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9434|回复: 75

中國古代神話,奇獸,異國,古物总集*Updated 龙生九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8-11-2005 07: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盤古之死
天地是怎樣開闢的?宇宙的起源是什麼?這是一個從古到今都引發無限遐想的問題。中國的先民是如何猜想的呢?

他們創作了一個盤古開天闢地的神話。據說,宇宙本來是一團混沌,好像一個大雞蛋。我們的老祖宗盤古就孕育在其中。過了一萬八千年,突然有一天,盤古睜開了眼睛,周圍一片漆黑,潮濕的、渾濁的氣流令他憋悶,他掙扎著要把這個混沌世界撕開。在他一番拳打腳踢之下,這原始的氣團開始破裂,輕而清的氣流向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濕的氣流往下沉,變成了地。天與地分開之後,盤古怕它們還會合攏,就用頭頂著天,腳踏著地,站在天與地之間。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盤古的身子也每天長高一丈。如此又過了一萬八千年,天升得很高了,地變得很厚了,盤古的身子也長得極長了。有多長呢?據說有九萬里那麼長。也就是說,天與地之間有九萬里的距離了。


女媧煉石補天
據說女媧是個"人頭蛇身"的女神。天地初開時,沒有人類,女媧遊蕩四方,感到十分寂寞。她在黃河邊的一個淺灘上坐下的時候,看到河水映出自己的面影,突然來了靈感。她順手從地上抓起一把黃泥,放些水進去揉合揉合,仿照自己的容貌捏成一個娃娃樣的小東西。說也奇怪,剛把這小東西放在地上,他就活了起來。女媧用泥巴捏了一個又一個,身邊的小東西越來越多,她好開心,就把這些小東西叫做"人"。

女媧不停地捏呀捏,終於覺得太累也太麻煩了,她找來了一些草,編成一根根繩子,放在泥漿裏一拖就是一個,工作進度快多了。大地上不久就佈滿了人類的蹤跡。
但女媧做出來的是人不是神,人是會死的。為了人類不會滅絕,女媧想出了婚配的辦法,讓人類自己創造自己的後代。


黃帝蚩尤之戰
黃帝與炎帝都是大有功於人民的兩個大的部落首領。由於各有自己的利益和主張,彼此之間離心離德,終於釀成了一場大戰。炎帝以火為進攻武器,而黃帝則以熊、羆、狼、豹、虎等猛獸為前鋒,以鵰、鶡、鷹、鳶等凶禽作旗幟,雙方在阪泉之野展開一場惡鬥,直戰得血流成河。結果是黃帝戰勝了炎帝。後來黃帝又懾服了東西南北四帝,取得了中央天帝的地位。傳說黃帝長有四張臉,可同時看到四面八方,所以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逃不過他的眼睛。還有一個名叫"后土"的臣子輔佐他,這后土手執繩子,管制四方。在黃帝的統治下,原始社會變得井然有序,獲得了暫時的和平和發展。

后土


炎帝


刑天=形夭
刑天為炎帝近臣,自炎帝敗於阪泉,刑天一直伴隨左右,居於南方。蚩尤起兵復仇被黃帝削平,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刑天吞不下這口氣,他一人手執利斧,直殺上中央天帝的宮門之前。黃帝也不是好惹的,他親自披褂出戰,雙方殺得天昏地暗。刑天終於不敵,被黃帝斬下了頭顱。黃帝把它的頭顱埋在常羊山裏。沒了頭顱的刑天卻突然立起身來,把胸前的兩個乳頭當作一雙眼睛,把肚臍當作嘴巴,左手握盾,右手持斧,向著天空猛劈狠砍,戰鬥不止。
這正是: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共工怒觸不周山
水神共工,是炎帝玄孫祝融的兒子。他人臉、蛇身、紅髮,駕黑龍,管理和控制著佔大地面積十分之七的海洋、江河、湖澤。

顓頊繼黃帝登上帝位後,施行絕天地通的治理方略,搞得眾神沒有一點自由,地上的人們也怨聲載道。共工起而造反,向顓頊宣戰。雙方大戰於不周山。這不周山乃是當年女媧補天斬龜腿所立的四根天柱之一。沒日沒夜地廝殺了十幾天後,共工之軍漸漸不支。共工此時已殺紅了眼睛,他怒吼一聲,一頭向不周山撞去。只聽得天崩地裂的一聲巨響,不周山折斷了! 頃刻之間,西北邊的天空因失去支撐而傾斜下來,日月星辰迅速地向著西方滑落,同時,東南的地表也因巨大的震動而塌陷下去,百川之水順勢向東南奔流,宇宙從此改觀,形成了日月星辰運行的軌道和百川歸海的地勢。

祝融


共工怒觸不周山


夸父逐日
在北方一座叫做"成都載天"的大山上,有一個巨人名夸父。他的耳朵上掛著兩條黃蛇,手裏握著兩條黃蛇,魯莽而神勇,他是大神"后土"之子"信"所生的兒子。

有一天,夸父忽發奇想,要去追趕太陽,和太陽賽跑,甚至把太陽逮住。說幹就幹,他邁開長腿,朝著正向西方傾斜的太陽奔去,一瞬間就越野跑出一千里,一直把太陽追到禺穀。當夸父逼近太陽的時候,突然感到口渴極了,就趕忙跑到黃河、渭河去喝水。兩條河都喝乾了,口渴還是止不住,他又向北方跑去,想要喝大澤裏的水。大澤又叫"瀚海",十分寬廣,水倒是夠他喝的,可是他還沒跑到目的地,在半路上就渴死了。在他手裏的拐杖落下的地方,長出了一片青翠茂密的桃樹林,這延綿千里的桃樹林為後來的人們提供了清涼隱蔽之所。


精衛填海
女娃是炎帝的女兒。有一次她到東海遊玩,海上忽然起了風濤,她不幸被淹死在海裏。死後她的靈魂化作了一隻鳥,形狀像烏鴉,頭上有花紋,嘴白而腳紅,名叫"精衛",住在北方的發鳩山上。她悲恨年輕的生命被無情的海濤吞沒,因此常常口含西山的小石子、小樹枝,投到東海裏去,要想把大海填平。

一隻小鳥,含一些小石子,就想把大海填平,可見她是多麼的悲憤,又是多麼的壯烈。誰不欽佩她堅韌的毅力?誰不傷念這美麗的生命?


