是这么写的:Shobana Jeyasingh Dance Company is a contemporary dance company (
http://www.shobanajeyasingh.co.uk/)

或者马来西亚的umesh shetty老师。大家应该都看过他的舞作。
(很遗憾我没看过他的得奖作inside out!! gutted...
如果没有错的话,马来西亚版本sytycd的第一集yunus audition时跳的就是他编排的。
(2006年kakiseni的arts awards上也有表演)
在某访问中,他说,他把现代舞的概念和词汇融入印度舞bharata natyam和odissi里,观众比较容易接受,也是让观众了解印度舞的其中一个途径。

shobana和umesh的舞作,都不是“传统印度舞”,但是他们自己的定位不同。

shobana说她是做indian-influenced contemporary.
umesh说他是contemporary indian.


不管是戏剧也好,
舞蹈也罢,
我想除了当初遗留下来的浓厚色彩(现今成了传统),
现今的因素也是很重要的。

传统,
从每一个不同的朝代,
经过演变,
加入了下一个朝代的更改,
形成了一个延续式的文化。

换句话说,
传统并非一成不变的。

但是,
变化的基础是必须从原先的根基出发,
才能融入或更改。

所以,
要对相关的艺术、文化的出处、历史有认识,
才能去发扬有关艺术、文化。
然而,
现在有多少搞艺术的(业余也好,专业教课的也罢),
对本身从事的艺术有知识与认??/font>

没有认知,就无法好好的教导下一代。
把有限的知识用来作传承,下一代懂得就更少。
懂得更少的如果都没有好好再去恶补而只是把自己的再教出去,那么渐渐走到“没有传统”是可以想像的。

现在科技进步,
很多文化的传承很容易就可以得到 - VCD、网上下载等等。
这些现成的资源,是怎么被应用的,直接影响了传承的品质。

我们的传统,
我们可以说根源在中国。
因为传统有一套稳固的基础,
稳固的地基永远是万丈高楼的根。

一旦拥有了传统的基础(基本上一些固定的条件是要符合的),
很多研发可以随着发展。

对于文化及艺术的坚持,
有些人是站在一个非常顽强不妥协的立场上的。
他们秉持了传统遗留下来的种种,
遵守了传统的坚持,延续了传统的魅力。
另一种是融合本身所接触的各种传统,
然后融合出另一个传统。

打个比方,
在槟城有一个艺术教育工作者,
把三大民族的文化结合起来,
带出国跟外国文化团体交流。

这是不是传统?
是。
但这不是来自古印度的传统,
这也不是来自马来人发源地的传统,
同样不是来自中国的传统。

这,是马来西亚的传统。


[ 本帖最后由 多麗絲 于 6-6-2007 06:2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6-6-2007 11: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舞主孤文 于 6-6-2007 03:24 PM 发表


所以我每次听到人说我们没有传统心里就很痛!
因为当所有东西在身边时,不去珍惜,往往等到失去后才来喊叫.....
我心里有个疑问...
就是我常常听到我们舞蹈界的一位舞蹈家常说我们没有传统,我们所学的不是传 ...

很遺憾的,据我所知,所謂的中國民間舞蹈,他的肢體和訓練的基本是利用西洋現代舞的方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6-2007 12: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帖由 多麗絲 于 6-6-2007 06:18 PM 发表

lavenda曾经说的一篇话很有意思:

芭蕾舞是什么?george balanchine和ballet russe之前,大家都知道ballet就是宫廷的舞蹈~穿上tutu和pointe shoes,王子和公主的故事,线条是“arabesque”不可以超过90度 ..

谢谢!你的观点很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7-6-2007 12: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12341234 于 6-6-2007 11:38 PM 发表

很遺憾的,据我所知,所謂的中國民間舞蹈,他的肢體和訓練的基本是利用西洋現代舞的方式的。


中国民间舞蹈用西洋现代舞的方式来训练?
是哪位高人说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6-2007 01: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舞主孤文 于 7-6-2007 12:09 AM 发表


中国民间舞蹈用西洋现代舞的方式来训练?
是哪位高人说的呢???