羿射九日
在帝堯統治的時代,天上十個太陽一起出現,猛烈的陽光無情地燒焦了土地上的稻麥莊稼,曬死了樹木花草。人們沒有食物,饑餓乏力。而猛獸凶禽也由於環境惡化食物短缺四出為害,以人為食。人間的帝王堯日日夜夜向上天禱告、呼救,於是天帝命令他最勇敢的一個神射手"羿"下界除害。羿長得虎背狼腰,配上天帝所賜的彤弓素箭,十分威猛。他與妻子嫦娥一起降臨人間。

羿來到原野上,輕舒猿臂,彎弓搭箭,對著天上的十個太陽,一連發出了九枝流星一般的利箭。只聽得颼颼的風聲,箭箭中的,九個太陽紛紛墜地,天地間頓時清涼下來。羿十分高興,正想鏟滅最後一個太陽,只見匆匆趕來的帝堯急忙向他擺手,堯說:"萬物生長離不開太陽,留下一個吧!"羿恍然大悟,收回了弓箭。地上萬民感謝羿的巨大功德,但是十個太陽都是天帝的兒子,羿殺死了九個,也得罪了天帝,所以他只好留在人間了。


伯鯀息壤治水
帝堯時代有過一次大洪水,持續時間至少有二十二年。堯憂心如焚,大家向他推薦了一個叫"鯀"的天神來治水。他是黃帝的孫子,他父親的名字叫駱明。鯀用築堤修壩的辦法來阻擋洪水,開頭有些效果,但不久就被四處潰決的堤壩弄得焦頭爛額。鯀正在思考時,一隻貓頭鷹和一隻烏龜走過來對他說:何不從天庭盜些息壤出來?息壤,就是一種常生不息的土壤,只要弄一點出來投向大地,馬上就會生長加多,積成山,堆成堤,洪水還怕不能堵住麼?聽了這條妙計,鯀連夜飛上天庭偷取息壤,不待天明,就開始用它來修補堤壩了。果然有效,人們臉上露出了笑容。但在洪水就要平息的時候,息壤被盜之事讓天帝知道了,他勃然大怒,派火神祝融下凡把鯀殺死,奪回息壤。洪水於是又再度漫延開來,天下萬民又處在一片"苦海"之中。

鯀的屍體躺在羽山上,三年不腐。他的腹中正孕育著新的生命,這就是他的兒子禹,禹將完成父親未竟之志。
鯀入羽淵


大禹治水
鯀的屍體三年不腐,用他的精魂孕育出一個新生命,這就是他的兒子禹。禹出生時,頭上長一對堅利的角,形狀是一條虯龍。禹逕上天庭,請求天帝准許他代父治水,以解民困。天帝不但答應了,還派了應龍等大小天神幫助他。禹一方面指揮群龍劈山開路把水引到大海裏去,一方面用天帝賜給他的息壤到處填土,把人類居住的土地加高了,有的地方更聳了起來,成為四方的名山。在他的熱誠感動下,黃河之神河伯送給他一幅治水的地圖──河圖,大神伏羲送給他一支量度大地的工具──玉簡。禹為了平息洪水,周歷了九州土地,天下萬國,終年在外勞碌奔波,三過家門而不入。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洪災終於消滅了,人們又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

接楼下~

[ 本帖最后由 mjay83 于 3-12-2006 08:0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8-11-2005 07: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比翼鳥
結胸國附近生長一種鳥,形狀像野鴨,羽毛的顏色是青中帶紅,只有一支翅膀、一隻眼睛和一隻腳,定要雌雄合體,並翅而飛,才能翩翩起舞於藍天。但比翼鳥一旦降臨到人類聚集的城邑和鄉村,就帶來滅頂的洪災。


酸與
酸與是一種鳥,形狀像蛇,四隻翅膀,六隻眼睛,三隻腳,當她鳴叫著"酸與酸與"從景山上飛下,見到它的地方一定會鬧恐慌,死神的搜獵即將開始。


肥遺
肥遺是一種怪蛇,有六條腿,四片翅膀,活動在太華山上。這種蛇飛往何方,何方就會發生可怕的旱災。


長蛇
盤踞在大咸山一帶的長蛇身上長有豬鬃般的剛毛,叫聲猶如木梆子的敲擊,經常吞吃整隻奔鹿。它與生吞大象的巴蛇、以及被神射手羿殺死的食人的修蛇都是同類的巨蟒。


九尾狐
青丘山上有九尾狐,叫聲像嬰兒啼哭,人若受其蠱惑,難免遭厄運。不過人若吃了它的肉,也能不受妖邪之氣的侵害。九尾狐可幻化為美男美女,顛倒眾生。據說迷得商紂王身死國破的妲己,就是九尾狐所幻化。


數斯
塗山區的數斯鳥形似貓頭鷹,兩隻鳥爪卻像人腳,數斯鳥非常珍稀,是治療甲狀腺瘤和癲癇病的良藥。


寓鳥
寓鳥有一對寬寬的翅膀,身形卻像老鼠,鳴聲如羊叫。此鳥具有預報兵情的特異功能,豢養在家,可以預防血光之災、兵戈之害。


兕牛
兕牛是一種巨獸,皮毛青色,長長的獨角朝天挑起,體重達三千多斤,皮極厚,可以用來製作鎧甲,它的角性寒,味苦酸鹹,有涼血、清熱、解毒的功效.