我是聼一些在中國舞蹈學院出身的網友說的。 他說除非拿一些很傳統的比如昆劇或者變臉或者很傳統的才有可能學一些很傳統的身段,不然其實很多所謂中國近代舞蹈都是現代舞身段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6-2007 11: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12341234 于 7-6-2007 01:28 AM 发表

我是聼一些在中國舞蹈學院出身的網友說的。 他說除非拿一些很傳統的比如昆劇或者變臉或者很傳統的才有可能學一些很傳統的身段,不然其實很多所謂中國近代舞蹈都是現代舞身段的。


我不懂你的网友是马来西亚人还是中国人。但我可以肯定的说:中国民间舞不是以西方现代舞来训练的。
至于中国古典舞就是在50年代时成型的,它就是融合了昆曲戏剧身段俄罗斯芭蕾国武术的。
也不是以现代舞的训练的。。。。

比如古典舞的身韵之:。还有圆场等元素就是跟据戏曲演变而来的。
                    至于民间舞的秧歌如云南花灯,东北秧歌,海洋秧歌,河北撇扇等。
                    以及傣族。藏族。苗族等等可能是用现代舞的训练方式来训练吗?
                    我想不会吧?

[ 本帖最后由 舞主孤文 于 7-6-2007 12:0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6-2007 02: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df
原帖由 舞主孤文 于 7-6-2007 11:44 AM 发表


我不懂你的网友是马来西亚人还是中国人。但我可以肯定的说:中国民间舞不是以西方现代舞来训练的。
至于中国古典舞就是在50年代时成型的,它就是融合了昆曲的戏剧身段,俄罗斯芭蕾,中国武术的。 ...

那我误会了,献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6-2007 09: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12341234 于 7-6-2007 02:36 PM 发表
sdf
那我误会了,献丑了。


小事情,大家讨论讨论。。。
这才能联系联系。。。。
增进友谊。。。

[ 本帖最后由 舞主孤文 于 8-6-2007 12:4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6-2007 09: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舞主孤文 于 7-6-2007 09:34 PM 发表


小事情,大家讨论讨论。。。
这才能联系联系。。。。
曾进友谊。。。

沒,是我不應該班門弄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6-2007 12: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ng_hong 于 4-6-2007 10:23 PM 发表


对就是黄丹风的妹妹。。。
黄飞凤嫁到香港好多年了!陈云卿的儿子对粤剧很热爱的!我想目前最年轻的因该市他了。
蔡艳香的妹妹翠红还是个二毛子来的,不过她现在还很红呢。她定居在怡保....
但不知道你又 ...



是的,翠红当年和黄嘉华拍挡最多,记得印象最深的是演出黄嘉华的首本名剧“黄飞虎反五关”,翠红演的太太角色被杀后,鬼魂回来报梦的那场戏,实在太吓人了,实在精彩…到今天20多年过去了,还能记得清清楚楚…

是的,莫倩红的街招也还存着呢…脸有点长长的,都是用她的六国大封相时“推车”的照片…

等我有时间,再把一些陈年旧照贴上来与大家分享…

对了,陈云卿的儿子是那位?可以介绍一下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6-2007 12: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12341234 于 7-6-2007 09:44 PM 发表

沒,是我不應該班門弄斧。


不能這樣說的,因爲大家的理解不同。。。。
因爲你的說法讓我有了發言的機會,就因爲有著討論才能讓我也懂多了一些
所以說,事情往往會從良性的討論中得到不少的認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8-6-2007 12: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ereklooch 于 8-6-2007 12:36 AM 发表



是的,翠红当年和黄嘉华拍挡最多,记得印象最深的是演出黄嘉华的首本名剧“黄飞虎反五关”,翠红演的太太角色被杀后,鬼魂回来报梦的那场戏,实在太吓人了,实在精彩…到今天20多年过去了,还能记得清清 ...


陈云卿的儿子,没有正式踏上上台板啦!只有在一些场合当乐手和唱唱折子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6-2007 08: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舞主孤文 于 8-6-2007 12:48 PM 发表


不能這樣說的,因爲大家的理解不同。。。。
因爲你的說法讓我有了發言的機會,就因爲有著討論才能讓我也懂多了一些
所以說,事情往往會從良性的討論中得到不少的認知。。。。

不過說起來,中國向外performs的舞蹈都好像偏向中國現代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6-2007 0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12341234 于 8-6-2007 08:45 PM 发表

不過說起來,中國向外performs的舞蹈都好像偏向中國現代舞?


得确是有很多是现代手法编排得中国舞蹈,但是也有很多很传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土木建築師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7-2007 07: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GoogleVideo]4443681216890391984&hl=en[/GoogleVideo]


這個是昭君出塞的琵琶曲

[ 本帖最后由 土木建築師 于 1-7-2007 07:12 AM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0 收起 理由
多麗絲 + 20 精彩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6-6-2024 09:50 PM , Processed in 0.065785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