吉量馬
犬封國有一種頸鬣若雄雞之尾、雙目閃爍金光的神馬,叫吉量馬。它的毛色雪白,長鬣火紅,頭到尾共長一丈,蹄到背高八尺。乘坐此馬,可獲千年之壽。


耳鼠
丹熏山中的耳鼠大小和老鼠差不多,但叫聲如同犬吠,長著兔子頭,麋鹿身,常把尾巴當作翅膀起飛滑翔。耳鼠的肉是促使產婦順利分娩的催產劑,也是效果靈驗的解毒藥。


旋龜
此龜黑色,樣子與普通烏龜相似,但頭部像鳥首,尾巴像蛇尾,叫起來像劈柴聲,可治耳聾和肛腸病。


天馬
黑頭白身、狀貌如犬的天馬活動在馬成山一帶,它有一對強勁的翅膀,一見到人,就嚇得騰空而起,展翅飛逝


并封
生活在巫咸國東郊的并封是一種怪獸,長得和黑毛豬相似,不過身前身後各有一個豬頭,可能是連體的畸形動物。


陵魚
海洋裏有一種魚,除了身軀是魚外,面孔、四肢都與人相似。南海鮫人乃陵魚近親,傳說鮫人在海底紡織,織成後從海底浮出,寓居陸上人家,出售絹帛。臨返向房主索盤而泣,淚珠落盤,化為珍珠。


中国古代四大圣兽

东方青龙

在五行学说盛行的年代里,慢慢的也开始流传着有关青龙的故事;五行家们照着阴阳五行给东南西北中配上五种颜色,而每种颜色又配上一个神兽与一个神灵;东为青色,配龙,西为白色,配虎,南为朱色,配雀,北为黑色,配武,黄为中央正色。


  在古时后的中国,头有角的为公龙;双角的称为龙,单角的称蛟;无角的为螭,古时玉佩常有大小双龙,仍称母子螭;龙的地位远高于印度。因在中国龙是神物、是至高无上的,也是皇帝的象征。也是东方的代表、五行中是属木的,也因青色是属木的,故此有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



而民间又有龙性淫旳说法,和牛交时生麒麟、和猪交时生象


  所谓龙生九子,都不像龙的说法,是这样的——


  大儿是叫囚牛:它平身喜爱音乐,故常立在琴头上。如汉族的胡琴,白族的三弦琴等。而蒙古的马头琴也可能是囚牛的变种。


  二儿子是睚毗:它平身爱杀所以多被安在兵器上,用以威摄敌军。同时又用在仪仗上,以显得更加威严。


  三儿是嘲风、第四儿是蒲牢、第五儿是狻猊、第六儿是霸下、第七儿是狴犴、第八儿是负屃、么子是螭吻。

西方白虎

在中国四圣兽中,另外一个常常跟龙相提并论的就是‘白虎’;虎,为百兽之长,它的威猛和传说中降服鬼物的能力,使得它也变成了属阳的神兽,常常跟着龙一起出动,‘云从龙,风从虎’成为降服鬼物的一对最佳拍档。


  而白虎也是战神、杀伐之神。白虎具有避邪、禳灾、祈丰及惩恶的扬善、发财致富、喜结良缘等多种神力。而它是四灵之一,当然也是由星宿变成的。是由二十八星宿之中,位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所以是西方的代表,而它的白,是因是西方,西方在五行中属金,色是白的。所以它叫白虎不是因它是白色,而是从五行中说的了。


白虎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

在古人心目中,老虎是可怕的东西,又是可敬的东西。可怕的是,它会食人畜。而可敬的是因其威猛无比,能够避邪。而在一些古书中,如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祀典》:‘画虎于门,鬼不敢入’,‘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抟挫锐,噬食鬼魅。今人卒得恶遇,烧虎皮饮之。击其爪,亦能辟恶。此其验也。’古人还认为白虎是一种祥瑞:‘德至鸟兽。’


  又由于白虎是战伐之神,所以有多位的猛将被说成为白虎星充扥世的,如:唐代大将罗成、薛仁贵父子等人。除此之外,白虎又被道教吸放,被神化起来,成为了各庙宇的门神。

南方朱雀


朱雀又可说是凤凰或玄鸟。朱雀是四灵之一,


  也和其他三种一样,它是出自星宿的,是南方七宿的总称:井、鬼、柳、星、张、翼、轸。联想起来就是朱雀了。朱为赤色,像火,南方属火,故名凤凰。它也有从火里重身的特性,和西方的不死鸟一样,故又叫火凤凰。


  在古籍的记载中凤是一种美丽的鸟类,而以它的歌声与仪态为百鸟之王,它能给人间带来祥瑞,同时也拥有‘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的特殊灵性,而由于它是‘羽虫’之长,所以和‘鳞虫’之长的龙在传说中就渐渐成了一对,一个变化多端,一个德性美好,就成了民俗中相辅相成的一对,更由于龙象征着至阳,而原来也有阴阳之分的凤(凤为雄,雌为凰)在跟龙相对之后就渐渐的成为纯阴的代表了。


朱雀铜器

而凤凰它的原形有很多种。如锦鸡、孔雀、鹰鹫、鹄、玄鸟(燕子)等等。。。又有说是佛教大鹏金翅鸟变成的。凤凰神话中说的凤凰是有鸡的脑袋、燕子的下巴、蛇的颈、鱼的尾、有五色纹。又请凤是有五种品种,以颜色来分的:红是凤、青则是鸾鸟、白是天鹅、另有黄和紫的。


  而在北京过去就有三座专祀玄女的庙宇,叫九天娘娘庙、玄女庙。在北方和南方的地方也都有玄女庙。

北方玄武

玄武是一种由龟和蛇组合成的一种灵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武,是黑的意思;冥,就是阴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对龟卜的形容:龟背是黑色的,龟卜就是请龟到冥间去诣问袓先,将答案带回来,以卜兆的形式显给世人。因此,最早的玄武就是乌龟。以后,玄冥的含义不断地扩大。龟生活在江河湖海(包括海龟),因而玄冥成了水神;乌龟长寿,玄冥成了长生不老的象征;最初的冥间在北方,殷商的甲骨占卜即‘其卜必北向’,所以玄冥又成了北方神。


  但玄武被后世的道士们升级做北方的大帝“真武大帝”。有别于其他三灵。其他的青龙和白虎,只做了山庙的门神,而朱鸟就成了又天玄女。




玄武在宋代身价培增,并被人格化。这与宋代各帝推波助澜分不开。宋初太祖时,即有真武、天蓬等为天之大将的传说。宋真宗天禧元年,在军营中发生了一件事。在《事物纪原》卷七载:‘营卒有见蛇者,军士因其建真武堂。二年闰四月,泉涌堂侧,汲不竭,民疾疫者,饮之多愈。’真宗听说此事,下诏就地建观,赐名‘祥源’。这大约是中国最早的真武庙。


  真武大帝的身世,后人多说是在隋炀帝时,玉帝将自己的三魂之一,化身投胎于挣乐国皇后,厌恶尘世,舍位入武当山上修行,成功飞升,镇守北方,号曰:玄武。



再接楼下

[ 本帖最后由 mjay83 于 9-11-2005 10:08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1-2005 07: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人國
據說在東海,太陽和月亮都從那裏升起的大言山附近,有一座山叫波谷山。大人國的大人們,就住在這座山上。山上有大人開會議事的場所,叫做大人之堂。有一個大人還蹲在堂上,張開他的兩隻又大又長的手臂。又有一個大人,在山腳下白浪滔天的海中駕著一隻獨木船,這隻船有我們古代祖先的戰艦那麼大。


氐人國
氐人國在神樹建木的西方,氐人腰腹以上是人,有頭、胸、雙手:腰腹以下是魚,有鰭、尾、魚鱗。氐人是炎帝之孫靈恝的後裔,沒有腳,但能乘雲御風而行。氐人國西北是杳無人煙的恐怖谷,那裏盤踞著無數逐鹿吞象的巴蛇。恐怖谷西北的亂山中,有成群的犛馬,全身密佈長毛,即使睡臥冰雪之上,也絲毫不覺得寒冷。


犬戎國
此國又叫犬封國。犬戎人長著狗頭狗尾,人的身軀,據說是黃帝的子孫後代。黃帝的玄孫弄明生了雌雄兩隻白狗,兩隻狗互相配合起來就傳下了這個國家。此國之人專門吃肉,供奉著一個神靈,形象像馬,卻沒有頭,全身紅色,名叫戎宣王屍。又有說他們是高辛王當國時殺房王有功,高辛王賜給美女五名。龍狗盤瓠與美女生下三男六女,男孩都是犬首人身,女孩都是漂亮姑娘。後來子孫昌盛,遂建成犬戎之國。


小人國
小人國 在南方的海外,有一個小人國叫僬僥國。這國家的人個個都生得很矮小,三尺長就算高個子了。最小的只有幾寸長。他們穿衣服、戴帽子,斯斯文文,住在山洞裏。人聰明,能製造各種靈巧的東西,據說堯皇帝在位的時候,他們曾進貢了幾枝叫做"沒羽"的箭,非常好用。他們平常也耕田種地,但卻非常害怕被兇惡的白鶴吃掉。多虧附近大秦國的人常來幫助他們趕走白鶴,才得平安


羽民國
西南地區的頭一個國家,是羽民國。這個國家的人,都長著一個長腦袋,頭髮是白的,眼睛是紅色的,嘴是鳥形的尖嘴,背上也長著翅膀,能飛,但飛不遠。他們也和鳥類一樣,是卵生的。


女子國
女子國在西南方,所有的國民都是女子。成了年的少女,到黃池去洗洗澡,就會懷孕。若是生下男孩,最多三年便死掉,只有女孩才可望長大成人。


丈夫國
女子國往南是丈夫國。這一國的人通是男子,他們的衣服帽子穿戴得整整齊齊,腰間還懸掛著寶劍,十足的男子漢。這一國的人為甚麼只有男子沒有女子呢?據說在殷代,有一個國君叫太戊的,派遣王孟帶著一群人到西王母那裏去尋找不死藥,到了這裏就斷絕了糧食,再也沒法前進了,只好住下來,採集樹上的果實充饑,剝下樹皮做衣服,於是就自成一國。他們一輩子單身,卻每個人都能生兩個兒子。兒子都從他們的形體中生出來,子生而父即死。

長臂國
這國裏的人身高和一般人差不多,可手臂極長,有說一直垂到地,有說長到三丈。他們常在海邊捕魚,長臂做這種工作當然是很方便的,所以常見他們雙手同時從海裏各捉得一尾活潑鮮跳的魚來。


無啟國
無啟國無啟,有的書作無繼,就是沒有後嗣的意思。沒有後嗣又怎麼能有國家呢?原來他們住在洞窟裏,生活簡單,有時單吸空氣,有時到河裏撈幾條小魚來吃,有時乾脆吃泥土。沒有男女的區別。死了就埋在地下,心的跳動並不停止,過了一百二十年,又能復活,從泥土裏爬出來又再享受人生的樂趣。死一次,好像睡了一場大覺。就這樣死了活、活了死,其實是長生不死。所以雖然沒有後嗣,國家照樣興旺。


终于贴玩鸟!!差点挂掉...头好晕
慢慢欣赏吧

[ 本帖最后由 mjay83 于 8-11-2005 07:5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1-2005 08: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jay83 于 8-11-2005 07:42 PM 发表

無啟國
無啟國無啟,有的書作無繼,就是沒有後嗣的意思。沒有後嗣又怎麼能有國家呢?原來他們住在洞窟裏,生活簡單,有時單吸空氣,有時到河裏撈幾條小魚來吃,有時乾脆吃泥土。沒有男女的區別。死了就埋在地下,心的跳動並不停止,過了一百二十年,又能復活,從泥土裏爬出來又再享受人生的樂趣。死一次,好像睡了一場大覺。就這樣死了活、活了死,其實是長生不死。所以雖然沒有後嗣,國家照樣興旺。

这个很特别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1-2005 08: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兕牛的兕怎么念?
很精彩,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1-2005 08: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米米缘 于 8-11-2005 08:25 PM 发表
兕牛的兕怎么念?
很精彩,谢谢楼主分享。。。





(1) ㄙˋ

(2) 〔~觥〕古代一种酒器。

(3) 古书上所说的雌犀牛。

(4) 郑码:IYAR,U:5155,GBK:D9EE

(5) 笔画数:7,部首:儿,笔顺编号:252513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8-11-2005 08: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氐人國的氐怎么念?
我好奇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1-2005 08: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米米缘 于 8-11-2005 08:42 PM 发表
氐人國的氐怎么念?
我好奇耶。。。。。。





(1) ㄉㄧˉ

(2) 中国古代民族,居住在今西北一带,东晋时建立过前秦、后凉。

(3)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4) 郑码:RHS,U:6C10,GBK:D8B5

(5) 笔画数:5,部首:氏,笔顺编号:351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8-11-2005 08: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我了了。。。。
那些鸟类好像都是会带来灾难似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1-2005 11: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國最古老龍圖騰 現身河南遺址(附圖)



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發現距今3700年的大型綠松石龍形器。
發現於1959年的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素有「華夏第一都」之稱,時代約距今3850年—3550年,相當於我國歷史上的夏、商王朝時期。該遺址新發現一件大型綠松石龍形器,其用工之巨、製作之精、體量之大,在中國早期龍形象文物中十分罕見,具有極高的價值。

據洛陽日報報導,2002年初,大陸考古人員在清理二里頭遺址宮殿區3號大型建築基址南院墓葬時,在其中一座貴族墓中發現了這件大型綠松石龍形器,龍形器被放置在成年男性墓主人骨架之上。該墓葬屬於二里頭文化二期,距今至少3700年。

件器物全長64.5厘米,共由2000餘片形狀各異的細小綠松石片組合而成。龍形器巨頭蜷尾,龍身起伏有致,形象生動傳神,出土時色彩絢麗。龍頭為扁圓形,置於梯形托座上,鼻、眼則充填以白玉和綠松石。在距綠松石龍形器尾端不遠處,還發現一件綠松石條形飾,與龍體近於垂直。

考古專家表示,以前在中國大陸其他地方的考古發掘中,也常有與龍有關的遺物被發現,但在夏代都城遺址——二里頭遺址宮殿區貴族墓中發現這樣完整和高規格的龍形象遺存,意義非同尋常,說明早在夏代,夏王朝已經把龍作為了自己的圖騰。這件綠松石龍形器的出土,確實為中華民族的龍圖騰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統的根源。

二里頭遺址多項「中國最早」

地處偃師的二里頭遺址,於1959年被發現,經過多年的發掘,考古在二里頭遺址中心區又發現了面積逾10萬平方米的宮城、縱橫交錯的數條城市幹道及道路上的車轍、具有明確的中軸線規劃的成組大型夯土基址、隨葬品豐富的貴族墓、綠松石器製造作坊以及大型綠松石龍形器等重要遺存。

經過仔細的勘察和研討,專家認定,二里頭遺址中心區縱橫交錯的道路網是中國最早的道路網,雙輪車痕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車轍痕跡,綠松石器製造作坊也是同類遺存中前所未見的,這些要素加上先前這裡所發現的中國最早的大型宮殿建築群、最早的青銅禮器群、最早的鑄銅作坊等,可以斷定,距今3800-3500年的二里頭遺址是迄今可確認的中國最早的王朝都城遺址,也是當時中國乃至東亞地區最大的城市。

專家表示,隨著發掘工作的深入,二里頭遺址在探索華夏文明的源流、中國早期文明與國家形成上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必將進一步彰顯,展現出新的輝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1-2005 11: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內蒙古男子收藏戈壁石 外形酷似航太員


10月13日,神舟六號成功飛上天的第二天,家住包頭市青山區的宇先生給記者打來電話稱,自已收藏的一塊戈壁石酷似航太員,邀請記者到他家去看看。

    在宇先生的家裏,記者見到了這塊被宇先生稱為“宇夫石”的石頭。這塊石頭大約有一個六七歲小孩兒拳頭般大小,呈褐色,色澤比較均勻,整體看來酷似一名身著宇航服、回頭凝望的航太員(如圖)。宇先生說,這塊石頭是他2001年在阿拉善盟工作時偶然收集到的,拿回家後,朋友們都說挺像航太員。10月12日神舟六號成功飛天后,宇先生非常高興,再次端詳這塊寶貝石頭,越看越喜愛。在他看來,這塊石頭意義非凡。(記者 萬菲 攝影 周 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1-2005 11: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嶽湖區 釣起「千年神龜」 (附圖)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2004年5月9日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一處湖泊,前兩天出現一隻「千年神龜」,龜

重十四公斤,比臉盆還大。當地耆老稱,南嶽一直流傳「神龜聽經

」的傳說,從周遭水系來看,該隻烏龜可能是傳說中的聽經之龜。  


長沙晚報報導,相傳明末清初,每逢南嶽大廟僧人傳經講道、早晚

功課之時,有一隻烏龜總是風雨無阻,來到殿外靜靜聽候。


五月六日下午,喜愛垂釣的衡陽市南嶽區衡岳飯莊經理韓玉保,到

南嶽中心景區華嚴湖釣魚,由於當地水利部門正進行湖底清沙排汙

工程,水面很低,不多久韓玉保的釣竿動了動,但怎麼拉也拉不起

來,折騰一個多小時後,才發現釣到一隻大烏龜。


這隻烏龜背上刻有「千年神龜、夏氏立清代」幾個大字。烏龜上岸

後很乖巧,不躁不怒,十分通人性。「神龜」上岸的消息傳出後引

起眾人圍觀,還有人欲高價買走。


韓玉保為不驚嚇「神龜」,暫時關門歇業,先保護起「神龜」,再

和林業部門聯繫放生。工作人員指出,依烏龜外觀判斷,年齡應在

一千年以上。南嶽大廟管理處已派專人照顧該龜。


南嶽區文物處退休幹部、現年七十多歲的曠光輝看了該龜後,興奮

地說,這就是傳說中在南嶽大廟聽經之龜。他說,華嚴湖水環南嶽

大廟而過,且與南嶽大廟壽澗相通,烏龜順水而下,逆水而上,完

全印證「神龜聽經」的傳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1-2005 11: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激不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1-2005 12: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國歷史上十大「怪癖」皇帝

希望你有耐性看完

從夏啟到清朝末代皇帝溥儀,我國共有過67個王朝﹑446位帝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和農民起義政權未計)。從秦始皇創立皇帝制度開始,皇帝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社稷的前途﹑民族的命運。

皇帝與普通臣民不同,臣民可以堅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而皇帝的惟一職責就是使國家繁榮昌盛,使人民安居樂業。皇帝若置國事而不理,而像臣民一樣放縱個人的愛好,那就是「不務正業」的「怪癖」皇帝。

同性戀皇帝
同性戀是一個時尚的詞語,但它不合中國國情,因為它在中國的存在非常古老,漢哀帝劉欣就是其中的一個。

董賢英俊瀟灑,又是御史董恭之子,因而被選為太子舍人。哀帝在與他的交往中產生了愛戀,封他為董門郎,並封其父親為霸陵令,遷光祿大夫。不久,董賢又被封為駙馬都尉侍中,《漢書·董賢傳》載,這時董賢「出則參乘,入御左右,旬月間賞賜巨萬,貴震朝廷。」兩人形影不離,同床共枕。
有一次哀帝醒來,衣袖被董賢壓住,他怕拉動袖子驚醒「愛人」,於是用刀子將其割斷,可見其愛戀之深。哀帝還為董賢建造了一棟與皇宮類似的宮殿,並將御用品中最好的送給 董賢,自己則用次品。他為了與戀人生生世世在一起,還為董賢在自己的陵墓旁邊修了一座塚塋
《漢書·董賢傳》載,哀帝還曾開玩笑地對董賢說﹕「吾欲法堯禪舜,何如?」嚇得大臣們目瞪口呆。這種要「愛情」不要江山的戀情在歷史上實為罕見。如此忠貞於愛情,國事當然糟得很,哀帝死後不到10年,王莽就篡位建立了新朝。]

  市儈皇帝

齊廢帝東昏侯蕭寶卷是赫赫有名的昏君,捕老鼠﹑睡懶覺﹑驅百姓﹑出遊玩樂……各種怪行為都有,但他最有名的怪癖要算開店舖。
《南齊書卷七·東昏侯》載,東昏侯「又於苑中立市,太官每日進酒肉雜餚,使宮人屠酤,潘妃為市令,帝為市魁,執罰,爭者就潘妃決判。」陪他玩耍的人就有好幾千,半個京城的百姓都嚇得東奔西躲。
《南史·齊本紀下》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又開渠立埭,躬自引船,埭上設店,坐而屠肉。」東昏侯與潘妃的怪癖行為在當時流傳很廣,有著這樣一首民歌﹕「閱武堂,種楊柳,至尊屠肉,潘妃酤酒。」
東昏侯作為堂堂的一國之君,卻做著如此的市儈勾當,可見他的昏庸。他即位後僅兩年,蕭衍就起兵圍困建康(今南京),一代市儈皇帝被部將殺死,年僅19歲。

  菩薩皇帝

歷史上有過「三武一宗」(北魏太武宗﹑北周武帝﹑唐代武宗﹑五代周世宗)滅佛,但也有過梁武帝﹑武則天﹑唐中宗那樣忠實的佛教信徒。其中以「皇帝菩薩」(大臣們在奏章中這樣稱呼)梁武帝蕭衍最為突出。
武帝大力倡導佛教,耗費巨資修建廟宇,當時全國有大小寺廟2846所,其中以大愛敬寺﹑智度寺﹑解脫寺﹑同泰寺規模最大。唐朝詩人杜牧曾感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他還寫了大量的佛教著作,「雖萬機多務,猶卷不掇手,燃燭側立,常至戊夜。」且部頭極大,其中《制旨大涅經講疏》有10l卷。
同時,武帝還創立了儒佛道三教同源的理論,認為儒教﹑道教皆來源於佛教。還提出佛教徒不可以吃肉的戒律,以前佛教中無此規定,他根據《涅經》等上乘佛教的內容寫了《斷酒肉文》,從此,以身作則,過著苦行僧的日子﹕每日只吃一頓飯,不沾酒肉,住小殿暗室,一頂帽子戴了三年,一床被子蓋了兩年。DQ??n
武帝還曾三次捨身寺廟﹕大通元年(527年),他突然跑到同泰寺當奴隸,與眾僧一起生活,後來被大臣「贖回」﹔兩年後,又跑到佛廟裡去了﹔太清元年(547年),84歲的他第三次捨身寺院,且堅持呆了一個多月。三次「贖回」武帝花錢四億。
佛祖沒有保佑這位忠實的信徒,太清三年(549年),侯景發動政變,攻克建康,菩薩皇帝被俘,後來被活活餓死。

  象棋皇帝

「悶來時,取過象棋來下,要學作做士與象,得力當家。小卒兒向前行,休說回頭話。須學車行直,莫似馬行斜。若有他人阻隔了我恩情也,我就炮兒般一會子打。」(《桂枝兒·詠部八卷》)唐肅宗李亨熱衷於象棋,卻不學士象,不學卒車,偏偏學馬行斜。
上朝積禍加天寶之亂(也稱安史之亂)。肅宗與愛妃張良娣擁兵西逃。逃命途中,他還念念不忘象棋,置堆積如山的軍情戰報而不理,與張氏整天下棋作樂。丞相李泌進言勸說﹕若不懸崖勒馬,有重蹈「馬嵬坡事件」(士兵嘩變,殺楊國忠等人)的危險。
肅宗仍毫無收斂,為了掩人耳目,命令太監將「金銅成形」的棋子換成「干樹雞」雕成的木質棋子,這樣,旁人就聽不到他們下棋擲子時發出的聲音了。人們稱這種棋子為「寶應像棋」。文學作品中,東晉謝安﹑三國孔明﹑元末劉伯溫都能「帷幄之中下棋,千里之外決勝」,肅宗好像也不示弱。
  蹴鞠皇帝
唐僖宗李儇嗜好騎馬﹑鬥雞和蹴鞠。他曾得意地說﹕「朕若應擊球進士舉,須為狀元。」他有時一玩就是二三個時辰,連飯都忘了吃,急得身邊的太監侍女們團團轉。他還多次勒令地方官員舉薦球技高超的青年入宮陪他擊球,有不少人因善蹴鞠而被封為封疆大吏。宦官田令孜的哥哥陳敬贏了球,被封為西川節度使。當然,也有許多人因踢球失誤而丟了性命。
玩物必喪志,干符元年(874年),王仙芝在長恆起義,隨後黃巢響應。起義好不容易平息後,田令孜又專權,蹴鞠皇帝常常和親信們談起朝政而淚流滿面。光啟元年(885年),李克用進兵長安,僖宗四處逃命,文德元年(888年)憂憤而死。

  詞學皇帝

南唐在中主李煜時已經向宋稱臣。李煜善於詩詞,至今傳有《攤破浣溪沙》等名篇。其子李煜史稱南唐後主,不思進取,卻繼承了先父好詞之癖。
李煜施政無能,在詞學方面卻有著較高的地位。他的前期作品多以宮中的聲色娛樂為題材,風格柔靡,技巧高超,如《玉樓春》﹑《一斛珠》等等﹔後期多寫亡國之痛,感情真摯,意境深遠,如《破陣子》﹑《虞美人》﹑《浪淘沙令》﹑《烏夜啼·秋閨》等等。
李煜苟且偷安,生活奢華,常常在宮中營造銷金紅羅幕壁,鑲以白金和玳瑁,並插上奇花異草,題曰「錦洞天」,與皇后周憲於其中作詞嬉戲﹕每到七月初七,就命人用紅羅絹裝扮成月宮天河的情景,為作詞創造靈感。然而,現實並不像詩詞中的世界那麼美好,開寶八年(975年)宋軍攻破金陵,詞學皇帝被俘。「笙簫吹斷水雲間,重按《霓裳》歌遍徹」的生活已經成為泡影,他不禁發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哀歎,可惜為時已晚,還是被宋太祖毒死。
詩人郭麟也為之歎息﹕「作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漁隱叢話前集?西清詩話》中宋太祖也說﹔「李煜若以作詩工夫治國事,豈為吾虜也?」

  將軍皇帝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代最荒唐的皇帝。他重用宦官奸臣(劉瑾﹑江彬),沉迷於後宮,愛好遊玩射獵,最可笑的是作為一國之君,竟然想當將軍,曾自封為威武大將軍。
武宗統治時期,社會動盪,大權旁落,農民起義不斷。他無所作為,常常出遊玩樂,大臣們請都請不回。有一次,他想偷偷出關遊玩,巡關御史張欽閉關拒命,這才悻悻回宮。正德五年(1510年),他自號大慶法王,並命令有關部門鑄造法王官印。
正德十二年(1517年),韃靼數萬騎兵進攻明朝,明朝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終於擊退敵兵。武宗聞信後,還恬不知恥地自封為威武大將軍﹑太師鎮國公。他一度還想做將軍總兵。正德十四年(1519年),他以威武大將軍的名義討伐江西寧王朱宸濠,其實是帶著10多萬人遊玩作樂。
皇帝作為神聖的一國之君,競自封為將軍,這是大損帝王威嚴的事情。無怪《明史》評日﹕「然耽於嬉游,暖近群小,至自署官號,冠履之分蕩然矣。」

  書畫皇帝
宋徽宗趙佶醉心於書法和繪畫,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將國事丟在一邊,使得蔡京﹑朱劬﹑王黼﹑李彥﹑童貫﹑梁師成(時稱「六賊」)專權和方臘﹑宋江起義,最終步詞學皇帝李煜的後塵,喪身喪國。
宋徽宗曾跟黃庭堅學習書法,後又糅合蔡稷﹑褚遂良的風格而創立了流傳至今的「瘦金體」。他在繪畫方面的成就更大,擅長花鳥畫,其中《臘梅山禽圖》﹑《杏花鸚鵡圖》﹑《芙蓉錦雞圖》等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人物畫《聽琴圖》﹑《文會圖》以及山水畫《雪江歸棹圖》也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界。

宋徽宗憑個人的愛好而設立了翰林書畫院,年年選拔畫家,比科舉考試還重視,這在書畫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情。
宋徽宗在書畫方面才華橫溢,對國事卻漠不關心。他濫用奸臣,無心上朝,勉強來到殿上與臣子們見面後,便匆匆跑往睿思殿寫字習畫。他曾花了整整三年的時間臨摹宮內所藏的17位名家的傳世佳作。

據說,他還將自己的作品編成《宣和睿覽冊》,每15幅一冊,累有「千冊」,單是他的《夢遊化城圖》「凡天地間所有物,色色俱備」,要幾個月才能畫成。
徽宗於書畫傾注了如此多的時間和精力,朝政當然是糟得很,以致金兵襲來,這位書畫皇帝成了階下囚。

  寵貓皇帝

武則天對貓是深惡痛絕,因為被她害死的肖淑妃曾罵過﹕「阿武妖精,乃至於此,願他生我為貓,阿武為虎,生生扼其喉。」而明世宗朱厚熄對貓卻情有獨鍾。
世宗迷信道教,道士邵元節和方士陶仲文受寵,先後授予禮部尚書。戶部主事海瑞因上書諫止,幾乎喪命。阿諛逢迎的官吏競相進貢白鹿﹑白雁﹑白鶴﹑白貓等寵物,以求封賞。
世宗最喜愛的寵物是兩隻漂亮的貓,名曰雪眉和獅貓。他經常與貓兒一起逗玩,竟然二十多年不上朝(從1539年陶仲文拜為神仙高士﹑兼領三孤﹑任禮部尚書到1566年病死)。可笑的是他曾以帝王身份舉行儀式,莊重地封雪眉為「虯龍」。
後來,虯龍死了,世宗幾天不吃不喝,將它葬於萬歲山,並立碑刻文,題名「虯龍墓」。獅貓死後,世宗命人用黃金鑄造一棺材,將它斂人其中,並舉行隆重的葬禮,還請當朝大臣為它作祭文。
侍讀學士袁神的祭文中有一句「化獅為虎」的頌詞大得世宗的歡心,不久,他被提升為少宰,時稱「青詞宰相」。明朝功臣名臣眾多,卻沒有哪人受到過這兩隻貓兒般隆重的禮遇。

世宗玩物喪志,不理朝政,武英殿大學士嚴嵩乘機專擅朝政。

  木匠皇帝

明熹宗朱山校不聽先賢教誨──「祖法堯舜,憲章文武」,卻去學魯班,學喻皓,學李誡,整天與斧子﹑鋸子﹑刨子打交道。
熹宗時,外有金兵侵擾,內有山東徐鴻儒起義和陝西王二之起義。熹宗卻不務正業,只知道製作木器,蓋小宮殿。吳寶崖在《曠園雜誌》中寫到﹕熹宗「嘗於庭院中蓋小宮殿,高四尺許,玲瓏巧妙」。由於經常沉迷其中,技巧嫻熟。>!
據《先撥志》載﹕「斧斤之屬,皆躬自操之。雖巧匠,不能過焉。」熹宗的貪玩使得宦官專政,奸佞弄權,正如《酌中志余》所述﹕「當斫削得意之時,或有急切章疏,奏請定奪,識字女官朗誦職銜姓名畢,玉音輒諭王體干輩曰﹕『我都知道了,你們用心行去。』諸奸於是恣其愛憎,批紅施行。」魏忠賢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擴充勢力,步步奪權的。
《明史卷二十二·熹宗》中評說﹕「濫賞淫刑,忠良慘禍,億兆離心,雖欲不亡,何可得哉。」熹宗專心致志地蓋著他的「宮殿」,奸佞們卻在悄悄地挖著他的牆腳,熹宗死後僅十多年,明朝就滅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kyogre_1988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1-11-2005 12: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o unbelieveab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1-2005 12: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國1億年前比亞特蘭堤斯更先進...

據俄《真理報》報道,俄羅斯拜西克省國立大學物理學教授、著名科學家亞力山大-丘維諾夫博士日前在真理報網站上公布了一個驚人消息: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在遠古的烏拉爾山脈,存在過一個高度發展的文明。他和他的研究機構在烏拉爾山脈考古過程中發現了一塊遠古時代的石板──一塊用高科技機器制成的三維立體地圖!丘維諾夫博士稱,初步估計,該“三維地圖”石板的年齡至少有1.2億年。

發現“古中國”象形文字?

丘維諾夫博士道,“一開始,還沒發現這塊神奇的石板時,我們的研究主題是︰在幾千年前,是否有古代的中國人曾經居住在西伯利亞和烏拉爾山脈一帶?因為我們在該地區的一些岩石上發現了一些像是3000多年前古中國的甲骨文一樣的文字。我們通過研究所有烏法地區的檔案資料,發現了一些18世紀末寫成的檔案筆記上,記載描述了200多塊有象形文字和圖畫的遠古時代的神奇石板。我們當時的想法是,這些石板可能跟古代中國在烏拉爾山脈的移民有一種莫名的聯系。”

“神奇之石”驚現地底

丘維諾夫接著說,“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努力尋找這個遠古時代的文明,但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們發現,這些岩石上的圖畫和文字跟3000年前的那個時代毫無關系。在這些岩石上的圖畫中,根本一次都沒有出現那個時代應該有的動物,譬如鹿什麼的。我們先後組織了6個探險隊考察了烏拉爾山脈無人區,終於在1999年7月28日,在地底下1.06米的地方,挖掘出了這個石板──我們稱它為‘神奇之石’。這塊石板長度是1.5米,寬度超過1米,厚度僅有16釐米,重量超過1噸。許\多科學家參觀這塊石板後認為,這是一塊浮雕──一個三維的立體地圖!”

剛開始發現這塊神奇石板後,丘維諾夫博士和他的同事們激動極了,他們以為發現了一塊2000多年前制成的產品。很明顯,這塊石板是人造的,它共分3層,用一種特殊的粘合劑貼在了一起,而第三層更像一種白色的人造瓷!尤其讓人驚訝的是,石板表面的浮雕并不像是古代石匠用手工雕刻出來的,有足夠的證據顯示,一種先進而細膩的機器參與了該浮雕的制作。

地圖上山脈與“現代”稍有不同

丘維諾夫介紹說︰“在這塊石板地圖上,能夠一眼認出從烏法到撒拉維特的廣大地區。石板地圖上,烏法山脈的一側和現實中烏法山脈的走向輪廓完全一致,地圖上烏法山脈的另一側跟現實中的稍微有一點不同。其次讓我們疑惑的是石板地圖上所謂的烏法峽谷,地圖上,從現在的烏法城地區到斯特里托馬克地區,地球的表面裂開了一個長長的大口子,足有二三公里深、三四公里寬。我們通過地理學研究發現,這種地貌只在1.2億年前才可能存在過,也就是在理論上的確有這條峽谷存在!這塊石板地圖如果描繪的是它被制作時的地貌,那麼,石板地圖的歷史至少也有1.2億年!後來我們設想,現在的烏夏克河可能就是由地圖上的這條遠古時代的峽谷演變而來的。”

地圖上竟有“水力發電站”

據丘維諾夫博士稱,除此之外,還有更讓人驚訝的,在三維石板地圖上還雕刻著兩個寬500米、總長度達1.2萬公里的河道系統,在這個河道系統內,包括12道300米寬、10公里長、2公里多深的大水壩,這些水壩使水產生一個巨大的落差,能從一邊很容易地傾泄向另一邊,整個水道系統極像現代的水力發電站!“如果當年真的建成過這個水道系統,那麼,總共將有1000萬億立方米的泥土將被挖走。那將是幾十個大金字塔的工程。”丘維諾夫博士最後說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1-11-2005 12: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內地發現最舊一張大學文憑



明報即時新聞網>>

一張印有清朝慈禧太后上諭的「復旦公學畢業文憑」二十一日在復旦大學校史館正式亮相。

這是內地大學已經發現的最「老」的一張畢業文憑,頒發於「宣統元年九月」,也就是一九0九年。

中新社報道,這張已經泛黃的畢業文憑上方印有慈禧太后的上諭,主要是勉勵讀新式學堂的學生學習知識報效國家的話;四周還印有八條金龍。和如今的畢業文憑不同,這份「老文憑」上記錄了該學生大學三年中所有科目的具體分數,且精確到幾分幾厘。

據專家介紹,這張文憑的主人名為張彝,是復旦大學的第二批畢業生,已經過世六十多年。這張文憑是他的孫輩去年清理家中舊物時發現的。復旦大學兼職教授、楊振寧的學生張首晟恰巧是張彝的後裔,他知道後立刻把它作為送給母校百年校慶的禮物捐給校史館展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1-2005 12: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哇~!!请问一下搂主,这些都是转贴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1-2005 0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ltoh 于 11-11-2005 12:52 PM 发表
哇~!!请问一下搂主,这些都是转贴的吗??

大多是转贴,我对中国古代奇人异事都很有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1-2005 09: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jay83 于 11-11-2005 01:02 PM 发表

大多是转贴,我对中国古代奇人异事都很有兴趣



我想看三寸金莲的可以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7-6-2024 02:53 AM , Processed in 0.068393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